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分析了地铁车厢内火灾时人员疏散的全过程。采用Pathfinder2009.2软件计算得到车厢中部火灾和车厢端部火灾时人员所需安全疏散时间分别为65 s和139 s。采用FDS火灾模拟软件得到相应火灾场景下的危险来临时间(ASET)控制判断指标,结果表明,着火车厢内部人员能够安全疏散至非着火车厢。  相似文献   

2.
旅客列车车厢内发生火灾时,火灾烟气的运动状况直接影响旅客的人身安全,往往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采用模型实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运行的旅客列车经过隧道发生火灾时车厢内烟气层高度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将旅客列车卧铺车厢处理为多个受限空间的组合,研究了车厢内烟气层高度在开口不同状况下的变化规律。模型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为列车车厢火灾研究提供了理论分析模型和实验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为车厢防火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铁站台层空间狭小,故其建筑结构形式如楼梯的位置设置及开口朝向方式对火灾烟气的流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CFD方法,对采用不同楼梯结构的站台层内车厢中央位置着火时的烟气扩散进行数值模拟,比较楼梯结构对防排烟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挡烟垂壁和楼梯口向下气流使得火灾时防烟分区效果较为明显,对烟气在整个站台层内的扩散起到了很好的阻碍作用;采用轨顶垂直排烟时,能及时有效的排出大量烟气,而采用两端水平排烟时,由于扩散至此防烟分区的烟气浓度较低,且排出烟气中混有大量空气,大大降低了排烟效率;楼梯呈"■■■■"分布,且采用轨顶垂直排烟模式对站台层内火灾烟气的扩散起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对人员安全疏散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4.
地铁站厅至站台楼梯口风速对火灾烟气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车站站台发生火灾,连接站厅与站台的楼梯口保持一定风速,可阻挡烟气向站厅蔓延并为人员疏散提供诱导气流。为研究楼梯口风速对车站火灾烟气运动的影响,试验对不同排烟模式下楼梯口风速进行测量,建立数值计算模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火灾场景下楼梯口风速大于无火源场景下风速,因此常规楼梯口风速校核设计方法由于没考虑真实火灾情况下各种因素的复杂作用,需进一步改进;楼梯口附近起火,烟气易从挡烟垂壁溢出向站厅层蔓延,站台火灾时站厅层为送风状态,存在溢出烟气时站厅层烟浓度可增至大于站台层;站台公共区着火,增开隧道风机,能够增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着火地铁列车在隧道内继续行驶的火灾特性,搭建1∶4的列车与隧道模型,通过改变风机的风速模拟地铁列车在隧道内行驶的不同速度,采用柴油油池火作为火源,分析火灾情况下车厢内温度分布。结果表明:着火列车静止时车厢内温度上升速率最快,温度峰值最大,随着风速增加,车厢内最高温度逐渐降低,但烟气蔓延速度也随之增大;较高的风速会抑制热烟气从车窗流出,导致车厢温度在火灾后期迅速升高,同时使车厢高温区域的范围增大,分析得到着火地铁列车继续行驶的安全速度在7~9 m/s之间;分析并拟合了车厢内上部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发现车厢温度大致以幂指数的规律衰减。  相似文献   

6.
朱常琳  高明亮 《建筑科学》2011,27(12):104-108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自然通风模式下地铁区间隧道火灾人员疏散微环境中烟气温度、能见度和CO浓度分布,为地铁隧道火灾防范提供理论依据.采用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软件模拟列车中部着火且列车停在隧道中部和停在靠近隧道一端站台2种火灾情况下,隧道内纵断面人眼特征高度的烟气温度、能见度和CO浓度分...  相似文献   

7.
采用Fluent软件,选择RNG k-ε模型对某地铁站站台端部火源强度为5 MW的不同火灾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在站台原有的通风系统加上屏蔽门作为排烟口的通风模式下,分别分析了屏蔽门不同开启模式对烟气速度、温度、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铁站台着火6 min时,屏蔽门作为排烟口进行排烟可使站台层的楼梯口处温度小于452 K,气流流动速度大于1.5 m/s;屏蔽门的开启可以实现将站台层的烟气向隧道抽吸,扩大站台安全区域。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书库的火灾危险性和安全疏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图书馆书库火灾时火灾危险条件和人员疏散特点,应用火灾模拟软件FDS对某书库着火时温度、能见度和CO体积分数的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该书库着火时的具体情况,计算了人员安全疏散所需要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陶平  朱常琳 《建筑科学》2012,28(8):77-82
本文采用FDS软件,对西安地铁2号线某岛式站台端部火源强度为5 MW的火灾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在采用事故风机(TVF)+站台空调通风与回风(SEF)+站台下侧排烟的强制通风( UPE)模式下,分析了屏蔽门的不同开启模式对能见度、烟气温度、CO浓度、热辐射和新风风速的影响.结果表明,着火6 min时,强制通风可以使站台和进入站台层的楼梯人口处的温度小于60℃,CO浓度小于312.5 mg/m3 (250 ppm);全部或部分开启屏蔽门可以实现站台烟气层向站台隧道的抽吸,增加站台安全撤离区域.  相似文献   

10.
苏晓 《建筑知识》2013,(9):81-81,85
本文通过对地铁火灾烟气扩散过程进行现场模拟,运用FDS模拟软件对地铁火灾烟气流动状况进行了模拟分析,获得了不同地铁结构、不同着火位置、不同排烟工况下地铁火灾烟气的运动规律和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地铁建筑防排烟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1.
在调研分析国内外长大隧道疏散模式的基础上,以虹梅南路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CFD软件对不同排烟方式下隧道火灾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的排烟方式下隧道内烟雾和温度场纵向分布扩散规律不同,采用单侧排烟时,烟雾向火源下游聚集,温度升高很快,有害气体浓度升高,无法提供合适的逃生环境;而采用双侧排烟时,烟雾向两侧蔓延,浓度和温度较小,满足火灾通风要求。最后,通过数值模拟人员疏散过程,计算结果表明,现有的排烟措施能够满足疏散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某体育馆防排烟系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馆防排烟系统性能不同,对火灾燃烧产生的热烟气运动影响也不同,使用CFD技术研究某体育馆防排烟系统的性能。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不同防排烟系统设计下,火灾发生时的馆内流场和温度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防排烟系统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3.
隧道内火灾烟气流动对疏散救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商业CFD软件PHOENICS 3.5对雪峰山特长隧道进行了火灾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在不同纵向通风风速的条件下,隧道内火灾的烟雾浓度场、温度场等的纵向、横向分布规律和烟气的回流情况,并研究了火灾烟气的动态发展规律,同时分析其对疏散救援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控制烟雾、满足火灾救援和人员疏散的有效措施,其结论可为研究隧道内的烟气的流动情况和制定疏散救援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房间-走廊内烟气流动规律,更直观准确地反映房间内发生火灾后烟气在房间及走廊中的流动状态,为人员疏散及救援提供技术指导,设计小尺寸房间及走廊条件下的烟气流动模型进行实验,并运用FDS火灾模拟软件对相同尺寸的房间及走廊模型烟气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实验模拟与数值模拟的小尺寸房间及走廊烟气流动规律一致。根据实验及计算机模拟结果给出了火灾初期房间及走廊中人员疏散与自救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5.
研究设有内天井的高层建筑烟气流动及火灾蔓延特征,分析其对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的影响。采用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方法,对某设置74.65 m、55.95 m双内天井的一类高层建筑,建立火灾发展模型、设计火灾场景,用CFD火灾模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建筑利用内天井自然排烟时,各火灾场景均能满足各层人员疏散的性能指标,而在内天井四周环廊上设置挡烟垂壁则影响烟气的顺畅排出,缩短了危险来临时间,增大了火灾的危害性。提出内天井式建筑宜利用烟囱效应优先采用自然排烟方式,烟气控制宜疏堵结合,以疏导为主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6.
地铁换乘站火灾中烟气控制及疏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FD手段对某“+”字换乘岛式地铁车站的火灾场景进行模拟研究,根据该换乘站的结构特点以及防排烟运行方案,对不同位置(上下层车站、站厅)火源情况的烟气扩散及控制进行分析;根据上下层车站及换乘通道内烟气流动情况,提出对应火灾场景下的人员逃生路线的方案。研究表明:在现有防排烟系统运行方案下,上层车站发生火灾时,烟气不会扩散到下层车站;下层车站发生火灾时,有少量烟气会通过换乘通道扩散到上层车站,但在10min内不会对上层站台的人员造成危害,而换乘通道不宜作为乘客逃生路线。  相似文献   

17.
邹月 《低温建筑技术》2017,(11):154-156
室内水上乐园建设项目消防设计具有特殊性,由于运营需要,难以划分防火分区。本文,笔者结合某工程实例,深入剖析了室内水上乐园特殊消防设计方案存在的不足,从提高场所安全疏散能力、优化防排烟系统设计、控制可燃物数量、改善灭火救援条件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和优化消防设计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电梯运动产生的活塞效应的理论进行相关分析,采用CFD工具FDS5.4.1建立高层建筑典型的竖向疏散通道物理模型,选择大涡模拟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电梯在不同运行过程中竖向疏散通道中的烟气运动规律,分析前室与建筑空间的压力差及烟气运动路径、速度的变化。模拟结果显示:电梯活塞效应会使电梯井及其前室的压力发生变化,电梯运动使得前室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压力差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电梯向下运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烟气的扩散,而电梯向上运动会加速烟气通过前室向其它楼层地扩散。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城市综合管廊火灾特性和人员疏散安全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管廊电缆火灾规模、烟气流动特性,研究人员疏散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火源位于电力舱中部时,火灾规模最大,约为 2.5 MW;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为 240 s,可以安全逃生。  相似文献   

20.
基于FDS+EVAC的应急演练过程人员疏散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FDS+EVAC结合中庭式建筑工程算例,计算得出建筑物空间发生火灾后的空气流速、烟气运动、温度场等情况,通过Smokeview展示火灾的动态发展过程;针对人员安全疏散相关控制指标进行讨论,着重分析应急演练过程中人员疏散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发现演练过程中人员疏散可能出现的问题。探讨基于人员疏散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科学合理组织和规划消防应急演练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