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碳五分离技术开发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为碳五馏分的分离及其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该装置为试验性工业装置,年处理碳五原料2.5万t,生产聚合级,化学级异戊二烯,聚合级间戊二烯,双环戊二烯。  相似文献   

2.
国内第一套碳五分离工业性试验装置(下简称装置)——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精细化工研究所2.5×10~4t/a装置在1992年7月初开始投料运转,并生产出异戊二烯、双环戊二烯和间戊二烯等产品。该装置是国内自行开发、设计、制造和安装的第一套精细化工“龙头”装置。该装置是在中国石化总  相似文献   

3.
丁世敏 《石油化工》2010,39(12):1370
双环戊二烯装置对C_5原料中的C_4指标要求较高。针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金兴化工厂双环戊二烯装置C_5原料中C_4含量严重超标的现象(由于上游裂解装置改造,使C_5原料中的C_4质量分数由2.13%增加到21.64%),从生产实际出发,阐述了C_5原料中C_4含量超标对双环戊二烯装置预处理系统、反应系统、常-减压系统及产品质量(产品中双环戊二烯质量分数由82%以上降至74%~79%)的影响,确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减少装置进料量、提高反应器温度、降低脱苯塔负荷等,并建议在原料进入装置前增加C_4/C_5分离塔,以从根本上解决C_5原料中C_4含量超标对双环戊二烯装置工艺控制及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要闻概览     
1.Unipetrol公司计划在捷克共和国其Litvinov石化综合企业建两套装置,将提高就地的乙烯装置的利用率。Unipetrol公司计划2010年以前在Litvinov建一套20-26kt/a的双环戊二烯装置和一套40kt/a的非加氢的C9芳烃生产装置。该公司将采用与化工研究院和无机化学研究院联合开发的专利技术。建筑工程的承包商将在2008年年底以前选定。双环戊二烯用作杀虫剂、乙烯丙烯二烯单体弹性体、茂金属、涂料和阻燃剂的中间体。  相似文献   

5.
国内简讯     
<正> C_5馏份分离技术通过鉴定和基础设计审查从裂解C_5馏份分离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和环戊二烯的技术开发是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科委“六五”期间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经过几年奋战,该项目于1986年12月19日通过部级技术鉴定和基础设计审查。 C_5馏份是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联产品,其中主要成份是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和环戊二烯,这些组份沸点相近,分离难度大,北京化工研究院的科技人员综合了国内外有关分离资料,在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工艺流程,从而使C_5馏份的综合利用更为合理和完善。C_5馏份分离技术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流程模拟软件在石化行业的广泛应用,在装置设计时利用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快速准确的求解装置合理的工艺参数具有重要意义。以大型乙烯装置副产的裂解碳五馏分为原料,以石油树脂级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和工业双环戊二烯为产品,采用PROII流程模拟软件进行计算,通过建模、合理选择热力学方程,模拟结果与目标产物纯度吻合度较好,可以作为裂解碳五分离装置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7.
乙烯装置副产的裂解碳五馏分含有异戊二烯、间戊二烯、环戊二烯等双烯烃,占总量45~55%的异戊二烯、间戊二烯、环戊二烯用途广泛,异戊二烯主要用于合成异戊橡胶、SIS弹性体、农药、药品、香料;间戊二烯主要用于合成萜烯树脂、甲基四氢苯酐固化剂;双环戊二烯(环戊二烯二聚体形态)主要用于合成不饱和聚酯、双环树脂、环保型制冷剂环戊烷、金刚烷、农药。有效利用双烯资源,可以降低乙烯运营成本。本文对影响燕山碳五分离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提出改良措施,保障燕山碳五分离装置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8.
毛细管色谱在C5馏分控制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前言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25 kt/a C5分离装置以乙烯装置副产物 C5馏分为原料,主要产品为异戊烯(iP)、间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DCPD).在 C5馏分中,除了 C5以外,还有 C4、C6等,有烷烃、单烯烃、二烯烃、炔烃及异构体,还有各种二聚体、DCPD、苯、甲苯等,组分复杂.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某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含硫废碱液湿式氧化技术。该技术由一体化换热系统、湿式氧化反应系统、两相减压及分离系统组成,采用自主开发的全混流反应器,并开发了分形式气体分布器强化湿式氧化反应中的气液传质,保证了乙烯废碱液工业化处理装置出水的S2-质量浓度小于1 mg/L、COD小于1 200 mg/L,优于同类装置国外技术出水水质。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实现了百万吨级乙烯装置配套含硫废碱液处理技术和装置的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同类技术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制的SE-30(50m×0.25mm×0.6μm)毛细管色谱柱建立了碳五原料及其产品异戊二烯和间戊二烯的分析方法。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难分离物质对环戊二烯与顺-1,3-戊二烯的分离度为1.64。试样中主要二烯烃组分异戊二烯、间戊二烯、环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重复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56%~0.62%之间。采用自制的SE-30(30m×0.25mm×0.3μm)毛细管色谱柱建立了双环戊二烯的分析方法。双环戊二烯重复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13%。采用面积归一法定量。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准确,适合在工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自主研发的C5分离工业化试验装置实现了全流程打通并稳定运行,表明其C5分离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C5馏分是裂解制乙烯的副产物。C5分离可获得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双环戊二烯,其中异戊二烯的用途最为广泛,是生产异戊橡胶的重要原料。作为吉林石化公司重点  相似文献   

12.
具有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柴油液相循环加氢技术在中国石化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首次工业化成功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生产的柴油满足车用柴油国Ⅳ排放标准要求;实际标定时,原料采用部分直供,装置能耗为298.87 MJ/t,如果装置按照设计全部为热进料,该装置能耗为242.02 MJ/t,远低于传统滴流床工艺418 MJ/t左右的平均能耗。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化湖北化肥分公司200kt/a合成气制乙二醇工业示范装置在湖北枝江开工,标志着中国石化合成气制乙二醇工业化示范项目进入开工建设阶段。该装置拟于2013年建成投产。该示范装置拟利用现有Shell粉煤气化装置富余的合成气,采用中国石化自主开发的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生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裂解C_5馏分就近集中分离综合利用和分散直接利用,以及建设单独分离双环戊二烯装置发展下游精细化工产品的综合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石油化工应用》2014,(12):46-46
<正>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1-己烯成套技术装置已成功生产运行。该设备是由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1-己烯成套技术而来。在独山子石化公司新建1-己烯装置实现工业应用,生产出1-己烯含量大于99%的合格产品,主要技术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生产装置。至此,中国石油重大工业试验项目2万t/a 1-己  相似文献   

16.
<正>仪征化纤第二套千吨级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项目在江苏仪征开工,该项目计划于2016年6月30日前建成投产。新装置在首套千吨级UHMWPE装置建成投产的基础上,通过技术优化和设备性能提升设计建设。该项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技术,设计规模为1 kt/a,包括2套500 t/a纺丝装置、10套纤维后加工生产线、1套约5  相似文献   

17.
实验制备了系列负载型催化剂,用于双环戊二烯催化加氢合成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反应,筛选出催化性能较好的Ni/γ-A1<,2>O<,3>催化剂,并对该催化剂的处理方法、活化时间、金属负载量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采用直接还原法,还原时间11 h时制备的30%金属负载量的催化剂加氢活性较好,优化的双环戊二烯加氢反应工艺为:...  相似文献   

18.
对二氧化双环戊二烯合成的条件、工程及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乙醛液相氧化制取过氧乙酸,再与C_5馏份中双环戊二烯反应得到二氧化双环戊二烯和联产品乙酸。该工艺路线比传统的“双氧水氧化”工艺先进,生产成本低,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自主研发的PTA工艺在装置规模和设备国产化方面取得双突破。4月15日,江苏虹港石化有限公司150万吨/年PTA项目完成全部安装工程,实现装置机械竣工。这是采用中国昆仑工程公司自主PTA工艺建设的产能规模最大的PTA装置,80%以上的国产设备也使该装置成为国产化率最高的PTA装置,标志着我国自主技术PTA装置在工艺技术、规模和装备国产化上又有新突破。PTA是聚酯(PET)工业的主要原料。PTA装置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于一体,是典型、复杂的高温、高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石油发布消息称,2016年6月中旬,中国石油庆阳石化公司1.60 Mt/a FCC烟气脱硝装置一次开车成功。该技术由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这次工业试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石油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FCC烟气脱硝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