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工伤事故的主要根源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无法完全消灭的,但可以减少.要想不发生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关键是要控制和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2.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与人、物和环境有关的。在这三者的关系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是主要因素,因为人的行为会构成物的不安全状态,会造成管理上的缺陷,也会造成环境中不安全因素。因此,要消除这些陷患,必须从人的不安全行为抓起,这就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运用到安全生产中去,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根除人的不安全行为,防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事故轨迹交叉理论认为生产安全事故之所以发生,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外,还存在着某种不安全条件(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应用事故轨迹交叉理论,提出预防建筑生产安全事故"三控制三切断"的对策与措施,预防和减少建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每年矿山开采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矿山及早实施安全管控政策事不宜迟。企业也需要紧跟政策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精准实行政策,结合现实与理论进行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因此,针对矿山安全风险管控问题,应当从全面风险评估,注重人的安全行为意识以及物体的安全状态,并及时更新防患安全意识,加强劳动防护落实本质化安全。综上所述,本文将详细讲述关于事故致因理论的矿山安全风险管控的必要性及出现问题时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长久的话题。不管经济体制如何深化改革,都需要以人为本,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础。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教育培训不够或不到位,对安全操作知识认知不到位;生产运行设备存在不符合安全要求等情况;安全防护设施缺少或存在缺陷等,但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是改善人的行为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范围冶金行业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并且随着2014年12月1日正式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的出台,以及2021年9月新《安全生产法》的再次修订实施,彰显安全工作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做好安全工作是企业生存的重要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先决条件,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环节。以河钢集团石钢公司建设“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管控”机制为例,阐述了管控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具体做法,创造性地制定了职工不安全行为分析评价规则,并从职工个人基本状态定量值(A)、公司阶段性重点变量值(B)、个人基本状态变量值(C)3方面入手测评,依靠综合测评得出的职工不安全行为评价值(D)开展人员管控工作。随着活动深入,各分厂、各部门互相交流活动经验,展示工作成果,群策群力,使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同时为国内同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热爱生命的人都会关心生产的安全。对事故原因的再思索,认为:操作者的行为受管理制度约束,表现在生产过程就是自我保护,而管理制度又取决于生产管理者的超前意识,进而提出安全生产管理的超前意识是基础,实现安全生产的保证是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8.
在安全管理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的识别、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多年的安全管理经验,针对轧钢生产企业的特点,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定义、分类、产生原因,阐述了安全管理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在轧钢生产企业的表现和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矿山开采规模逐渐扩大,其中安全管理工作成为了矿山开采的重点和难点,导致矿山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和高发的情况无法得到有效改善。为了全面整治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缺陷问题,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各个地区出台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导意见。西南某金属矿山积极响应号召,推出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将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将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获得了初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煤矿企业中,职工个体的不安全行为是引起事故的重要原因,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行为的规范成度,需要重视群体行为意识,认真研究,充分利用群体行为及其对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和制约,在群体安全意识、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内聚力及群体内人际关系等方面加强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年初,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开展了安全经验分享活动,其内容是指员工将本人亲身经历或看到,听到的有关安全、环境和健康方面的经验做法或事故、事件、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等总结出来,通过介绍和讲解在一定范围内使事故教训得到分享、典型经验得到推广的一项活动.在实际工作中更好的开展安全经验分享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促进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最终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在电解金属锰湿法生产和作业过程中,由于生产现场存在诸多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各种管理缺陷等,将引发各类伤亡事故,对员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对电解金属锰生产工艺、成品、危险有害物质、人员作业方式以及在现场综合管理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并提出可行的防范措施,有效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做好煤气动火危险作业管控,减少煤气着火、爆炸事故发生是确保冶金企业煤气安全生产的重要任务。结合现行法规、标准要求及实践经验剖析了动火安全管控关键点以求解决动火安全难题。  相似文献   

14.
冒顶片帮伤亡事故的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三方面分析引起事故发生的25个基本原因(事件),根据各个基本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采用事故树(FTA)分析法对矿山冒顶片帮伤亡事故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事故的7条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行为科学原理对非煤矿山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得出,不安全行为产生于缺乏对不安全行为的人进行安全培训。本文提出安全培训本质是使受教育者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学会安全技能,与此相对应的培训方式也是随之变化的,教育对象的不同更应实施个性化的教育,并对实施个性化安全教育的计算机支持系统进行了深入翔实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6.
林大建  蔡嗣经  周永安 《黄金》2008,29(2):19-21
环境的安全状态是本质安全的重要组成要素,<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92)将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动态分析要素,建立动态安全的分析系统,并结合突变理论进行分析,揭示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规律,以便有效地预测和控制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事故动态分析过程中所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联系在一起的理论体系或模型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余长生 《江西冶金》2007,27(2):45-48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实例论述其中几个因素的危害,并阐明预防其危害要从整个公司出发,形成自己的企业安全文化,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相似文献   

18.
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在这里从人的不安全行为谈起,同时对其控制进行探讨。由于每个人的素质不同,行为上就有所差别,这同心理学、生物学、人体测量学等有关。从感觉到判断来产生行为,构成人体处理系统。由误判断引起的误操作  相似文献   

19.
在钢铁坯料加热轧制企业生产现场,设备大量配套采用液压传动和自动供油润滑系统.生产过程中,高温坯板等热源采用辊道线上传输,设备停产检修维护施工时,电焊气割修磨等动火作业较为普遍.特定条件下,液压润滑系统高压油品泄漏,形成雾化喷射,燃点降低,极易被高温坯板、焊渣飞火等引燃,导致火灾发生.文章通过对热轧企业生产设备液压润滑系统现场工况的火灾风险辨识分析,风险分级评价,明确重点管控对象,给出安全应对策略和防范措施.严格的现场管控和预防措施,对于遏制金属轧制成型企业轧机设备火灾频发事故效果显著,有广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韩爱国 《南方金属》2023,(3):34-36+39
针对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实际,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公司以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通过建立并实施双控机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企业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收录,使隐患排查治理实现过程可视化、流程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统计自动化,提升了企业总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绩效,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