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以往注水井常规修井作业采用放喷泄压方法,会破坏地层能量平衡,泄压和压力恢复时间较长,采用压井作业方法又会污染油层,致使很多注水井不能及时进行修井维护,带病维持生产,制约着低渗透油田产能的发挥。应用带压作业技术有效解决了常规修井作业泄压后造成地层压力下降、污染环境等问题,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注水井作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提高低渗透油田整体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油田生产中,存在大量的高压油水井,难以实现正常的维修作业,导致部分油水井停产、停注,影响油田产量和注水开发效果。带压作业技术是利用特殊的修井设备,在油、气、水井井口带压的情况下实现管柱的安全无污染起下作业,它能有效解决高压水井、自喷油井、新射孔和压裂井的作业难题,提高油井产能,特别是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带压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注水井不压井作业技术是一种在井筒内有压力、有油气的情况下不压井进行起下管柱作业的先进井下作业技术,以实现不压井、不放喷、密封作业缩短作业周期、减少地层伤害的目的。本文在研究分析陇东油区注水井带压作业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不压井带压作业技术对于陇东油区注水井检修作业的重要性、迫切性及实用性。针对前期带压作业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带压作业装置配套的单流阀进行了改进,并进一步研制了预制工作筒,研制改进了双作用凡尔及油管堵塞器及其配套工具,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从而提高了装置的性能及其对不同工况和不同作业要求的适应性。陇东油区2009年共实施水井带压作业21井次,井控措施到位,作业操作平稳,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作业效果明显提高。与常规检串作业相比,平均作业时间缩短14天、返水量减少2917m3左右:与2008年带压作业相比,平均作业返水量减少236m^3,起下管柱压力提高3.OMPa。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在桐柏安棚碱矿,用微地震监测结合水准测量监测与注水井连通的原生裂隙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监测结果,并据此部署开采井位,把采液井打在与注水井连通的裂隙带上,实现了2条注、采井1 000 m井下裂隙带连通,使安棚碱矿可以连续注水、采出碱液,从而获得较高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注水井反洗井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注水效率、注水泵压、耐之驱油效果乃至油藏采收率,由于适应环保方面的要求,大部分注水井的井场洗井池已被填平,水井洗井通常是用罐车回收污水,由于受车辆调度、洗井井场、道路、天气、洗井人员责任心等很多因素影响,洗井质量受到严峻挑战,为此我们开发了注水反洗井取代技术,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由于大庆油田是采用注水驱油,如何有效发挥注水井以水驱油的作用,确保注水井按注水方案合理注水,那么,注水井洗井是非常重要的日常维护工作。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增加,地层条件的变化,注水井出砂、测试遇阻、封隔器失效等问题较为不断的出现,如何洗好井是在注水井开发生产中经常面对的课题。本文通过采用除砂车密闭洗井工艺,使注水井洗井有效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7.
油田开发进入特高含水阶段后,自然递减加剧,注采矛盾突出,“三高一低”矛盾进一步加剧,稳产难度越来越大。此时注足水、注好水、注有效益是减缓自然递减、增加储量动用程度、提高原油产量的进攻性措施。然而受注水环境差、设备老化等因素影响,注水井地面及井筒状况不断恶化,欠注井、漏失井、测试问题井等日益增多,水井综合利用率、测试率、层段合格率呈不断下滑趋势,换管、扶井、作业等重复工作量大,给原油上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何提高注水井单井工况管理水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总结了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注水井工况管理模式,实现对注水井注水状况预警、存在问题判断、治理措施制定和治理效果跟踪,以改善注水系统的运行状况,增加优良区注水井数,且在工作中加以验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梁23块于1979年投入开发,1982年进入注水开发,先后经历了弹性开发阶段、注水开发产量上升阶段、注水开发产量递减阶段。该块共计有本层系井47口,套坏套破、有落物大修不成功等原因停产停注油水井8口,再加上油井因高含水停产及水井因油层污染注不进停注等原因,造成2008年初油水井开井数仅剩14口,注采井网变得极不规则,井网适应性很差。为改善这一状况,自2008年开始,进行综合调整并恢复注水,调整优化注采井网,实旋控制注水与不稳定注水相结合来控制含水上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含水上升率逐年下降,自然递减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油田注水的重要性出发,在分析注水井泵压、管压,油压、套压正常关系的基础上,讨论了注水井常见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注水系统为维持最高注水井的注水压力,造成的能量和电量的消耗问题,提出了增压注水泵把配水间来水压力根据吸水压力重新分配,同时产生一个高压,从而为高压欠注井注水,达到为高压欠注井增压注水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渤南油田地层渗透性差,注水井吸水差异大,普遍采用高压柱塞泵注水的特点,本文分析了注水井吸水量、柱塞泵排量与压力的关系,提出了变频恒压注水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柱塞泵站注水井欠注、超注矛盾。有效注水时间平均延长9小时,注水符合率由61.7%提高到86.6%。同时,确保了高压柱塞泵站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注水井每年都会因闸门冻裂、锈蚀等诸多原因而发生突然刺漏现象,从而导致井口、井场及井场周围发生严重的淹地事件,更换注水闸门工作量及难度都较大,而且更换的次数也较多,因此给采油工及维修工人的日常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一直以来都是困扰采油队的一大难题。注水井闸门一旦发生刺漏,需立刻更换,注水井的压力较高,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压力泄掉,因此多数都是工人带压作业,传统的方法用时时间长,不方便,需几个人同时操作,常常是工人顶着带有热度的地下返上来的水,如果是冬季,那工人的身上被水刺透的棉衣又会立刻结冰,头发上都是冰,因此,研制一个新型的注水井闸门更换器急不可待。  相似文献   

13.
经过多年的高速开发,采油厂综合含水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在该阶段提高注水井的管理水平,从水井中挖掘潜力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油田注水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注水地层吸水能力下降、注水工具的损坏或注水方案的不合理都会严重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的效果。为了提高注水效率,应根据注水井工况对不合格井实施相应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前油田注水井洗井的常规方法是罐车拉水,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洗井过程不连续和污水外排,注水井自循环洗井车开发实现了自循环封闭洗井,解决了洗井污水外排的环保问题,降低了洗井费用。本文详细阐述了DQG5200TJC型注水井自循环洗井车设计的结构特点和作业原理。  相似文献   

15.
我矿注水井欠注原因比较复杂注水状况差,其中欠注井较多。我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围绕质量监督管理加大对各方面的工作力度优化措施,按照"分类研究、分配治理"的原则对欠注井逐步进行治理,来改善我矿的注水状况。  相似文献   

16.
长庆油田陇东地区"先注后采"开采工艺导致后期水平井钻井中溢流频发。针对该地区井身结构简单、配浆设备简陋、压井效率低下的情况,在总结前期17口溢流井压井经验的基础上,强化了工艺堵漏、注水井停注泄压、重浆压井等措施,配套形成了陇东地区快速压井技术,在现场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注水合格率是衡量注水质量的指标,是保证开发效果的依据。加强注水井的日常管理,提高分层注水合格率,实现“注够水、注好水”的目标,是提高油田采收率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本文从影响分层注水合格率主要原因,即分层异常注水井出现原因分析人手,认真分析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分层注水井在地层发生变化、井下管柱故障、水嘴刺大、水嘴堵以及其他一些直接影响合格率的因素。以便我们在今后的注水井的日常管理中,对引起测试异常井的各个环节引起注意,并加大分析、处理的力度,从而减少测试异常井数,进一步提高注水合格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海上油田分注井常规测调技术效率低、适应性不足等问题,结合海上注水井井况特点,攻关研发了海上分注井缆控智能测调技术,并以缆控分层注水技术规程为参考,指导工具优化设计及系统优化升级,确保配套工具结构合理、管柱安全可靠、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海上大斜度/水平分注井的大排量高效测调,单井测调效率提高96%,有效保障了技术成果的规模化应用,满足了海上注水开发油田高效、精细分注需求,为海上油田稳油控水和精细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概况采油二队管理着临盘油田临十三断块、赵家断块,是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藏,包括15个开发单元,36个注采井组。于1972年投入开发,含油面积12.44km2,地质储量2412.8×104t。计量站9座,油井总井178口,开井1551:3,截止2013年6月30日,日液能力2813.7吨,日油能力415.4吨,综合含水85.2%,平均动液面811m,采油速度0.62%,采出程度26.05%,含水上升率一4.71,累积采油628.6×104t。配水间8座,注水井总井93口,开69口,日注水平3218m3。增注泵在用4台,增压水井IOVI,日增注水量320m3。注水泵1台,所带水井3口,日注水量90m3。分层注水井13口,分注井层段合格率44.4%。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进行,对于产油量的需求越来越大,油田采用的酸化压裂等增产增注的措施不断增加,在采用这些技术进行增产增注作业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者技术不过关,容易发生井下的事故,从而影响到了油水井的正常的运行,通过井下作业的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油水井存在的问题,恢复油水井的活力,恢复油水井的正常生产,保证油田正常的生产。井下作业可以将油水井中井下落物及时的清除和打捞,从而形成顺畅的油、气、水的流动通道,从而满足油田正常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