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中白马山—龙山—醴陵锑金矿带,以及白马山—龙山穹窿状花岗岩体和前泥叠未穹窿构造呈东西向“一”字彤排布.区内产于前寒武系浅变质岩未中的锑金矿床,主要
分布于穹窿构造或花岗岩体(包括毪伏岩体)的周边和上方。成矿严格受剪切断裂带控制。成矿作用是在sb、Au丰度较高的矿源层基础上进行的。区域变质和动力变质作用使矿源层中的矿质发生活化、迁移,并在扩容减压带聚集成矿·岩浆侵入的热一动力变质作用促使成矿抽质再次活化、富桌成矿最叠加成矿。属火山沉积一(热)变质熬液矿床。  相似文献   

2.
辽东四道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道沟金矿床赋存于辽河群盖县组变质砂岩的互层带中,并受褶皱和断裂构造控制。文中从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地球化学等方面对该矿床进行了分析,指出区域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对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盖县组中部岩性段的厚层状和薄层状变质砂岩的互层带是成矿最有利的围岩;在F2断裂与F3断裂之间,并靠近F3断裂附近是成矿有利场所;金矿化与黄铁矿化和硅化等类型热液蚀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湘中白马山一龙山一醴陵锑金矿带,以及白马山一龙山穹窿状花岗岩体和前泥盆系穹窿构造呈东西向“一”字形排布。区内产于前寒武系浅变质岩系中的锑金矿床,主要分布于穹窿构造或花岗岩体(包括隐伏岩休)的周边和上方。成矿严格受剪切断裂带控制。成矿作用是在Sb、Au丰度较高的矿源层基础上进行的。区域变质和动力变质作用使矿源层中的矿质发生活化、迁移,并在扩容减压带聚集成矿;岩浆侵入的热一动力变质作用促使成矿物质再次活化、富集成矿或叠加成矿。属火山沉积一(热)变质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研究认为, 十八倾壕金矿区韧性剪切变质作用是一期恒压降温的退化变质作用;属构造蚀变宕型为主的金矿类型;剪切带变质作用是剪切带型金矿成矿的动因:主成矿期为1936 Ma大南山片麻状花岗岩形成期。  相似文献   

5.
甘肃德合茂-尕寺院一带位于西秦岭造山带的西北缘,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金、铜、铅、锌等矿产主要受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控制,不同成因类型的矿床在成矿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控制因素,分析认为区内最主要的控矿因素为构造活动和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6.
甘肃德合茂-尕寺院一带位于西秦岭造山带的西北缘,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金、铜、铅、锌等矿产主要受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控制,不同成因类型的矿床在成矿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控制因素,分析认为区内最主要的控矿因素为构造活动和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7.
云南麻栗坡县营盘—新厂冲地区位于南温河变质核杂岩盖层与核部之间的拆离滑脱带,通过对麻栗坡县营盘—新厂冲成矿区地质特征与找矿潜力进行分析,发现该地段构造组合地质条件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类型繁多,成矿作用复杂,同时具有较好的地球化学异常,以W、Sn、Bi、Mo异常为主,次为Pb、Zn、Cu、Ag异常.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  相似文献   

8.
里伍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结合区域地质成果,研究了里伍式铜矿矿化富集规律、找矿标志和找矿前景。指出,里伍式铜矿成矿受岩浆-变质核杂岩控制;成矿主要发生于伸展作用中后期;矿体定位受前伸展后期脆韧性构造控制;矿化与褪色化、绿泥石化、黑云母化、斜长石化关系密切。总结了核杂岩构造、构造岩性层位、围岩蚀变、物探异常等找矿标志,认为,在里伍铜矿深部、外围,以及江浪岩浆变质核杂岩外围相似核杂岩构造中,存在找寻里伍式铜矿的良好远景。  相似文献   

9.
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之滇东南褶皱带西段,文麻断裂带与马关断裂带交汇处。锑多金属矿赋存于寒武系中统田蓬组下段硅质岩层中,褶皱构造则控制了锑矿化的富集程度。矿区在寒武纪中期沉积了热水成因的硅质岩,并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加里东晚期,区域变形变质作用,促使原始矿层中Sb、SiO2活化,并向扩容带—背斜核部迁移富集成矿。即本矿床经历了热水沉积成矿和加里东区域变质热液改造成矿两个成矿期,矿床成因类型为受变质热液改造的热水沉积型锑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0.
矿田位于西成成矿区北带西部,广金坝复背斜构造系统控制;矿化类型为金-银-铅锌;金矿为构造蚀变岩型,受层间构造破碎带为主的构造系统控制。成矿经历了同生热水活动、动热变质作用、岩浆侵入迭加、表生作用等多个期次和阶段,形成了本区的金矿化。  相似文献   

11.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韧-脆性剪切带,形成于陆-陆碰撞体制,在330~265Ma期间,受挤压伸展体制转换影响,先后经历了韧、脆性构造变形。通过对与该韧-脆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包裹体以气液相为主,均一温度集中在160~240℃,成矿流体盐度彬(NaCl)为3.55%~4.5%;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的水为变质成因水;金属硫化物硫同位素扩S值为3.54‰~10.68‰,显然属于混染硫;黄铁矿包裹体氦氩同位素^3He/^4He值为0.18-2.18Ra,属幔壳混源。综合研究认为,金矿成矿在时间、空间上严格受韧-脆性剪切构造变形带控制。  相似文献   

12.
燕子淘金矿床住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永西穹隆核部。矿体主要呈透镜状、似层状赋存于泥盆系危关群浅变质黑色岩系中。矿体的形成与含金石英粗脉和细石英网脉有关,且受断裂控制明显。NNW向牦牛河断裂和EW向磨子沟断裂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小断裂共同构成的“米”字型构造为成矿流体提供了良好的运移和储存空间。另外,岩浆、变质作用也对成矿起了重要的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13.
笔者提出构造矿源层(前寒武系变质岩区)+燕山期岩体(岩桨宕或火山岩)+断裂交汇部位(构造扩容空间)→金银-多金属构造成矿的模式(或谓“三位一休”构造成矿模式), 并对中国主要金矿的构造成矿、成矿技矿系列(构造成矿区、构造成矿带、构造成矿田、矿床和矿体的构造成矿定位)作了进一步的论述。指出了具有前寒武系变质若的地穿区及其边缘断裂带是金的构造成矿富集区, 并提出中国主要全矿构造成矿区的分布规律及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4.
柞水县半沙河钨矿为晚印支~早燕山期岩浆期后高温热液型钨矿床,矿体一般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内外带附近,含矿岩性为钾长石~石英细脉,受岩体、构造、地层因素控矿明显。半沙河岩体及深部隐伏岩体岩浆活动为该区成矿提供热动力和成矿物质来源;北东向断裂构造为含矿热液上升运移和富集赋存提供通道和空间;泥盆系池沟组地层为一套浅变质钙质细碎屑~泥质沉积岩系,对形成白钨矿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赞比亚谦比希Mwambashi铜钴矿床属层控沉积+后期变质改造型铜钴矿床,该矿床受加丹加超群下罗恩亚群地层的控制。该矿床的地质特征表明其形成是多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同生沉积作用占主导地位,但是,后期的区域变质作用以及区域大地构造运动(主要是褶皱构造)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该铜钴矿床的区域成矿背景、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以及矿床成矿机理方面的的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拓宽矿山地质设计工作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以利于制定更加合理的设计方案,为矿山企业的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云南东川地区播卡新山金矿成因一直以来争议不断,而矿床成因是实现找矿的前提,由于对区内金矿成因认识模糊,实际找矿工作效果并不理想。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矿区构造进行统计剖析,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规律及典型构造特征进行分期,对成矿期及成矿后构造应力场进行恢复,结果表明区内构造应力场及构造性质在成矿期与成矿后有很大的转变。成矿作用发生于印支—燕山早期,受印支—早燕山运动影响以及持续递进变形作用,主断裂派生的里德尔剪切带提供了良好的含金热液运移通道及金矿就位空间,喜马拉雅运动仅对区内金矿体进行了动力变质改造。  相似文献   

17.
重点对云南省镇沅县三家村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三家村金矿床主要受北西向深大断裂的次一级断裂构造控制;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铬水云母化等,且与金成矿关系密切;金成矿可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第1、第2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综合分析认,三家村金矿床成因类型为构造控制的中温混合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刘金友  刘于旺  高池兴 《黄金》2006,27(1):13-16
鲁西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岗-绿岩带分布区,金成矿与之关系密切。其中岳家庄-虎头崖构造杂岩带为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泰山岩群花岗-绿岩带为金成矿主要矿源层,退变质带和燕山期岩体的边部为主要赋矿部位。金异常沿NW向构造展布,金矿化严格受构造控制。该构造杂岩带成矿条件良好,是金成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9.
汉阴黄龙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秦岭构造带内,矿区内岩石受多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并叠加有稍晚期岩浆活动。金矿化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其次为石英脉型,矿化受脆—韧性剪切带和围岩蚀变的控制,主要蚀变类型有黑云母变斑晶化、黄铁矿化、碳化和石榴石化。为查明构造—蚀变与成矿之间的关系,通过主量元素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确认韧性剪切带中的脆性断层破碎带是矿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黑云母变斑晶化蚀变与金矿化关系最密切,并通常与黄铁矿化叠加出现,对成矿有利;蚀变岩型金矿石与硅化相关性不大。金相关成矿元素Q型聚类分析、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金成矿作用可能贯穿于脆—韧性剪切作用和岩浆活动的整个过程,受多期热液叠加和后期岩浆热液活动的影响。因此,黄龙金矿属于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并可能受后期岩浆热液叠加再富集。  相似文献   

20.
滩间山金矿床地处我国柴达木盆地北缘,形成于中元古界蓟县系万洞沟群碳质糜棱片岩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内部。成矿与盆地北部地壳构造、地质活动有着较大关系,成矿原因较为复杂。该矿床是在区域变质作用、热变质作用下与绿片岩相韧性剪切带的退化演化同步,并经历了脆韧性、脆性剪切变形等成矿阶段,其成矿形态受到华力西晚期侵入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