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聚酯(PET)/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各种性能。结果发现酯化时间和缩聚时间均随MMT加入量的增加而缩短;PET/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特性粘度则随MMT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与纯PET相比,PET/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冷结晶温度tcc变化不大,热结晶温度tmc有较大提高;PET/MMT纳米复合材料比PET有更快的结晶速度;TG测试表明PET/MMT有更好的热稳定性;PET/MMT纳米复合材料和PET均为假塑性流体。  相似文献   

2.
以氧化锌、脂肪族二羧酸、聚乙二醇为原料合成含锌聚醚酯(PEEM),再将PEEM与聚己内酰胺低聚合物反应,制备含锌聚醚酯酰胺(PEEAM),借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TG)分析,研究了PEEAM的热性能。结果表明:PEEAM呈双熔融和双结晶峰,随PEEM含量增加,PEEAM中PEEM链段的熔融温度降低,熔融热焓增大,聚酰胺链段的熔融温度略有下降,结晶放热和结晶温度随PEEM含量变化有最小值;PEEAM中含脂肪族二羧酸种类不同,其相应的熔融温度、熔融热焓、结晶温度及结晶放热不同,没有明显规律可循。脂肪族二羧酸种类对PEEAM的初始降解温度和最大质量损失温度没有明显影响。PEEM含量增大,PEEAM的热失重速率增大。  相似文献   

3.
常压阳离子可染PET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PTA-EG-SIPE-PEG四元共缩聚反应制备了常压阳离子可染共聚酯并纺制了纤维。初步探索了不同共聚组分及含量对共聚酯的组成、热性能和流变性能等的影响。探讨了改善共聚酯热性能的途径。结果表明:T-g、T_c随SIPE的加入而升高,T_m则下降。PEG的加入使T_g、T_c下降。但CDP、ECDP的T_m均低于PET。CDP、ECDP的热失重温度均低于PET,且随SIPE、PEG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加入热稳定剂能使CDP,ECDP热稳定性有较大的提高。CDP流动性差于PET,且随SIPE增加而更差。其粘流活化能的顺序为E_η(CDP)>E_η(ECDP)>E_η(PET)。SIPE,PEG的加入使缩聚反应体系的出料率增加。  相似文献   

4.
DSC法对阳离子染料可染共聚酯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阳离子染料可染共聚酯即高温高压型(CDP)及常压沸染型(ECDP)的熔融和结晶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定形CD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冷结晶温度(T_(ch))高于PET,但其熔点(T_m)低于PET,无定形ECDP的T_g与T_m低于PET和CDP,且随第四单体聚乙二醇(PEG)的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_n)的增加而降低,其结晶速率随PEG的(?)_n及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于等温结晶的共聚酯,1,3-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SIPE)的引入及PEG含量的增加,共聚酯的熔融焓(△H_m)及T_m下降;当PEG含量相同时,随PEG (?)_n增加,ECDP的△H_m及T_m均增加。  相似文献   

5.
TiO2粒子作为消光剂存在于聚酯的非晶区中,对聚酯结晶过程有显著影响。在聚酯切片的冷结晶过程中,由于吸附及空间位阻作用,对结晶起阻碍作用;在聚酯熔融结晶过程中,作为晶核,对结晶起促进作用。w(TiO2)DSC参数表明:玻璃化转变温度tg、冷结晶峰温tc、熔融结晶峰温tmc随w(TiO2)降低而下降。  相似文献   

6.
关于左旋聚乳酸(PLL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很多,但对共混物变形机理的研究较少。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PLLA/PMMA共混材料。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拉伸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共混物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MMA与PLLA为完全相容的体系。共混物中PMMA含量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冷结晶温度上升,结晶熔融焓下降,熔融峰温度未明显改变。熔体降温过程中,PLLA结晶度随PMMA含量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晶温度则单调下降。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随PMMA含量升高而增大,但断裂伸长率下降。PM M A含量较少时,共混物主要通过剪切滑移变形,随着PM M A含量升高,共混物的变形逐渐演变为银纹-裂缝机理。  相似文献   

7.
无机粒子含量对聚酯切片结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含A种无机粒子聚酯(PET)的结晶性能进行表征。研究表明:不同A含量的聚酯在所研究的含量范围内,随A含量升高,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无明显变化,冷结晶温度Tc呈升高趋势,熔点Tm呈升高趋势,熔融结晶Tmc呈降低趋势,过冷度△Tmc呈增大趋势,半结晶周期t1/2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为主要原料,添加第三单体羟乙基化双酚A(BPE)经过直接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BPE含量的共聚酯,研究分析了共聚酯的常规性能,利用1H-NMR、差式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共聚物的链结构及热性能。结果表明:所得共聚物无规度值均接近1,为无规共聚物。随着BPE含量的增加,共聚酯二甘醇(DEG)含量逐渐下降;玻璃化转变温度(Tg)略微下降,熔融温度(Tm)、热结晶温度(Tmc)逐渐下降,冷结晶温度(Tc)逐渐上升,这些表明共聚酯的规整性、结晶能力随BPE用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以对苯二甲酸、丁二酸、丁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丁二酸含量的共聚酯(PBTS),利用氢核磁(1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共聚物的化学结构、相对分子量及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SA引入PBT主链,得到一系列数均分子量在35000~40000的无规PBTS共聚物;在相同动力粘度条件下,共聚酯的特性粘数随SA含量增加而逐渐升高;共聚酯的熔点、熔融热焓、热结晶温度及热结晶热焓等随SA含量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0.
采用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酯酯(MDI)与间苯二胺(m-PDA)及1,6-己二胺(HDA)为原料,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出不同HDA含量的芳香/脂肪族共聚脲(co-PUa)纺丝溶液;采用ARES流变仪研究了溶液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co-PUa纺丝溶液属于非牛顿流体,对于HDA含量较少的co-PUa纺丝溶液,剪切速率(6)γ)对其表观黏度(ηa)的影响较小,HDA含量越大,其ηa随6)γ的增加而下降越快;co-PUa纺丝溶液的ηa随HDA含量的增加而上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o-PUa纺丝溶液中HDA含量越大,其黏流活化能下降越明显;co-PUa纺丝溶液的非牛顿指数随HDA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介绍在连续聚酯装置上采用25%QTA生产聚酯及其纺丝加工情况。与全用PTA相比,其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及纺丝等均能满足现有要求。只是R 21,22的酸值升高、酯化率降低、馏出水的pH值下降;切片的色相b值增加约1.0,tg和tmc有所偏高,吸色深;短丝的断裂伸长率偏低,断裂强度的CV稍高。存在的问题是馏出水系统出现堵塞,预聚釜真空升气系统夹带严重。  相似文献   

12.
张敏  陶锴  晏刚 《化工学报》2011,62(6):1543-1548
引言 封闭腔体内的自然对流换热问题在实际工程中有着重要应用,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工程实际中常用的腔体结构有方腔、圆形腔、三角形腔等.  相似文献   

13.
用固体交叉极化/魔角旋转(CP/MAS)13CNMR测定了壳聚糖、热失水壳聚糖和戊二醛交联壳聚糖在固态下不同峰位13C的弛豫时间,对不同样品的不同峰位碳弛豫时间的大小进行了解释,并根据弛豫时间的测定值对这3种不同壳聚糖样品的分子运动状态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壳聚糖受热失去吸附水以后,所有位置碳的弛豫时间均有所延长,以C2,6的弛豫时间延长幅度最大,分子运动受阻;壳聚糖用戊二醛交联以后,所有13C信号的线宽均大幅度增加,而弛豫时间显著降低,分子运动加剧。  相似文献   

14.
番茄红素的层析分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V(正己烷)∶V(丙酮)=1 5∶1 0的混合液为展开剂的硅胶薄层层析结果表明番茄红素油树脂中主要含有5种组分,番茄红素的Rf值为0 83;以V(正己烷)∶V(丙酮)=1 5∶1 0的混合液为洗脱剂,番茄红素油树脂经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可得到w(番茄红素)=18 9%的番茄红素晶体产品;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表明,从番茄红素油树脂中还分离出β 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  相似文献   

15.
在内径300mm的填料塔中,以空气-水-氯化钾为物系,研究了孔板波纹填料的结构参数对液相轴向混合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轴向返混参数Pe随开孔率、倾角β的增加及盘高H的减小而增加。该研究结果对孔板波纹填料的开发与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多管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永民  袁乃驹 《化学工程》1998,26(2):23-25,35
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多管式环流反应器,对于空气-水体系,在每个上升管气速为0~0.16m/s和管径比Dd/Dr=0.3~1.0范围内,研究了两个上升管气速及不同管径比时上升管气含率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分离箱中静液高及分离箱结构参数与下降管气含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在鼓泡流区域内上升管气含率模型方程:E1=αUbg1-cUg3  相似文献   

17.
低硫可膨胀石墨的制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乙酸酐为插入剂,H2O2和K2Cr2O7为氧化剂制备低硫可膨胀石墨。最佳实验条件:m(石墨)∶m(乙酸酐)∶m(浓硫酸)∶m(H2O2)∶m(K2Cr2O7)=1∶1 4∶0 5∶0 12∶0 12;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45℃。制备出的可膨胀石墨膨胀后体积达到280mL/g,含硫量w(S)=0 11%。  相似文献   

18.
PX氧化反应段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根据实验测取的对二甲苯氧化反应动力学关系与数据,建立了Amoco工业氧化反应器和冷凝器的全混流模型,用以考察反应器特性。计算表明,进料m(AcOH)/m(PX)增加、催化剂用量增加、含水量减少有利于提高TA收率和反应转化率,降低4 CBA液相浓度,但副反应加剧。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优化了的Amoco工艺条件:m(AcOH)/m(PX)=3~3.5、进口催化剂w(Co)=(300~350)×10-6、w(H2O)=13%~15%。  相似文献   

19.
HPLC在红霉素肟的醚化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建华  姚国伟 《精细化工》2003,20(4):254-256
在克拉霉素合成工艺中,红霉素肟的醚化保护是最重要的一步。作者研究确立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能有效地对醚化产物红霉素A9 (1 异丙氧环己基)肟及其与工艺相关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DIKMA公司的InertsilODS-3(150mm×4 6mm,粒径5μm)。流动相为V(乙腈)∶V〔c(KH2PO4)=0 033mol/L〕=48∶52,流速1 5mL/min,UV检测波长205nm,柱温30℃。肟醚在进样量为10~50μg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为醚化反应的工艺优化和监控提供了一个可在10min内快速而可靠的检测方法。作者还对红霉素A9 (1 异丙氧环己基)肟的E和Z异构体进行了定性分离和色谱行为研究,结果表明Z异构体比E的保留时间短,流动相V(乙腈)∶V〔c(KH2PO4)=0 033mol/L〕=45∶55时,分离度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