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前言 活塞式压缩缩连接管道结构的振动对于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运行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强烈的管道结构振动会使管道结构、管道附件等产生疲劳破坏,使管道的连接部件产生松动或损坏,轻则造成泄漏损失物料污染环境,重则由破裂引起爆炸燃烧等严重的恶性事故。  相似文献   

2.
某直升机机载设备印制板振动试验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玉奎 《电子机械工程》2011,27(4):13-15,20
文中以某机载电子设备振动试验中印制板(PCB)故障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ANSYS动力学计算的方法对PCB板产生故障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现象相符,认为谐振和PCB板设计问题是导致该试验故障的原因,并在结构接口方面对引起谐振的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结构和电讯方面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在低频、宽带、高强度及大振幅振动环境下的可靠性,提出一种换向激励式压电振动俘能器,它由拾振器和换能器组成。换能器的振动方向垂直于拾振器振动方向(环境振动方向),振动方向的转换通过磁力换向结构实现,换向结构使响应振幅不随外部激励的增加而一直增加,从而提高可靠性。建立了俘能器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获得了相关参数对其输出特性的影响。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激励频率小于20 Hz时,该两自由度系统存在两阶谐振频率使输出电压达到峰值,一阶为拾振器谐振频率,二阶为换能器谐振频率。随着拾振簧片长度和拾振质量的增加,一阶谐振频率升高,所对应的输出电压基本不变;二阶谐振频率基本不变,所对应的输出电压逐渐升高;工作频带变宽。当外部激励振幅达到阈值时,换能器的响应振幅被有效控制,输出电压不再随之增加,最佳负载电阻为540 kΩ,此时输出功率最大为0.4 mW。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改变俘能器的结构参数调整谐振频率及输出电压,将响应振幅控制在安全区域内,以适应低频、宽带、高强度及大振幅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4.
舰船用电子设备的隔振问题一直是广大科技人员十分重视的问题。从目前发展的趋向来看,除了努力提高电子设备的结构刚性和刚度,使有足够的构件强度外(例如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制造的AN/BQQ-5声纳装置。该装置是一套包括有三种不同的标准电子设备机柜和显示屏控制台等若干电子设备的声纳信号处理装置,由于设备的基本谐振频率显著大于规定的最大强迫振动频率,避开其共振放大区,并且设计足够的构件强度,顺利通过了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卫星、导弹在发射和飞行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条件对星弹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影响极大。由于现代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火箭的推力和速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因而产生了强烈的宽带随机振动和噪声。这样的振源将激发起飞行器结构及其电子设备的许多共振峰,共振响应将使设备失效,结构破坏。同时,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排气时,由于极高速的气体粒子和周围的低速气体粒子之间发生湍流混和,使大气的稳定状态发生巨大的扰动,因而产生了强烈的  相似文献   

6.
航天电子设备抗振隔振技术的设计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航天设备所承受的力学环境出发,以提高设备可靠性,防止由共振引起的疲劳破坏和器件失效为目的,阐述了电子设备整机及关键件所采用的抗振、隔振措施。结合电子设备结构设计的实践,论述其设计计算、实验验证和分析应用,供从事应用电子设备结构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电子设备在振动环境下,由于振动的疲劳效应及共振现象,可能出现电性能下降、零部件失效、疲劳损伤甚至破坏的现象.因此在航电设备结构设计中考虑振动因素是必不可少的.文中主要通过PCB板和机箱结构件的频率特性分析,研究在振动环境下PCB板和机箱结构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多晶硅薄膜材料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器件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对其疲劳特性的研究是现阶段失效分析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利用表面加工的多晶硅矩形微悬臂梁结构对该问题展开实验研究.通过干法刻蚀在微悬臂梁根部制作纵向应力集中区,利用静电激励激励微悬臂梁进行离面振动,谐振频率检振方法跟踪微悬臂梁机械性能的变化.结果证明在1010~1011次循环振动载荷作用后,微悬臂梁结构刚度下降,谐振频率减小,频率最大绝对偏移量达到1.544 kHz,相对偏移量达到结构本征频率的1.3%.这些结果首次验证了MEMS结构在离面振动方向上也存在显著疲劳现象.和已有文献相比,实验中结构所受应力幅度较其小2个数量级(约1~10 MPa量级),而频率偏移量却高于其数十倍.这很可能是因为纵向干法刻蚀引入了较大的粗糙度,显著加速了多晶硅结构的晶界分离速度,因而也加速了疲劳.  相似文献   

9.
无谐振隔振原理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振动的基本理论出发,在对传统的隔振传递率分析的基础上不同的激励时充分注意到隔振与共振的临界频率点处系统的运动特征,利用库仑阻尼与激振频率无关的特性,导出了系统在规定的振级下不出现谐振的传递计算分工,为电子设备所期望的“无谐振”振动隔离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使“无谐振”隔振原理有效地应用于工程实践,本文分析了和研究了系统固有频率对隔振效果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措施以及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活塞式压缩机的管道振动,不仅会使管道与阀门、附件等的连接松动,还会使管道疲劳破坏并产生裂缝,严重时导致介质大量泄漏,引起燃烧爆炸。除此之外,振动还会影响吸、排气效果,机组效率降低。因此,活塞式压缩机的防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现就活塞式压缩机管道振动产生的原因及防振措施作了分析,提出了防振措施,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振动输送机目前在我国工矿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安装方便、易于密封等一系列优点。尽管各类振动输送机在结构上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弯曲振动。这些弯曲振动会使槽体各部位的振幅和振动方向角发生变化,致使物料在槽体的各个部位具有不同的平均速度,严重时在槽  相似文献   

12.
在制冷装置中由于介质流动而引起的管道振动会严重地和意外地导致损坏情况的发生,因此,这篇论文是把管束振动的计算与实际所出现的各种情况联系起来。在这里所讨论的是压缩式和吸收式制冷设备的换热器。我们所观察到的损坏情况包括管板处管壁的磨损,管子和管子接触时管子外壁的磨损以及材料疲劳断裂问题。在单相和两相范围内工作的换热器的损坏情况我们是可以确定的。  相似文献   

13.
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任何一台运转着的机器多少总会有振动现象存在。对一般机械,振动常常使它的效率降低,零件磨损、疲劳,以致影响产品质量,缩短使用寿命。并且,振动所发出的噪音还会恶化劳动环境,大的振动甚至会导致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因此,研究如何消除或减小机器的各种振动,目前已成为机械工业的重要课题。其中,转子的不平衡是引起旋转部件产生振动最常见的原因。一、转子产生不平衡的原因当处于不平衡状态的转子旋转时,转子本身的振动,会在它两端的支承上产生动反力,使轴承座振动。这种现象的产生,轻者发生噪音,影响工作;重者使轴承毁坏,造成事故。为了减少和消除这种不平衡所引起的振动现象,使不平衡力或振动限定在某一规定范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管道振动的问题,曾给压缩机用户造成极大的困扰。这是由于管道振动会导致管道和支架的疲劳损坏,建筑物的振动及噪声等问题。 造成管道振动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个是机器动力平衡性能不好或基础设计不良;另一个是气流脉动。实践表明,多数的振动为气流脉动所引起。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利用非线性振动调制超声导波的方法,实现了悬臂梁结构中非线性损伤定位(疲劳裂纹)。在该技术中,损坏的金属梁设计为悬臂梁结构,引入的磁铁系统用来控制悬臂结构的动力学响应,使模型呈现出非线性振动。结合非线性振动声调制技术和同步锁相解调技术,提取出由于疲劳裂纹引起的非线性响应,实现疲劳裂纹的定位。  相似文献   

16.
液压柱塞泵压力脉动函数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量脉动会引起压力脉动,从而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引起结构振动和辐射噪声,会造成液压元件和系统的疲劳破坏,因此仿真分析流量脉动和压力脉动函数对于有效抑制液压柱塞泵的振动和正确设计液压柱塞泵具有重要价值。笔者针对液压泵系统进行定量的振动与噪声分析时所必须具备的激励函数,首先,详细分析了液压泵系统的运行特性,采用傅里叶(Fourier)级数模拟液压泵系统激励函数;然后,建立了压力脉动函数模型;最后,模拟了压力脉动的函数曲线,解决了液压泵系统振动与噪声分析所必需的激励问题。该文为进一步研究液压柱塞泵的定量振动与噪声的响应提供了脉动激励描述,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绝大部份的机械工程,特别是航空和宇航飞行器,都必需进行振动和声环境试验,以考核结构强度,研究金属疲劳,器件和仪表失效,生物效应和声致损伤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上述效应是由振动应力产生的,因此过去的研究都是在低频振动条件下进行的,但是从环境输出线路,它不完全是  相似文献   

18.
正振动控制与上期所讨论的噪声控制,均是考量工程机械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也是用户最能直接感受的舒适性因素之一。严重的振动可能引起操作者的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甚至会引起人体内部器官的振动或共振,导致人体生理系统变化,诱发生理系统障碍。同时,机械振动也会对设备的结构造成影响,影响产品的工作性能和寿命,甚至使零部件失效等。产品的振动控制,主要是从振动源、传播路径以及接收装置3方面着手进行研究。目前,在工程机械行业中,比较可靠目易实施操作的振动控制方案,主要集中在振源的控制和接收装置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轴系的扭转振动会产生剧烈的应力变化,引起转轴的疲劳裂纹,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转子断裂,对扭振的准确测量是诊断转子系统故障的基础。采用斑马带作为转子轴系的编码系统,测量了转子系统扭转振动下的瞬时速度和扭振角度,证明了所采用的斑马带条纹不均匀补偿方法的有效性,并将该扭振测量方法应用于转子系统的碰磨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20.
超声变幅杆在沿轴线方向作纵向振动时,由于存在泊松效应,纵向振动会引起变幅杆沿径向方向的横向振动。传统变幅杆在设计过程中,忽略横向振动的影响则会导致计算出的谐振频率高于实际频率。为了让变幅杆理论设计谐振频率与实际频率相符合,分别对简单圆柱杆和阶梯形变幅杆进行研究,推导出常用半径比范围内简单阶梯形变幅杆的频率修正公式,使其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并可以减少能量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