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查清广东省农村水利设施家底,提高广东省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广东省组织开展了农村水利信息系统建设工作。通过现场数据采集,获得了全省灌区、“五小”工程及农村饮水工程的基本信息。这些基本信息经整编、校核、汇总,按相应的编码规则录入广东省农村水利设施基础数据库中。在现场数据采集、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采用B/S 模式开发了广东省农村水利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农村水利行业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介绍了系统的建设情况,并给出了系统后续建设和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水利设施面广、量大,广东省建立农村水利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监管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行,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文综合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建设及应用,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推进水利改革,深化水利发展,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有效解决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存在的弊病,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水利管理站水利技术人员充分利用水利专业技术知识和基层实践工作经验,积极探索,研究创新,形成了一整套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标准,并在鸦鹊岭镇梅店村实施了"五小水利"工程农民自建自管试点项目。介绍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的研究内容及应用推广情况,并针对当前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水利数据中心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水利数据中心在支撑水利信息的整合、交换等服务的同时,需要实现水利领域所有业务应用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以及对水利综合决策的支持。结合广东省水利数据中心建设实践,讨论国内水利数据中心研究与建设现状,概述广东省水利数据中心的建设背景,阐述广东省水利数据中心的主要作用,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初步分析,为全国各级水利数据中心建设提供可供参照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5.
吕春法 《人民珠江》2014,(4):108-110
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村最基本的民生工程,掌握农村供水工程现状,对实现水利服务民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分析了广东省农村供水工程现状及特点,为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广东省农村供水工程设施的功能水平提供基础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6.
叶健 《江苏水利》2021,(z1):14-17,22
农村水利作为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快实现农村水利现代化对保障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改善民生福祉至关重要.总结了2020年和"十三五"期间农村水利工作取得的发展成效,分析了做好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的更高要求,提出了全力确保"十四五"农村水利开好头起好步和2021年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要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求的农村水利发展重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远华 《中国水利》2004,(22):22-24
从我国农村水利现状出发,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水利发展的需求,讨论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建设节水型社会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与农村生态环境的作用,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和促进贫困地区农牧民增收等农村水利发展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广东省水利厅印发了《广东省"互联网+现代水利"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国水利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广东省"联网+"行动计划(2015-2020年)》的精神,研究提出了今后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为我省今后水利事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江苏省农村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建设、管护、改革"同步推进的总体思路,从加快推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建立健全农村河道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相关体制机制改革5个方面阐述了江苏省农村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与任务。指出了当前江苏省农村水利发展的工作重点,并对下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水利是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在分析浙江省农村水利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运用"加减乘除"法,加快建设,强化管理,深化改革,推进农村水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农村水利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在阐述延边农村饮水安全现状的基础上,从5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延边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原因,即水污染、水源不足、技术薄弱、管理落后和资金短缺等。最后,从8个方面论述了保障延边农村饮水安全的水资源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中的水利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嘉涛 《中国水利》2006,(23):56-58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水利的支撑和保障,水利的作用和功能集中体现在“四生”“五水”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水利工作要积极应对农田面积与条件、农村产业结构、农村经济格局和社会结构、农村下垫面、农村水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变化,认真研究投入机制和管理体制两大课题,找准新时期水利工作的着力点,努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水利服务,同时促进水利自身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中心主义立法理念导致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制度供给严重不足。在城乡分割的二元对峙场景下,走出饮用水安全问题泥淖之根本,在于立法理念的突破,即向饮用水安全保障统筹立法的方向转变。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统筹立法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具有高度契合性:区际公平理论要求矫正饮用水安全保障立法存在的分配非正义、制度非正义和承认非正义;饮用水安全保障统筹立法以权利平等保障为最终依归。在城乡统筹立法理念下,应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的综合管理模式,突出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权利保障。完善和建构适宜的法律制度并确立城乡均衡化的融资保障机制,以实现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盐城农村水利工作对策和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省盐城市是农业大市,农村的发展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关键。新的形势和新的目标对农村水利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农村水利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农村水利建设思路,对加快盐城市水利持续健康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农村水利工作亟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陈德兴 《中国水利》2014,(19):45-48
农村饮水困难是历史上遗留给甘肃人民的一个长期未解决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省农村饮水大致经历了寻水吃、找水吃、引水吃、吃好水的过程。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深入县乡调研,对全省农村饮水工作所处阶段进行了研判,分析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筹措资金,强化管理,稳定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措施及谋划做好"十三五"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作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水资源统一管理与综合管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其管理既包括流域及水行政主管部门宏观层面的统一管理,又包括其他部门和社会公众参与等微观层面的综合管理。必须从城乡统一、优化配置、环境保护、战略储备、市场运作和法律保障等方面建立起可持续利用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郊区节水型农村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北京市是资源型缺水地区,农村是全市的用水大户,抓好节水型农村建设,对北京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北京节水型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标准,并从建立三级水务管理体制,计划用水、定额管理,装表计量、明确初始水权,加快节水设施建设,建立群众参与的管理体制和监测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节水型农村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柳长顺 《中国水利》2012,(19):22-24
“集体水资源”是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的“盲区”,情况不清,管理缺位.据估算,集体水资源数量可观.加强集体水资源管理不仅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农民合理权益的重要保障.借鉴农村集体土地、林地和草原资源的管理经验,提出建立集体水资源管理的产权登记制度、承包经营制度、用途管制制度和占用补偿制度的初步思路.建议今后要高度重视集体水资源问题,加快开展集体水资源专项调查和集体水资源管理重大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福建省从2004年大范围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各地水利部门重视建后管理工作,按照供水工程特点、资金筹集方式和受益情况,采取专管、群管、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分级管理、自管等模式,积极引导广大农民主动参与管理,较好地保障了工程的良性运行。但在运行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福建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特点,提出了加强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As most cities share their water basins with rural areas, an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sensible urban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needs to consider the interpla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water uses.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three main challenges at this interface: increased competition for water resources (scarcity); flood management (abundance); and freshwater quality conservation (pollution). The merit of potential policy options is discussed from an economics perspective, taking examples from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The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arising from enhanced 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water management are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