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AMEISim软件,建立了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动态仿真模型。对满载可控启动工况下的带式输送机进行了动态仿真。通过仿真,得出了靠近驱动滚筒机头输送带与机尾输送带处的张力变化规律。通过对4种不同启动时间下输送带的张力仿真结果的对比,发现输送带动态特性随启动时间增长的非线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MESIM作为一种拥有图形化的开发环境的软件,对输送机的动态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较符合,可以为输送机系统优化设计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带式输送机液压自动张紧装置存在液压设备故障率高、张紧调节缓慢等诸多问题,提出了一套新型变频自动张紧系统方案,该系统全部由机电元件构成,大大简化了结构。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控制张紧绞车的转速和转向,进而调节输送带张力。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采用AMESim/Matlab联合仿真的方式,对带式输送机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新型变频自动张紧装置能够保证驱动滚筒奔离点张力在受控启动阶段维持在75k N左右,稳定运行、机尾移动阶段维持在52k N左右,响应速度快,可满足带式输送机在几种不同工况下对输送带张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以自移机尾前移时的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状态时的带式输送机动力学模型,并利用AMESim软件建立其仿真模型。当自移机尾以3种不同的稳定速度前移时,对承载段输送带进行了动态分析,通过仿真得到了机头与机尾处输送带的张力、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变化规律可知,在控制自移机尾前移时应尽量缓慢,以防机头输送带打滑。  相似文献   

4.
《煤炭技术》2017,(1):272-274
为提高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的最大牵引力,提出在驱动滚筒处添加增压带,构建增压驱动装置。建立驱动滚筒、输送带和增压带三者之间数学模型,得到输送带在驱动滚筒相遇点处的张力和最大牵引力的计算公式。利用Recur Dyn建立带式输送机增压驱动装置的仿真模型,得到输送带在驱动滚筒的相遇点和分离点处张力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5.
带式输送机启动特性对驱动电机、输送带选取非常重要,为了研究带式输送机启动阶段的动态特性,应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RecurDyn建立了带式输送机的模型。分析启动速度曲线,得出启动时尾部滚筒会滞后于驱动滚筒一段时间。启动时间为8 s时,输送带最大张力为32 845 N,滞后启动结束时刻3.5 s;启动时间为12 s时,输送带最大张力为31 843 N,滞后启动结束时刻1.5 s。因此延长启动时间可以减小输送带的动张力和缩小动张力的滞后。  相似文献   

6.
利用RecurDyn软件,建造了带式输送机模型,专门分析带式输送机启动过程的动态特性。经过分析带式输送机在启动时间为20 s、15 s、10 s时的输送带张力,驱动和尾部滚筒的速度、加速度、扭矩,以及拉紧装置的位移的变化。得出启动时间为20 s时输送带张力曲线、驱动和尾部滚筒的速度、加速度、扭矩,以及拉紧装置的位移曲线较理想,启动效果最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煤矿机械》2016,(6):173-176
介绍王家岭矿12.8 km主平硐带式输送机冗余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与控制流程,详细阐述机头S形启动控制方式,机尾速度张力控制方式及多点驱动功率平衡的实现,为今后长距离、大运量带式输送机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驱动方式布置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陈艳  唐晓啸 《煤矿机械》2020,41(1):59-61
以长距离水平运载的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头部双滚筒驱动及头尾双滚筒驱动2种驱动方式,建立了基于RecurDyn的多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双驱动位置对带式输送机起动阶段输送带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尾双滚筒驱动在起动阶段对输送带张力的影响要小于头部双滚筒驱动。该研究为带式输送机双滚筒驱动的设计以及输送带的选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陈艳  齐晓勇 《煤炭技术》2018,(4):199-201
为了进一步研究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启动特性,利用AMESim软件建立起3种不同类型的输送带模型,分析了不同材质、不同启动时间输送带张力的变化情况,得出了不同输送带材质带式输送机的最佳启动时间,为研究带式输送机的合理启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进荣 《煤矿机械》2012,33(10):87-89
建立了大型带式输送机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得出了大型带式输送机满载启动工况下的动张力曲线,可以看出:满载工况下,驱动滚筒所受的张力远大于空载启动时的张力;满载时驱动滚筒的张力大于改向滚筒的5倍左右,为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和维修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下运带式输送机设计一般采用驱动部设在机尾,卸载滚筒及张紧部设在机头的布置方式,机尾段标高高于机头段标高,输送机逆向运转,物料通过输送带沿下运倾角自上而下进行运输,物料重力势能通过输送带传动,转化为电机的逆向旋转动能,再通过四象限变频器装置转化为电能回馈电网。通过长时间实践管理,针对《煤矿安全规程》关于下运带式输送机,机软制动、防超速、防物料下滑滚落,防护网、四保护两装置使用实践,特别对于长距离、大坡度下运的特殊工况,提出了一些应对解决下运输送带制动、失速、断带、物料下滑等重大安全缺陷的解决办法,并对下运带选型设计要求进行了补充完善,可供相关设计和管理使用单位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武月平 《煤矿机械》2012,33(8):198-199
主要针对带式输送机在驱动布置方面、安装方面、运转方面和维护方面经常出现的输送带的跑偏及托辊转动不灵活、输送带得不到适当的张紧等导致安装后的机头中心、机尾中心及主、副和卸载滚筒的中心直线度出现偏移歪斜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阐述了带式输送机的驱动布置、安装、调整及维护的内容及要求,分析了带式输送机的装配原理及安装方法,以适应不同带式输送机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3.
姚艳萍  张必胜  韩刚 《煤矿机械》2020,41(10):53-56
多滚筒驱动能解决单滚筒驱动电机功率及输送带张力过大的问题,但多滚筒驱动存在驱动力分配即功率平衡的问题,其中输送带的弹性模量对功率平衡的影响尤为严重,针对该问题,基于Kelvin-Voigt黏弹性模型,建立顺槽带式输送机整机离散化模型,并采用AMESim软件仿真不同弹性模量输送带满载启动工况,得出各个滚筒的驱动力并进行功率计算、比较。研究表明,采用弹性模量较大的钢丝绳芯输送带能有效提高输送机满载启动后的稳定性,能够使功率得到合理分配。该研究结果可为多滚筒驱动输送机输送带的选型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延长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定量研究带式输送机启动制动过程中的动态特性,利用基于分形维数的评价方法,分析输送带黏弹性模型特性,建立离散有限元模型与仿真模型,并设计了带式输送机系统正弦速度控制曲线,研究在启动制动时,机头部、机尾部纵向动张力变化特性,应用分形理论分析在不同启动时间下,机头部张力维数与输送机系统稳定性的关系,内置张紧装置与外置张紧装置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分形维数适用于评价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分形维数越大,系统越不稳定,故障率越高,启动时,机头部张力维数大于机尾部,机头部更易发生故障,内置张紧装置载荷维数更大,故障率更高;启动时间为35~40 s时,机头部张力维数较小,带式输送机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蒲继承 《煤矿机械》2015,36(5):119-122
探讨了长距离大倾角主斜井带式输送机驱动方案、驱动装置工艺布置、软启动方式等技术方案的制定。分析了带式输送机头部驱动、中间驱动时其输送带张力的变化规律,并在实际应用中给出了张力的计算值。提出了一般长距离大倾角主斜井带式输送机的设计选型方法,并在工程中得到实施与验证。  相似文献   

16.
带式输送机广泛应于矿山冶金等行业,其制动过程的安全关系到带式输送机的稳定运行,利用RecurDyn软件,建造了一条长16 m,带宽0.8 m的带式输送机模型。对所建的带式输送机模型,利用驻点张力法对驱动和尾部滚筒处的输送带张力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利用RecurDyn所建的带式输送机模型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煤炭技术》2017,(9):231-234
针对目前长距离带式输送机速度逐渐提高,输送距离逐渐增长,张力波动特性凸显的问题,对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输送带承载段的张力波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有限元方法,对不同驱动力和不同槽角下输送机稳定运行时输送带承载段的张力波动特性进行了分析,推导出输送带纵向张力波动规律公式,为长距离输送机增设滚筒的安装位置预测提供一种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中,输送带在机头张紧滚筒处的跑偏严重影响带式输送机的安全运行。通过对张紧小车的改造,解决了输送带在张紧滚筒乃至机头处的跑偏,从而减少和避免输送机故障,为矿井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9.
以自移机尾前移的带式输送机为研究对象,利用AMESim软件建立其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得到机头驱动滚筒松边的张力、速度和加速度曲线,以及变频调速自动张紧装置游动小车的张力、速度和位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机头驱动滚筒松边未出现打滑现象,该张紧装置能够很好地控制带式输送机的紧带,避免了机头驱动滚筒松边打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煤》2016,(7):72-74
煤矿井下所使用的带式输送机正在向高速度、大运量、长距离、大倾角、大功率方向迅速发展。带式输送机的性能、可靠性、经济性和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驱动装置的性能。为降低启动和紧急制动时输送带的张力,减少启停过程中各承力部件的动负荷,延长胶带、滚筒、机架及驱动装置等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应对带式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及启动方式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