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利用计算机仿真模型预测油田开发动态、再现油田开发历史、预测油田开发压力饱和度分布、预测剩余油分布规率 ,是油藏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对柴达木E13 油藏进行开发生产指标的预测 ,研究E13 油藏油水分布规律 ,为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及后期油田剩余油的挖潜及开发调整 ,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延长油田西部油区三个典型工区长6油组的小层顶面构造特征、砂体展布特征、油层厚度分布特征、顶面构造与油层厚度、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建立了基础数据库,并采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进行地质建模。依据分层数据、井斜数据、小层顶面构造图,建立构造三维模型。分析研究各小层的砂层展布特征及物性变化规律,在相控的基础上建立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三维地质属性模型;根据油藏工程方法和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理论,结合动态监测资料,对西部长6油藏未注水老区进行井网适应性评价研究,确定了科学合理的注水开发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3.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利用计算机仿真模型预测油田开发动态、再现油田开发历史、预测油田开发压力饱和度分布、预测剩余油分布规率,是油藏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柴达木E13油藏进行开发生产指标的预测,研究E13油藏油水分布规律,为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及后期油田剩余油的挖潜及开发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埋地套管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埋地套管管中心应力与地面施加载荷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载荷下套管长度方向上的应力分布规律,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最后结合油田几种套管案例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套管达到屈服强度后的地面施加载荷的临界值,研究结果可为管道与套管的安全防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利用计算机仿真模型预测田开发动态、再现油田开发历史、预测油田开发压力饱和和度分布、预测剩余油分布频率,是油藏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柴达木E^13油藏进行开发生产指标的预测,研究E^13油藏油水分布规律,为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及后期油田剩余油的挖潜及开发调整,提高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江汉油区钟市油田油藏精细描述的主要技术 ,它包括构造精细解释、储层沉积微相、储层预测、储层物性参数解释模型及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等具体研究方法 ,并结合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依据研究成果 ,部署12口调整井 ,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层面模型即对地层层面的数学描述,是研究地质参数空间分布的重要基础,也是研究三维地层模型的重要方法.层面模型的研究为地质构造图和储层参数分布的绘制和显示提供了方法基础。文中介绍的层面模型方法包括三角面片模型的线性插值法、分片连续加权插值模拟法、双三次B样条曲面模型计算及克里空层面模型估计,分形层面模型.这几种模型已在微机上实现,取得了较好的显示和绘制效果,并用于油田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对三维激光点位误差模型进行推导的过程中,都是假设三维激光点位误差是服从正态分布的,而由于三维激光点位误差源与传统测量仪器中的误差源不同,同时外界环境对激光点位误差的影响也不相同,因此,不能直接断定点位误差服从正态分布,需要对其理论分析及数据统计分析验证。针对三维激光点位误差分布状况,本文对激光点位误差模型进行了推导,并通过大量数据统计分析验证了激光点位误差服从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9.
高抑菌活性的金银花内生真菌的ITS序列分析法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金银花中分离的2株具有高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JY2和JY9的rDNA中的ITS序列进行了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JY2与镰刀菌属的同源性达到99%以上,判定为镰刀菌属;JY9与现有相似序列的同源性都不高,只能推测其可能为子囊菌门,与原形态学鉴定的赤霉属有差别.  相似文献   

10.
干式电抗器三维温度场有限元分析与温升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干式电抗器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并给出了一台干式电抗器的稳态温度场分析实例,给出其详细的温度场分布及热点温度。对设计的一台电抗器进行温升实验,结果表明了三维有限元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渤海油田辫状河三角洲油藏贡献了较大规模的产量,是稳产上产的重要目标.然而海上油田资料匮乏,现有三维地质模型的精度难以满足开发需要,需要新建和补充.为此,采用确定性建模与随机性建模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符合X油田辨状河发育特征的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储量拟合结果显示,相对于常规方法此模型的精度可提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安塞油田王窑长6油藏现已处于中高含水阶段。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是导致油区含水上升快、剩余油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从基础地质出发,在对油区储层地质和沉积微相进行精细研究之后,建立了反映地下地质体的三维模型,为后期油藏数值模拟中挖掘剩余油分布规律提供了直接的数据体。在建模过程中,采用了基于相元的顺序指示模拟方法建立储层的沉积微相模型,在沉积微相模型的控制下采用顺序高斯模拟方法建立储层的物性参数模型,所建模型与实际地质情况相符,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ANSYS的电力变压器三维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三相电力变压器进行了三维有限元仿真.通过建立三维的简化模型,划分网格和求解后对其在额定工况下做三维谐性磁场分析,获取了相关的数据及三维磁场分布图形,并阐述了分析的过程.结果表明,磁场分布等结果与理论相符合.该方法有助于精确地了解变压器内部磁场、电场问题,并有助于为设计人员获取更准确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三维网格模型数据的版权保护,提出了一种块矢量分布与拉普拉斯矩阵结合的三维模型数字水印算法.对三维模型进行块分解,选取嵌入域,对水印图像进行预处理,构造拉普拉斯矩阵,通过修改拉普拉斯矩阵的频谱系数嵌入处理后的水印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不可见性和较好的抗剪切和仿射变换能力,是一种新的高效的三维网格模型数字水印算法.  相似文献   

15.
以辽河油田32-18块为例,探讨了应用测井和取心井资料及标点过程方法进行沉积微相三维建模.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控物性建模的方法;研究了该区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的定量结构模式.结果表明:分流河道单砂体宽度一般为160~240m,砂体的横向变化快,砂层薄,砂体的定量结构模式为“迷宫状”.物性模型的结果表明,孔隙度、渗透率与沉积微相关系密切,其空间分布明显受微相控制.应用测井和取心井资料.可提取三维建模所需的地质统计学参数.采用标点过程和相控建模方法,可以建立符合地质特征的物性模型.  相似文献   

16.
针对JY油田C335区长8油藏有效驱替系统难建立、水驱见效差的问题,通过油藏压力变化、水驱规律及见效特征综合评价了油藏开发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制定了合理开发技术对策,优化注采比为2.0,流动压力为6.0 MPa,采液速度为0.7%;对比三套方案可知,综合方案为最佳开发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对渤海锦州南变质岩潜山裂缝性油藏地质、地震、测井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利用迭前地震反演横波阻抗做约束对裂缝发育的密度进行定量预测,以裂缝密度三维分布作为趋势约束,建立三维可视化的裂缝网络模型,并将离散的裂缝网络转化为定量化的三维参数模型。油藏三维定量表征结果成功应用于裂缝性油藏开发规律机理研究、随钻油藏方案优化研究及产能预测研究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一种塑性损伤模型,提出利用三维有限元解决水力学耦合问题的方法.方法运用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连续损伤断裂全局模型和子模型,对油田区块岩体内部裂纹开展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在数值模拟过程中岩体材料参数和注液压力的设定,直接影响区块岩体模型的有效裂缝带的尺寸,进而影响对增产措施的有效性的判定.按照损伤变量数值不小于5%的原则来定义裂纹的有效长度,其合理性需要通过实际注液增产工程来进一步验证.结论通过连续损伤模型预测的裂缝扩展可以评价致密砂地水平井的增产措施;岩体渗透性分布情况、注液压力、有效裂缝长度和裂缝分布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从实验室模拟煤化废水处理装置的好氧段取污泥,先利用含苯酚的富集培养基筛选出对苯酚具有良好耐受性能的菌株(记为JX,JY,JZ);再利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从以上三种菌株中筛选出一株对苯酚具有良好降解性能的菌株(JY)。对JX,JY,JZ的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进行观察与鉴定。将菌株JY进行了16S r DNA基因序列的测定,最终确定该菌株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并研究了菌投加量、温度、p H、以及摇床转速对JY的生长量以及酚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JY的最佳菌投加量为3%,最适温度为30℃~35℃,最佳p H为7.0,最佳摇床转速为120 r/min。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尚堡油田高5断块油藏开发效果差的问题,在精细三维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高5断块剩余油分布进行分类,并根据剩余油不同分布特点,依据二次开发理论,对高5断块井网进行优化,开发层系进行重组调整。二次开发后大幅度提高了水驱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水驱采收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