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辽阳化纤公司化工一厂引进的7.3万吨/年乙烯装置,双段床碳三液相加氢除丙炔丙二烯,使用进口催化剂,北京化工研究院研制的碳三液相加氢催化剂(C_3-L-80),装填于其中的一台工业反应器替代进口催化剂试用,按引进装置的碳三液相加氢工艺操作,无论作第一段反应床或作第二段反应床,反应性能均达到进口催化剂的水平;加氢结果合格,达指标要求;稳定性好,适用于引进乙烯装置的碳三液相加氢工序,脱除碳三馏份中的丙炔至小于5ppm、丙二烯小于10ppm。研制的催化剂在该装置上运转长达5年。  相似文献   

2.
<正> 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开发成功的碳三液相选择加氢除丙炔丙二烯工艺和催化剂,在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化工一厂工业示范装置,以单段滴流床加氢;液体空速50—150h~(-1)、10—45℃反应进料温度,进行了工业应用,良好的结果证明:该新工艺可行适用,新型催化剂C_3-L-83加氢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良好,性能优异,丙炔、丙二烯分别脱除至小于5ppm。该新催化  相似文献   

3.
北京化工研究院开发出新型碳三液相选择加氢除丙炔、丙二烯的工艺和催化剂,其技术特点是:(1)单段滴流床加氢;(2)液体空速高达50—150h~(-1);(3)较宽的反应器进料温度(10—45℃)。经工业装置上使用,新型催化剂C_3-L-83加氢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良好,性能优异,脱除丙炔、丙二烯分别至小于5ppm。  相似文献   

4.
碳三液相催化加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碳三液相催化加氯动力学实验研究情况;考察了空速、氢炔比和温度等操作条件对MAPD(丙炔、丙二烯)转化率和碳三加氢选择性的影响;并对碳三加氢反应也进行了动力学探索研究,提出了加氢生成丙烯和丙烯加氢生成丙烷的宏观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技术服务     
<正> 催化剂C-L-83 C-L-83为钯载于氧化铝上的催化剂,用于丙烯、丙烷馏份液相选择加氢除丙炔和丙二烯。适用范围,进口温度10—45℃,压力1080—2500kpa(11—27公斤/厘米~2)加氢后丙炔和丙二烯含量均小于5ppm。有需用此技术者,请直接与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技术咨询服务公司联系。  相似文献   

6.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用 QLG-861 Pd-Al_2O_3催化剂进行液相选择加氢,脱除醚化后混合碳四中的丁二烯、丙二烯和炔烃等杂质,丁二烯的脱除率可达99.7%以上,丁烯-1的收率在96%以上。经选择加氢后,丁烯-1中丁二烯<20ppm,丙二烯<8ppm,炔烃<10ppm,符合生产高纯丁烯-1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宇飞  王婧  李东风 《石油化工》2012,41(8):880-884
提出了一种新型碳三加氢催化-精馏耦合工艺,将催化反应段放置在丙烯精馏塔的提馏段。与传统加氢工艺相比,催化-精馏耦合工艺的特点是利用丙烯精馏塔将丙烯与丙炔和丙二烯(MAPD)进行分离,被提浓的MAPD在催化反应段进行加氢反应。采用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碳三加氢工艺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催化反应段丙烯的浓度降低,MAPD的加氢转化选择性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从而使丙烯收率提高2.1%~4.5%,丙烯精馏能耗降低2.5%~5.6%;催化-精馏耦合工艺还具有很好的高加氢负荷性能及抗催化剂失活的能力,可以延长催化剂的再生周期4~5倍,且对于重质裂解原料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在24万t/a乙烯装置碳二(C_2)加氢侧线上进行了两段加氢反应的工艺条件优化模拟试验,考察了反应器入口温度、氢炔比(摩尔比,下同)等工艺条件对乙炔转化率、乙烯选择性、绿油生成量及催化剂长周期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段反应器入口温度为45℃,氢炔比为1.2,二段反应器入口温度为55℃,氢炔比为2.0的适宜条件下,催化剂运行1 000 h后,乙炔转化率可达到100%,乙烯总选择性可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新型碳二前加氢催化剂BC-H-21B在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乙烯装置上稳定运行54个月的工业应用情况。工业应用结果表明,BC-H-21B催化剂性能稳定,抗CO波动能力强,前加氢反应器出口乙炔含量始终小于1×10-6(x),乙烯选择性平均为76.2%,甲基乙炔和丙二烯两者转化率大于50%;根据BC-H-21B催化剂的侧线试验结果和使用经验,制定了BC-H-21B催化剂的抗CO波动的调整方法。合理分配前加氢反应器各段乙炔加氢负荷是提高乙烯选择性的有效手段,一段负荷控制在45%~55%,二段负荷控制在40%~50%,三段负荷控制在5%~10%。BC-H-21B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耐C4及C+4组分的能力,在控制绿油生成量和绿油黏稠度方面也大大优于同类进口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在中试装置上对催化剂LNEH-1进行了醚化原料催化裂化轻汽油选择性加氢脱除二烯烃的应用研究,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加氢性能、异构化能力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在进料空速为2h-1,反应器入口温度为50℃,氢油体积比为15,反应压力为1.5MPa的操作条件下,产物中单烯和二烯烃含量明显下降,单烯减小量在4个百分点以下,二烯烃质量分数低于0.02%,3-甲基-1-丁烯异构化率大于70%,叔碳烯烃含量增加。经过1500h稳定性试验,产物中的二烯烃质量分数小于0.010%,单烯加氢率小于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分固定床反应器对自制的80-C-77-1催化剂进行了氧气法乙烯氧氯化制二氯乙烷的本征动力学研究。对排除了内外扩散影响在210—250℃及1.3大气压下求得的动力学试验数据,用图解,单元回归,多元线性回归三种数据处理方法,求得了该反应在近似工业条件下的简化幂函数速率方程为γ=1.21×10~5[e×p(-12300/RT)]P_(C_2H_4)~(1.61) 在动力学的试验中,找出了一些规律,为改进工艺条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实验以芴基锂、二氯二甲基硅烷和环戊二烯基钠为原料,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合成了茂锆催化剂[(C_(13)H_8)Si(CH_3)_2(C_5H_5)]ZrCl_2,总收率51%。经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经甲基铝氧烷活化,该化合物催化乙烯、丙烯共聚反应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其催化活性(每1 mol Zr)常压下可以达到10~3g/h,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1.0×10~4。  相似文献   

13.
用KNO_3和KF助剂对Pd-Pb/Al_2O_3催化剂进行改性,采用XPS,TEM,H_2-TPD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对混合C_4选择加氢除炔反应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KF改性对Pd-Pb/Al_2O_3催化剂的选择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KNO_3改性的效果甚微。在保证剩余炔烃质量分数小于1.5×10~(-5)的情况下,KF改性后催化剂的1,3-丁二烯损失为2.6%,较未改性的Pd-Pb/Al_2O_3催化剂降低了0.6个百分点。XPS表征显示,KF改性的催化剂中F主要以K_3AlF_6物种形式存在,富电子的F对Pd的3d电子状态的影响可能是造成KF改性效果优于KNO_3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催化剂活性组分和工艺条件对富含异戊二烯的碳五馏分选择性加氢除炔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该催化剂的稳定性。通过加氢实验表明,含有稀土元素、Pd、Cu和Ag等组分的多金属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还对影响该催化剂性能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提出了碳五馏分选择性加氢除炔的适宜工艺条件:压力1.0MPa,温度35~45℃,液态空速3~5h-1,氢炔摩尔比3.0~5.0。在上述条件下,该催化剂能将碳五馏分中的炔烃脱除至质量分数2.5×10-5以下,并控制异戊二烯的损失率小于3.0%。经过500h考核,催化剂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5.
C_4抽余液加氢精制脱除二烯烃和炔烃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催化选择加氢法脱除C_4抽余液中或经醚化脱除了i-C_4~=的C_4物料中的炔烃和二烯烃。加氢后的物料经精馏可分离出聚合级丁烯-1。研制的催化剂为Pd/Al_2O_3型,经模试评价能将C_(?)物料中的0.6—2%的二烯烃及炔烃脱除至<60ppm,丁烯-1收率为97—99%。研制的催化剂推荐工业使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二苯基二氯化硅对共振磨制得的MgCl_2-C_6H_5COOC_2H_5-TiCl_4-(C_6H_5)_2SiCl_2丙烯高效催化剂聚合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_6H_5)_2SiCl_2参与了活性中心的生成,使活性中心的衰减级数由2级变成1级,因而有效地降低了初期聚合速率(可达36%),使整个聚合过程比较平稳,并不影响产品的等规度。  相似文献   

17.
二甲醚气相氧化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向杰  余林  余倩  郝志峰  孙明  吕逵弟 《石油化工》2006,35(2):197-201
综述了近年来二甲醚(CH3OCH3)在不同条件下气相氧化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的研究情况。在高温(800~1 300K)条件下,CH3OCH3氧化反应时主要产物有CO,CO2,HCHO,CH4,C2H6,H2O等。在低温(室温~800K)条件下,CH3OCH3氧化反应分为两种情况:低压(低于100kPa)氧化反应,主要产物为HCHO;高压(100kPa以上)氧化反应,主要产物为HCOOH,同时生成CH3OCHO。在低温(不高于800K)条件下,CH3OCH3氧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值为(1~50)×10-12cm3/(m ol.s)。  相似文献   

18.
SHN-01F裂解汽油一段加氢镍基催化剂的表征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H_2-TPR、XPS和XRD方法对SHN-01F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SHN-01F催化剂中Ni晶粒小,粒径分布窄,分散良好。在连续加氢装置上,分别以工业C_5~C_9~+全馏分裂解汽油和C_6~C_8中间馏分裂解汽油为原料,模拟工业生产工况对SHN-01F催化剂进行了评价;考察了工艺条件、SHN-01F催化剂的抗干扰性、稳定性和老化-再生性能等。实验结果表明,SHN-01F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操作性能,在H_2与原料油体积比为80:1~120:1、液态空速为3.75~5.00h~(-1)的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活性;SHN-01F催化剂对胶质、水、噻吩硫等杂质的抗干扰性能较好;SHN-01F催化剂稳定性良好,综合性能优良,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将自制的SO2-4改性硅锆双组份交联累托土固体酸催化剂(SO2-4/SiZrR)用于水杨酸(C7H6O3)和正丁醇(C4H10O)的酯化反应,与传统酯化反应催化剂以及其他交联剂交联的累托土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相比,SO2-4/SiZrR催化剂有更好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影响酯化反应的诸因素,并对产物进行了折光率测试、红外光谱分析。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酸醇比n(C7H6O3)/n(C4H10O)=1/1 65、催化剂占酸投料质量的百分比为w(SO2-4/SiZrR)=6 5%、反应温度120~135℃、反应时间6h,水杨酸的转化率可达86 85%,产物中水杨酸正丁酯的质量分数w(C11H14O3)>99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