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目前建设的最大硫铁矿焙烧制硫酸装置——大峪口矿肥结合工程硫酸装置A系列已于1996年4月18日凌晨顺利通过连续72小时联动负荷试车,转入试生产阶段。 该装置于1996年3月31日投料试车一次成功;一次打通工艺流程,生产出合格产品,并通过连续72小时联动负荷试车;热电除尘器一次送电成功;一次实现酸洗封闭循环;一次开车,全系列实现DCS自动控制。对此,一些行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是我国大型、先进硫酸装置建设的成功例证,是设计单位的完美设计、施工单位的精心施工和管理单位的科学管理三者协力的成果。 该装置是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大峪口矿肥结合工程中六大主装置之一。硫酸装置占地  相似文献   

2.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冶炼厂硫酸三系列采用诺兰达炉冶炼烟气生产硫酸,设计规模为230kt/a,采用稀酸洗净化、两转两吸工艺。该系列于1997年10月1日建成投产,大部分工艺及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了设计值,设备及管道基本满足生产需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工艺设计和机电设备选型方面存在问题。在硫酸三系列停车检修时,我们对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水泥工程》2010,(1):48-48
<正>喜报一:由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设计建设的华润水泥(封开)有限公司5000t/d生产线于2009年12月28日点火。通过建设者和调试人员的共同努力,该线于2010年1月8日开始投料试产,2010年1月13日至1月15日通过72h达标考核,共生产熟料15733t,平均日产熟料5244t,达到并超过设计产量。  相似文献   

4.
<正> PRENFLO示范装置在西德萨尔州、菲尔斯滕豪森(Fuerstenhausen)市建造。该装置于1985年2月开始安裝,1986年8月12日首次生产出粗煤气。装置能力为每日气化煤48吨,气化压力30巴,日产粗煤气约10万立方米。示范装置从1986年8月12日至同年12月17日共进行了11次试验,累计运行900小时以上,其中最长连续运行时间196小时。本阶段试验因公用电网及部分机械故障而停试。新的系列试验从1987年3月18日开始,同年5月结束试验。此阶段共进行了10次试验,累计运行1012小时,其中最长连续运行时间为247小时。两阶段试验总计运行1920小时。  相似文献   

5.
优化工艺操作 实现达标达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高原地区(海拔2142m)第一家拥有两条1000t/d熟料窑外分解生产线的水泥厂。1~#窑于1995年7月点火试生产,1995年9月通过72h运转达标考核,1997年8月实现年达产。 2~#窑于1997年 3月点火,4月即实现72h运转达标考核,5、6月连续两个月实现月达产,具备了年达产的能力。每条生产线可达1050-1100t/d,超过了设计能力的15%~10%,熟料标号稳定在65MPa以上,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  相似文献   

6.
南阳航天水泥厂6000t/d生产线一期工程(3000t/d)是由中国联合水泥公司投资,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设计完成。建设工期历时1年,于2004年5月8日正式投料生产,通过72小时考核,主要生产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3月29日至31日,河南省中原化肥厂顺利通过了满负荷生产考核。中原化肥厂根据引进合同规定,按照国务院生产委员会、化工部和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安排,对合成氨和尿素两套装置进行了满负荷连续72小时的生产考核。在考核中,省计经委调度局、省石油化工厅的领导亲自  相似文献   

8.
☆中国成达化学工程公司承建的巴基斯坦奥林匹亚化学有限公司 40kt/a轻质碱装置和 40kt/a重质碱装置 ,其合同范围包括设计、采购 (关键设备 )、施工监理和开车服务的工程项目。分别于 2 0 0 0年 2月 17日和 2 0 0 0年 12月 16日开车成功 ,并达到合同目标。☆中国成达化学工程公司承担设计和施工服务的锦西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环氧丙烷技改项目 (包括环氧丙烷制氢装置 )于 2 0 0 0年 12月顺利通过连续 72小时的生产考核 ,正式移交建设单位。☆中国成达化学工程公司承担的河南金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碳化工序技改工程 (6 0kt/a改为 10 0…  相似文献   

9.
华新水泥厂2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扩建工程自1992年现场开工以来,经过两年时间的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比原计划工期提前半年于1994年12月26日进入点火煅烧阶段,在获得一次点火成功后,又经过4个月的生产调试于5月2日~5日,顺利通过72h生产考核,其熟料产量、热耗等所有指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徐州化肥总厂年产3万吨粉粒状磷酸一铵装置,自1989年5月中旬开始单机试车、联动试车和化工试车后,于1989年12月9日全面完成该装置的72小时生产考核运行。该装置是我国第一套采用传统工艺路线生产粉粒状磷酸一铵的3万吨装置,是化工部八个试点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发现及处理 1988年7月11日南化氮肥厂硫酸车间四系统整修后,于7月12日对93%、98%酸排管灌酸。93%酸排管灌酸的工作较为顺利,大约三个小时就灌好,开泵后(莫尔泵)泵电流很快上去,经过一二个小时的调节便转入正常。但98%酸排管的灌酸相当缓慢,经过很长时间二排排管放空阀有酸出来(四排排管灌酸时以往只开两只放空阀),此时  相似文献   

12.
徐祥贵 《中国水泥》2005,(11):32-33
中联巨龙淮海水泥有限公司5 000t/d熟料生产线是在原生产线的西侧(预留处)扩建.生产线于2005年3月23日正式点火,3月28日一次投料成功,当月生产熟料9 618吨,投料15天后于4月9日、10日、618日顺利通过了72小时达标考核,整个工程按建设顺序分成土建和设备安装两部分;整体工程分成18个子项,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土建分成四个标段,设备安装由一个单位总承包.  相似文献   

13.
我厂硫酸车间有两套年产25000吨硫铁矿制酸装置,配有750千瓦余热发电工程。1986年10月安装第一台中压余热锅炉,1987年1月17日此台余热锅炉正式投入运行,1月24日并网发电,一次开车成功。能力400千瓦左右。截止1987年12月13日止,第一台锅炉运行5956小时,发电为226.13万千瓦小时。1987年10月安装第二台中压余热锅炉并于12月11日投入运行,12月14日与第一台锅炉并汽发电,总能力750千瓦,运行基本正常。 1.主要设备 (1)余热锅炉的型号为LFG101-3/39-450,两烟道。两台锅炉的总蒸发量为5.5~6.5吨/时,总受热面积为165米~2,饱和蒸汽压  相似文献   

14.
硫酸生产中的革新 采用新型反应器-蒸发器,免除吸收和干燥部分,硫酸浓度达100%,生产成本降低15% 美国“化学工程”1965年11月72卷24期84页和美国“化学周刊”1965年12月97卷23期85页报道: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哈麦尔介绍了他研究出的一种生产硫酸新方法,新法免除了硫酸的吸收和干燥部分。其关键是采用新型反应器-蒸发器,该设备可同时生成并冷凝硫酸。  相似文献   

15.
上海天原化工厂,目前烧碱生产能力为11万吨/年,全部为隔膜法制碱技术。为加快技术进步,1万吨/年离子膜法制高纯碱装置,从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一日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市批准后,通过货比四家,根据“技术水平高低,价格合理,消化吸收容易”的原则,最后选定日本旭硝子公司的AZEC型单极式电解槽制碱装置,以3.63亿日元于1984年4月26日签定合同(比国内引进的同类装置价格约便宜24%),工程按期完成于1986年7月2日正式通电投产。经72小时的考核验收,完全达到了  相似文献   

16.
白银公司铜冶炼厂共有5个硫酸系列,单系列设计处理烟气量为30000~36000m^3/h,均采用稀酸洗净化、一转一吸工艺。其中,硫酸二系列投产于1969年10月,其吸收塔经过多次改造、修复。2000年3月,硫酸二系列吸收塔已无法使用,遂报废。为了使二系列继续生产,将原三系列吸收塔(1998—1999年易地改造重建,已报废)进行修复以暂代二系列吸收塔使用。2001年11月,开始新建硫酸二系列吸收塔,历经一年时间于2002年10~12月全厂停产检修期间对接使用。  相似文献   

17.
8月11日,采用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四川天一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气相法二甲醚新技术并承担工程设计的宁夏宁鲁石化二甲醚装置(10千吨/年)一次开车成功。经过3天(72小时)的连续生产考核,各项指标达到设计合同要求,其产品二甲醚纯度达99.99%,甲醇单耗1.42t/每tDME。  相似文献   

18.
云南冶炼厂硫酸车间二系列,于1982年6月10日一次试车成功,目前生产正常。投产以来,产量在190吨/日以上,最高达225吨/日,超过设计水平。硫酸二系列设计规模为5万吨硫酸/年,全部工程实际耗用资金695万元。云冶硫酸两个系列同时生产,  相似文献   

19.
《小氮肥》2021,(5)
正2021年4月8日24时,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彬州分公司30万t/a煤制乙二醇项目顺利通过72 h性能考核。本次考核从4月6日0时开始,4月8日24时结束。在历时72 h的性能考核期间,该项目公用工程系统、气化、净化、乙二醇单元整体工况运行稳定,设备运行正常,消耗指标及产品质量均优于设计值。考核期间累计生产乙二醇3 124 t,日平均产量1 041 t,平均负荷率达到104%。  相似文献   

20.
92年我厂投资300万元,对原1万吨/年硫酸装置进行了技术改造,生产工艺由原文、泡、文一转一吸改为文、泡、电两转两吸,生产能力扩大到2万吨/年,并增设了98%、105%硫酸生产系统。我们从92年第三季度停车改造,历经4个月,于92年12月4日一次开车成功,93年1—2月份装置运行7923.75小时产标酸21508.1吨(其中98%、105%硫酸8020吨)装置开工率超过了化工部规定的85%要求,达到了90.45%,一年多的生产表明,这套装置的改造是成功的。它为9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