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岩心观察,依据沉积相划分,结合薄片鉴定、测井、地震反射特征和物性等资料对龙湾筒凹陷沉积相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龙湾筒凹陷主要发育三种沉积相:扇三角洲相、浊积扇相和湖泊相。综合分析认为沙海组和九佛堂组中的浊积扇扇中砂体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相带,也是滚动勘探、开发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沉积相研究中所采用的沉积相划分标志有很多,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岩心、测井等基础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出了五种对研究区沉积相划分具指导意义的相标志,为沉积相的划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沉积学、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与测井相分析、岩心化验相结合进行综合研究,建立富县姜家川地区关键井单井沉积相识别划分,再建立多条控制性的沉积相剖面,最后依据砂地比数据展示研究区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规律。为寻找有利储集相带提供充分依据。  相似文献   

4.
断陷盆地的油气勘探,对各种类型储层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而湖盆沉积的各种储集层,主要表现为各种扇,包括扇三角洲,浊积扇、滑塌扇等。为了寻找优质的扇体储集层,就必须对扇体的沉积相带开展仔细研究。在划分沉积相方面,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就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本文主要讲述了在具有三维地震资料的情况下,综合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成功地划分了沉积相和沉积微相,对扇体的岩性和物性都有较好的预测,为后续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钻井等资料,对扶余油层沉积相类型进行识别,认为榆树林油田扶余油层为曲流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共识别出曲流河、三角洲、湖泊3种沉积相类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亚相和微相,对各级沉积相的识别标志加以阐述。根据单井相分析,对本区平面沉积相的分布与演化特征进行研究,认为榆树林油田扶余油层整体是一湖盆萎缩的沉积过程,期间包括两次湖水进退,湖水的进退控制着曲流河与三角洲砂体的发育及分布位置。  相似文献   

6.
针对老君庙油田白杨河组L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以钻井、测井、岩心、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依据沉积相划分的主要标志,识别出河流、三角洲两类沉积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等亚相沉积。对不同小层时期的沉积相展布进行了研究,其沉积演化过程反映了湖盆水体向东南推进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测井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沉积学的研究手段。论文综合运用自然电位、自然伽马、成像、倾角等多测井信息,建立沉积相标志与测井相标志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用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进行单井亚相、微相类型划分。结果表明在沉积环境已知和取心井段岩心刻度的基础上,对未取心井段进行沉积微相划分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野外露头和岩心资料,依据沉积旋回、岩电特征、沉积构造等,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米脂地区的二叠系下石盒子盒6-盒8段和山西组山1-山2段沉积相进行了研究,识别出了辨状河、三角洲2种沉积相类型,并进一步划分出了心滩、河道充填、主分流河道、次分流河道、河道间和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通过对有效砂体控制因素分析,明确有效储层主要为心滩、河道充填、主分流河道的中粗砂岩相和粗砂岩相。  相似文献   

9.
沉积相研究是有利含油区带评价的基础,正确认识油藏沉积相特征对于查明剩余油分布和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以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为基础,对小洼油田东营组二段储层沉积背景、沉积相标志、沉积相带划分及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块东营组二段在古地形和大洼断裂控制作用下形成了以中—细砂岩为主的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沉积,发育河口砂坝、分流河道间弯、前缘薄层砂和前三角洲泥等沉积微相。结合生产资料和储集层物性资料统计分析,认为河口砂坝微相沉积为较有利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针对不同沉积环境下,总结沉积相的测井响应特征,帮助我们分析和划分单井沉积相,为区域沉积相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红柳泉-跃东地区第三系中新统上干柴沟组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分析,揭示了上干柴沟组发育的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相、浊积相等几种类型沉积相的特征。以识别出的三个三级层序为单位,详细分析了层序格架内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总结了由于构造抬升造成的上干柴沟组湖盆演化及沉积中心东迁的规律。结合物源、构造、气候等因素分析了沉积相展布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2.
胡尖山地区延长组主要以河流、湖泊-河湖三角洲沉积为主,属于安边三角洲体系向南部延伸部分。通过对研究区长8、长9段取芯井段进行岩心观察描述并结合录井、测井以及岩相、实验分析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查明了沉积微相类型,确定研究区长8、长9段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最为典型。由于本区构造运动微弱,沉积微相控制下的砂体展布特征对研究油气聚集与分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沉积相的正确划分可为寻找有利储集体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长10段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内大量的岩心观察和录井、测井资料的查阅,对井资料进行了大量单井微相划分,确定了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10油层组主要以浅湖和三角洲沉积为主;确定了较为详实的剥蚀线、湖岸线及深湖线,作出了沉积相平面图,表现了盆地内研究层位的沉积相在平面上呈环带展布的特征。由于砂体的发育情况完全受控于沉积相的展布特征,因此沉积相的确定可为寻找有利区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4.
综合岩心、测井、地质资料,认为沙三段沉积期研究区处于暖湿气候的较深水还原湖泊环境,识别出湖底扇及水下重力流水道2种沉积相类型,进一步划分亚相和微相,并对沉积相特征及展布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邵振鹏  薛俊林  刘金 《辽宁化工》2012,41(12):1275-1278
基于对沉积序列中岩性及组合、沉积构造与结构、古生物特征、粒度分析、自然电位划分相等一系沉积相标志的研究,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西峰油田董志区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相,共识别出河口砂坝、水下分流河道、远砂坝、水下天然堤及分流间湾4种微相.长81期的主要沉积微相是水下分流河道,预测长81储层物性好于长82的.  相似文献   

16.
综合岩心、测井、地质资料,认为沙三段沉积期研究区处于暖湿气候的较深水还原湖泊环境,识别出湖底扇及水下重力流水道2种沉积相类型,进一步划分亚相和微相,并对沉积相特征及展布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应用经典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分析了钻测井以及三维地震等资料,将阿姆河右岸中下侏罗统划分为两套三级层序,自下而上命名为SQ1和SQ2。通过分析岩石类型、沉积构造、测井相特征、地震相特征等相标志,主要发育沉积相类型为湖泊相和三角洲相。提取两套层序均方根振幅属性,结合钻井相及地震相研究,确定研究区沉积相平面展布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以单井相、地震相为基础,对珠三坳陷北部文昌组进行了沉积相分析,明确了文昌组发育陆相河湖沉积体系,各凹陷从缓坡带到陡坡带沉积相顺序依次为:辫状河-曲流河-湖泊-扇三角洲(冲积扇)。其中河流分布面积最为广泛,湖泊分布面积相对局限,半深湖仅在凹陷沉积中心附近发育。珠三坳陷北部文昌组沉积相发育分布的主控因素有控凹断裂发育位置及活动性、物源供应程度等,这些因素不但控制了沉积相展布,还控制了烃源岩的发育位置。  相似文献   

19.
李艳  王孝江  刘云  安山 《辽宁化工》2012,41(9):933-935
通过单井相和地球物理测井相分析,根据研究区长2油层组的单井相图、电测资料来研究长2油层组的沉积相,以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其沉积相可进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和河漫滩及河间洼地等四种类型.油气的聚集受沉积微相的控制,研究区长2油层组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是分流河道.  相似文献   

20.
根据录井、岩芯、电测、地震等资料,应用沉积学、地震、测井等沉积相划分标志,研究了白音查干凹陷桑合油田下白垩统都红木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特征,以及都红木组沉积相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都红木组发育湖泊以及冲积扇相两种沉积相。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沉积相由扇三角洲沉积渐变为半深湖-深湖相沉积。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带仍然是油气聚集的重要相带,而与断层相关的前缘近岸浊积扇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