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古以来,水患是人类生命财产的最大威胁之一,全世界每年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约80亿美元,占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的40%以上。俗语说:“水火不留情”就是指洪水到来的突然性与灾情损失的惨重性。倘若人们能预先知道洪水到来的时间及水深和淹没范围,便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将灾情减至最低。二维不恒定流为实现这一愿望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的洪水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黄河决溢、河道迁移等事件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及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探讨了明清时期河工建设与黄河洪水事件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明清时期河工建设明显响应于黄河洪水事件,河工与水患呈现正相关性,明代后期黄河水患的发生频率高于前期,河工建设也呈现相应趋势;明代前中期,河南地区水患频繁,河工建设也较多;明代后期和清代时期,江南地区水灾频发,河工建设也较为频繁。黄河洪泛促进了河工的修筑,河工也能有效治理黄河水患,但大多数河工都是在河道发生决口或堵塞后建设的,多属灾后应对型。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历史上因北江洪水、流溪河洪水、台风暴潮等导致水患频频。西区因地势相对较低.受灾尤为严重。本文在讲述西区历史水患的同时,也论述了建国后省水利部门为西区防洪做的种种工作及收到的良好效果,并提出厂今后防洪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汉寿县历来水患灾害频繁,据资料记载,自公元280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共发生全县性特大洪水灾害的112年,局部水灾则年年都有。因此根据水患是全县人民的迫切愿望。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954年大水全县堤垸漫溃后,人民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治水,但水患灾害发生频率仍然很高,从1949年至1999年50年中,发生水灾14年。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共发生特大洪水6年,其中1995年以后连续4年出现特大洪水,对全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20世纪90年代特大洪水发生的频率之高,灾害之重是历史少见的。因此,正确分析研究洪灾害成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洪涝灾害防治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对新加坡水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安生 《人民长江》2009,40(14):90-91
湖南省常德是一个河流稠密、湖泊星罗棋布的地区,常德最大的市情是水情,最大的水务工作要点是水管理。常德最大的优势是水资源优势。但人们一直都把目光盯在水患灾害、危害人类的一面上,以水为敌;对待洪水就像对待猛兽一般,欲除之而后快。通过对新加坡治水管水成功经验的考察,从新的理论角度进一步阐明了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水患就是人们生命财产的最大威胁之一,全世界每年洪水造成的损失约80亿美元,约占各类自然灾害总损失的40%以上。俗话说:“水火不留情”,就是指洪水到来的突然性和灾情损失的惨重性。倘若事先能知道洪水到来的时间与水深,人们便可以采取许多措施将灾情减至最低。这一神话般的愿望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变为现实。最近由水科院与海委合作,应用二维不恒定流理论对洪泛区洪水灾害进行了模拟计算(以下简称二维模拟),并用电子计算机来模拟洪水上涨、消退全过程。已计算完的有海河水系的永定河泛区、小清河分洪区和淮河水系的濛洼分洪区,并绘制了洪水演进图、最大水深图(见图1)等一系列图表。  相似文献   

7.
张福漾  戚立荣 《治淮》1998,(5):8-10
洪水调度是重要的非工程防洪减灾措施,是一项复杂的除水患兴水利系统工程。水库洪水调度在流域洪水调度中占有重要地位,水库洪水调度的科学与否,不但直接影响水库灌溉、发电、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发挥,而且直接关系着水库工程本身和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经  相似文献   

8.
通过梳理明清时期漳河河道变迁、洪水侵城、沿河州(县)河工措施应对等有关史料,得出明清时期漳河在平原地区的洪水侵城呈现"水到患到,水去患走"的规律,挑挖减河、修筑水坝、培修堤防等河工措施的运用,虽然起到了疏洪济运、减轻水患的积极作用,却也引起了部分州(县)水患风险加大、民间赶工筑坝引发次生水患、相邻州(县)水事纠纷和一定时期漳河部分河段行水路线的变更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1975年8月,河南省的中、南地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水,造成两座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和56座小型水库垮坝,是建国后最大的一场洪水灾害,给河南的部分地区造成了毁灭性的灾害。2005年是河南“75·8”特大洪水发生30周年,为汲取“75·8”经验教训,认真总结、研究洪水规律,增强全社会的水患意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淮河水利委员会和河南省水利厅共同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从2003年开始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编撰出版了一部集史料性、文献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大型书籍《河南“75·8”特大洪水灾害》。2005年7月,该书…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汛期,安徽省和县发生全域范围内的特大洪水,其降雨范围之广,雨量强度之大,洪水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险情发生之多,历史罕见。和县县委、县政府率领全县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沉着应战,科学指挥,精心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基础保障作用,取得了未破一圩、未垮一坝、未亡一人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正>安徽和县是长江、巢湖和滁河的洪水走廊,历来防汛任务艰巨。要管好点多、面广、量大的小型水利工程,只有深化改革,创新管护模式,才能确保水利工程充分发挥效益,为和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县针对小型水利工程存在的‘重建轻管’问题,加大改革力度,通过试点先行,总结推广可复制经验的做法,大力推行社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造成湖南水患的主要原因:一是特殊的地理条件;二是水土流失严重;三是环保意识淡薄;四是人为设障较多。并对治理水患提出了措施和看法:一是认为必须提高堤防标准,重点治理河道;二是必须依法治山加强水土保持;三是搞好流域规划,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四是建立洪水预警系统,进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3.
“96.8”洪水过去了,那十万火急的汛情带来的紧张过去了,10万军民昼夜抢险奋战的疲惫和惊心动魄的场景过去了……人们不再去·议论洪水的无情,一切又归于平安无事。“96.8”洪水:是过去了,但留给人们的不应该仅仅是“田庐飘没”、“流水浮尸”的惨景,重要的是应该有冷静的反思。反思之一;麻痹思想与水患意识这次突发性洪灾,由于各级指挥部决策正确,指挥果断.组织有力,把灾害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取得抗洪斗争的重大胜利。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干部思想是麻痹的,水患意识是淡薄的。…  相似文献   

14.
一、基本情况 邳州市地处江苏省北部,沂沭泗流域下游,与山东接壤,全市面积2088km2。历史上水患频繁,素有"邳苍洼地,洪水走廊"之称。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九江市历来多受水患侵扰。为探求该地区洪水影响的河流因素,通过对比分析近年来九江水文站超警戒水位的洪水,在水文层面就洪水的特殊性展开剖析,揭示出长江上游干支流来水、鄱阳湖倒灌、下游大潮上溯等因素对该地区洪水的影响程度。关注这些河流因素的变化过程,可为该地区河段洪水预报提供借鉴,以提高该地区洪灾防御能力,保护好地区经济建设成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治理江河,防御水患,确保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古今中外无一不把它作为安邦定国的大业。1998年长江流域、嫩江流域和松花江干流发生的特大洪水,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洪水过后,痛定思痛,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长江、松花江等大江大河进行治理。1998年国家拿出2...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沿江两岸城镇密集、各类产业园区聚集,一旦长江干流堤防溃破,洪水会迅速淹没沿线低洼地带,将造成巨大损失。论文以和县江堤防洪保护区长江干流堤防溃口风险为例,说明防洪保护区内现状地形及内河堤防对洪水演进的阻隔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合理制定河流防洪方案的前提是正确掌握河流的成洪规律。本文从分析北汝河汝阳段的洪水成因入手,根据不同地段的防洪目标,制定了分期实施的“三步走”治理方案,为根治北汝河水患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嫩江、松花江干流特大洪水造成严重灾害,联系黑龙江省水利建设和防洪工作的实际,指出今后应重视的事项,如加强各级领导的水患意识,做到未雨绸缪;加强堤防和水库建设,形成有效的防洪体系;健全防汛组织机构和可靠的防汛通信网络;严格遵照有关法规开发利用河道水利资源;搞好洪水保险、蓄滞洪区的管理、洪水测报和救援系统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靳中山 《治淮》1999,(7):15-16
1998年驻马店地区遭受四次较大的暴雨洪水袭击,全区人民精诚团结,不怕困难,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防洪减灾效益达25亿元。为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防洪法》,提高人们的水患意识和防洪意识,增强依法防洪观念,切实搞好防洪工作,结合本区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一、认清防汛形势,增强水患意识 驻马店地区属南北过渡带,降雨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