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传统电机学在分析交流电机整数槽绕组磁势时所导出的线圈短距系数Kyv,线圈组分布系数Kqv及绕组系数Kwv只涉及量的大小,不能说明各谐波磁势幅值与对应的所在空间位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传统电机学在分析交流电机整数槽绕组磁势时所导出的线囵短距系数Kyν、线圈组分布系数见及绕组系数Kwν只涉及量的大小,不能说明各谐波磁势幅值与对应的所在空间位置的关系。本文提出上述系数可应用复数的理论,即采用Dyν=Kyν它们既反应了对各谐波磁势幅值的影响,又明确了幅值所对应的可用空间电角度表示的空间位置,加强了空间概念,有助于分析电机电枢表面磁势在空间位置分布的规律。用复数取实部求空间任意位置x处磁势大小的方法,进一步使本文所述的复数分析运用简便。  相似文献   

3.
电机学课程教学中涉及到三种典型磁场:单相脉振磁场、圆形旋转磁场和椭圆形旋转磁场。旋转磁场CAI课件,把旋转磁场特点及形成过程以动态直观形式表现出来,展示了单相绕组脉振磁势和三相绕组合成旋转磁势的时空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单相异步电动机罩极起动的磁通矢量作图问题众所周知,单相异步电动机是接入单相电网工作的。因此,它的定子绕组中的磁势,为一脉振磁势,不能产生起动转矩,所以单相异步电动机不能自行起动。罩极起动,是单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之一。但有关这一问题的论述方法国书而异。例如吴大榕《电机学》,只对罩极电动机(Shaded-pole motor)的罩极起动,作了扼要的文字叙述。没有从磁通矢量图去分析问题。芜湖机械学校《电机原理及应用》一书,则从极掌下面的磁场中心线移动说明罩极电动机的起动原理,且课文又不能结合插图来说明。有的《电机学》虽从磁  相似文献   

5.
成果名称:以工程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电机学课程新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成果简介:通过重新划定电机学课程的核心知识和能力目标,找准重点,突出重点,强化训练,使电机学课程体系实现了从学科型向技术应用型转变,具备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根据电力行业岗位对职业素质能力要求和电机学课程特点及学生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6.
根据新时期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需要,分析电机学课程特点及其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融合工学结合的电机学课程教学体系,讨论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教材建设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短路比与饱和系数、气隙磁势和电枢反应磁势的关系,以及电枢每相串联匝数和气隙长度对短路比的影响;介绍了设计三相同步发电机时提高短路比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将余度技术引入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设计中。设计了2种定子绕组方式,包括同轴线绕组冗余和不同轴线绕组冗余2种结构。建立了2种结构下的数学模型,对绕组电感进行了分析计算,推导了绕组自感和互感之间的关系。对同轴线绕组冗余时和不同轴线绕组冗余时的磁势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同轴线绕组冗余时增磁磁势和去磁磁势相等,而不同轴线绕组冗余时去磁磁势大于增磁磁势。根据数学模型,设计了双余度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具体结构参数,对电机转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不同轴线绕组冗余时的电机转速高于同轴线绕组冗余时的电机转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外转子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典型磁状态及其对应的磁势矢量位置,并用磁势矢量合成法、磁势积分法及电磁场的有限元方法对电动自行车用三相六状态外转子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气隙磁场及电枢反应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从而得到有益于该种电机设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电机学是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电机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介绍了电机学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情况,讨论了电机学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动态电压恢复器(DVR)对电压暂降特征量实时性和准确性的检测需求,基于采用求导法的αβ-dq变换,研究电压暂降特征量检测原理,采用不同离散序列对该求导方法进行优劣探讨。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改进差分求导法,提出一种针对单相电压暂降特征量的新型求导检测方法,结合待检测信号的动态预测与差分求导法,可有效避免原求导法中产生的"毛刺"现象。该方法选用短延时的形态学滤波器对直流分量进行提取,从而消除可能伴随的谐波以及脉冲噪声在发生电压暂降过程中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避免常规滤波器的较长时延。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检测方法可在短时间内获得电压暂降特征量的准确改变情况,满足DVR对电压暂降特征量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传统子模块电容电压排序均衡方法中,算法排序在子模块数目较多的情况下存在运算量大、开关动作频繁等缺陷。因此,为了减少子模块排序运算量,降低开关频率,该文提出了基于改进归并排序的 MMC电容电压均衡法。首先,对引入的归并排序算法均衡工作机理展开了简要叙述,在此基础上,针对算法单次排序比较次数高对算法进行优化处理,进而减少了单次排序运算过程中算法所需的比较次数;并立足于简化后的归并排序算法,引入子模块之间的最大电压偏差比例值,实现降低排序频率与开关损耗,从而形成了具有优越性能的改进归并排序均压控制方法。最后,运用 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侧电容电压均压控制模型验证所提改进归并排序均压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在考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串联阻尼电阻接地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谐振接地配电网有功泄漏电流实时测量的方法,通过配电网零序电压互感器向配电网注入非工频的特定频率电流信号,在消弧线圈内部电压互感器测量返回的电压信号,经计算得出配电网有功泄漏电流。仿真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测量精度较高,可消除电压互感器内阻抗及加装阻尼电阻的影响,测量过程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14.
有效监测和定位局部放电对XLPE电缆的可靠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结构相似性算法(SSIM)的局部放电源定位技术。通过分析单芯XLPE电缆的结构,结合局部放电脉冲信号在电缆中传播的基本规律,推导单个局部放电信号到达相邻两电缆接头或接头与终端之间的关系。依此应用SSIM算法比对从电缆接头或终端采集的脉冲电流信号的相似度,实现对局部放电源的精确定位。该文建立一套35kV试验研究平台,通过高压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定位误差在1m范围内,且对靠近电缆接头或终端的局部放电源有较好的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关于低励限制与失磁保护定值匹配的研究多聚焦于将其转换到同一功率平面或阻抗平面进行校核的方法,鲜有文献考虑实际装置动作特性对定值匹配结果的影响。该文从理论上详细分析各参数变化对失磁保护和低励限制的影响,提出基于装置动作误差的低励限制与失磁保护定值匹配校核原则,并论述定值失配时的定值调整方法,为当前各发电厂开展低励限制与失磁保护定值校核及整定提供了有效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6.
光催化技术可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石墨相氮化碳作为一种新型非金属半导体聚合物,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近些年在光催化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石墨相氮化碳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禁带宽度为2.7 eV、仅可以吸收太阳光中小于475 nm的蓝紫光、光生载流子易复合、量子效率低、比表面积小等,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来提高光催化性能。主要评述了石墨相氮化碳在结构优化、贵金属沉积、半导体复合、元素掺杂、染料敏化、碳材料复合等方面的改性研究进展及其在环境污染净化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端网购的盛行,为促进以微信为发展平台的微商城实现宣传品牌理念、提高品牌形象、促进店铺产品转化率的目的,本文以微商城的服装视觉营销为主题展开研究。通过微商城页面视觉感知线索要素的提取和评价体系的构建,结合消费者眼动跟踪实验与主观问卷调研,探析消费者在微商城页面的视觉表现和心理感知因素,并由此对消费者进行整体感知度及购买意向分析,为改进微商城视觉营销策略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火电厂超临界机组结构复杂,过热汽温对象具有大迟延、时变、非线性等特性,常规PID控制难以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在结合常规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和基于控制历史的模糊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分散推理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型的过热汽温改进模糊控制方案,设计基于分散推理结构的改进模糊主控制器。在控制过程中,基于不同的工况点设计的控制器可根据系统运行工况的变化进行切换。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控制性能明显优于常规PID控制,具有良好的动态调节品质,对工况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未考虑负荷时变性求取的配电网故障抢修和恢复策略不准确的问题,该文在考虑负荷时变性和故障抢修恢复持续时间较长的基础上,对配电网多故障抢修顺序和故障恢复后网架重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在故障抢修恢复阶段,以故障抢修完恢复负荷价值最大为目标;在故障恢复后网架重构阶段,以电压偏移量和网络损耗加权和最小为目标,采用二进制粒子群算法来求解模型。通过抢修与恢复的交替、协同,循环往复求解,得到故障抢修顺序和对应恢复策略。以改进的IEEE69节点配电网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配电网故障抢修恢复应结合故障发生后负荷实际需要求解目标值,进而确定抢修顺序;抢修故障恢复后,利用故障抢修完所处时段的负荷值来网络重构优化,更符合实际、更准确。  相似文献   

20.
在无序充电模式下,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电网不仅会增加电网的用电负荷而且会产生大量谐波影响电网电能质量。为了研究电动汽车充电时谐波电流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减少电动汽车在无序充电模式下对电网造成的谐波污染,该文在Simulink平台搭建住宅区充电站模型,根据无序充电模式下电动汽车的负荷分布情况和电动汽车车载机模型研究不同时刻下各次谐波电流的分布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当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达到最大时其对单相电源产生的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也最大;充电期间3次谐波的含量高于其它各次谐波,且随着充电负荷的增加3次谐波的含量也会随之缓慢增加;APFC技术能有效地抑制谐波电流,降低电动汽车充电时带来的谐波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