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燕  黄骏 《华中建筑》2011,29(6):37-42
广州增城科技文化博物馆是集科学技术馆、博物馆、档案馆、城建规划展览馆和人防101工程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展览文化建筑综合体,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岭南人文蕴涵,是城市重要的知识信息枢纽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设计秉持多元、生态、开放的主旨,在把握地域性特色的基础上,使建筑的文化性特征得到升华,充分展现"城市客厅"的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2.
崔恺工作室     
《城市建筑》2009,(9):77-83
20世纪末,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各国的文化建筑发展迅速。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兴建博物馆之类文化建筑的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我们正面临着文化建筑的建设高潮。当代文化建筑并不仅仅追求功能设备、构成手段、形象造型的现代化,其所体现的职能概念和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同样重要。对此,本论坛邀请活跃在文化建筑设计前沿的三个工作室共同探讨,发掘文化建筑的设计实质和演变趋势,研究当代文化建筑设计观的走向和可借鉴的设计方法,希望对探索中国文化建筑的设计之路有些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军 《建筑创作》2010,(10):130-139
<正>山西博物院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是太原市标志性公共文化建筑,是山西省迄今以来最大的文化建设项目,是近年来国内新建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门类中的重要构成,是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之一。山西博物院馆藏文物二十万件,是山西省内最大的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晋魂》基本陈列荣获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评选精品奖。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各地博物馆参观游览并体验学习多元文化。而各地区博物馆要吸引到更多的参观游客并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内部陈列展览的空间设计。该项工作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空间艺术,需设计师发散自身的创新创造思维,着重凸显出博物馆的特色与灵魂,多方位展现博物馆的各项艺术文化作品,为参观游客提供一场视觉盛宴。由黄洋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一书,科学讲解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内容策划、形式设计及布展施三大内容,将相关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效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用性及科学性,能够作为高校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专业的教材使用。  相似文献   

5.
今年5、6月间,伦敦的许多博物馆和美术馆联合举办了一系列以收藏为总标题的展览。展览的主题包括利用人类学和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对博物馆所承担的作用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博物馆进行自我批评式的审视。展览的目的是要强调不同社会对具体对象进行贮藏、分类、展示的方式,这种方式能产生显示社会内在价值观和理想的常规模式,并通过公众文化表现出来。因此,对具体对象进行收集、筛选和收藏成为一个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社会建立起自身独特的公众形象。 人类收藏的历史由来已久,但直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博物馆作为现代研究机构的概念才诞生。19世纪博物馆真正作为收藏品的接收场所而建立,欧洲大部分贵重的国家收藏品都收藏在这一时期建造的建筑中。位于林肯郡Inn Fields的皇家外科学院内的Hunterian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以及Wallace收藏馆(一所馈赠给政府的私人宅邸)这三处收藏场所均属此类。另  相似文献   

6.
程旭 《建筑创作》2010,(10):148-151
<正>博物馆事业是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国正处于建国以来博物馆建设热潮最高峰,近10年的发展是一个奇迹。我们的城市发展已由物质积累开始转型为打造城市文化精神、建构和谐社会体系。建筑设计本身的变化不仅反映着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也反映着主导的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博物馆是城市文化的象征,是时代文化的积淀,如何使博物馆既能记录时代的变迁,又能充分发挥城市文化核心功能,是我们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是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缩影,在它的建筑设计上必然要与文化发生关系,从而才能发挥博物馆在城市文明进程中的先锋作用.基于博物馆建筑的文化特性,博物馆建筑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收藏、展览的功能性事物而存在,从建筑本身来看,它也应该是一个承载和传承文化的载体.本文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为例,对如何在博物馆建筑设计中渗透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8.
陈伟平 《建筑》2001,(11):36-38
建筑是文化的一种,博物馆建筑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今社会,博物馆建筑作为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而成为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博物馆建筑由于社会的重视而越来越趋向现代化、专业化。纪念馆建筑属于博物馆建筑的范畴,因此她同一般性的博物馆建筑在功能上有异曲同工之处,无论是一般的博物馆还是纪念馆都是开展社会活动,提供社会服务和发挥教育作用的重要场所,但仔细比较,纪念馆建筑由于其特殊的自身性质,在建筑的特点、要求和作用等很多方面与一般博物馆有所不同。纪念馆特定的性质、内涵决定其建筑具有独特 的构思、定位 …  相似文献   

9.
《城市环境设计》2014,(2):206-206
博物馆是城市的眼睛,她以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积淀,折射出一座城市的灵魂和精神。上海玻璃博物馆是在旧工业建筑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一座文化建筑。该作品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概念,以合理的体量、适宜的尺度、可识别性的外观和内涵丰富的社会定位延展了博物馆建筑的功能意义,因此能够为建筑师以及相关人员提供更为直观的视觉体验与设计灵感。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对华侨华人及其文化遗产的重视,我国华侨博物馆的建设迎来了高潮。作为展示华侨华人及其文化遗产的文化场所,华侨博物馆承担着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的重要职能。文章结合相关实例总结出华侨博物馆现存问题,并以侨乡文化为背景,提出相关设计原则。最后,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研究法,分析整理国内华侨博物馆相关案例在建筑布局、外部形象、空间多样性、空间氛围等方面的设计操作,总结出适应侨乡文化需求的华侨博物馆设计策略,为未来相关设计实践提供支撑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