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济南鹊华水厂以引黄调蓄水库为水源,原水存在低浊高藻高臭味等问题,水厂原有工艺难以有效处理。为适应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水厂将"混凝—沉淀—过滤—液氯消毒"工艺改造为"中置式高密度沉淀—臭氧催化氧化—上向流生物活性炭吸附—V型砂滤—液氯消毒"工艺,改造后的净水工艺对有机物、臭味等特征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出厂水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的应急工程是从河北四水库调水进京,为了保证净水厂运行稳定,进行了适应性研究,并采用层次优化法对中试工艺进行选优。结果表明:第九水厂工艺运行方案为采用粉末活性炭预处理(20mg/L),混凝剂投加量为20~25mg/L;当原水藻类较高时可采用"氯+粉末活性炭"联合预处理方式;在剑水蚤数量较多时,建议砂滤池和炭池的反冲洗水不回收。第三水厂、田村山水厂采用混凝—沉淀—过滤—O3—炭池工艺,主臭氧投加量为0.5~1.5mg/L,混凝剂投加量为20~25mg/L。剑水蚤数量较少时,混凝沉淀能够将其去除,或通过主臭氧将剑水蚤杀死去除。在调水过程中,应跟踪原水MIB的变化,并加强活性炭出水的臭味检测,适时调整工艺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3.
采用纯氧曝气—活性无烟煤预处理强化去除原水氨氮的工艺,对迳口水厂进行工艺提标改造,以满足国标对氨氮的要求,同时在夏季供水高峰期利用无烟煤滤罐,提高过滤水量,满足用水需求。介绍了纯氧曝气—活性无烟煤预处理工艺的中试效果,及其在迳口水厂中的工艺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4.
广州国际生物岛再生水厂工程设计处理规模1万m3/d,采用CASS—CMF(连续膜过滤)工艺,构筑物为全地下式布置,要求出水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污泥采用一体化浓缩脱水处理。通过对再生水厂工艺设计的总体阐述,介绍了该工程的主要设计参数以及设计要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天津市芥园水厂的工艺状况和存在问题,针对原水的水质特点和水质标准要求,进行了以气浮为核心的强化常规工艺试验研究,并与水厂目前采用的常规工艺对比,为芥园水厂的技术改造提供技术保障。结果表明,气浮工艺对于改善常规工艺出水水质效果明显,提高了对藻类、有机物和浊度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建长乐东区水厂规模10万m3/d,水厂设有常规处理系统和排泥水处理系统,取水采取了避咸措施,斜管沉淀池前置了平流预沉淀段。介绍了水厂净水工艺流程、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参数及设计特点。从运行效果来看,出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相似文献   

7.
BioWin3动态模拟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招远市某个以百乐克工艺为污水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的夏季实际运行情况,用BioWin3软件在计算机上建立仿真模型,并不断调整设定参数,最后通过对模拟水厂出水效果与实际水厂出水效果的比较分析,验证软件模拟的准确程度。  相似文献   

8.
史俊阳 《给水排水》2002,28(5):32-33
给水厂节能降耗 ,特别是降低电耗、药耗、氯耗等三耗 ,是关系到水厂运行成本高低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水厂实际 ,介绍了改进工艺、优化工艺组合等节能降耗措施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亦庄水厂工程是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中的重要节点,担负着向北京东南部地区供水的重要任务。亦庄水厂工程净配水厂远景规模为150万m~3/d,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50万m~3/d,主要采用南水北调中线作为水源,针对原水条件,水厂采用预臭氧、机械混合、机械搅拌、砂滤池、主臭氧、活性炭池的长流程工艺。介绍了一期工程的工艺流程和主要构筑物的工艺参数及设计特点,并对该厂设计特点及设计理念进行了介绍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与工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桐乡市果园桥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投入运行已逾五年。通过对二期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长达五年的跟踪分析,阐述了臭氧接触、生物活性炭以及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耗氧量的去除效果,分析了水温、处理负荷、原水耗氧量、臭氧投加量等因素对耗氧量去除率的影响,并且从活性炭物理指标的下降程度说明了生物活性炭工艺的中后期以生物作用为主。总体而言,多因素综合影响着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