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喷水织机纬短纤纱织物生产难度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超  钱镇海 《丝绸》2003,(7):24-25,34
根据喷水织机的运转特点,分析影响喷水织机织造纬短纤纱织物的因素,并从纱线性能、织物规格、织造工艺等方面探讨喷水织机生产此类织物的可行性,从而扩大喷水织机的品种可织范围。  相似文献   

2.
文摘天地     
《丝绸》1995,(12)
文摘天地95224喷水织物的密度设计/张维军/江苏丝绸,1995,No5,12~15经纬密度对喷水制织物的风格和可织性影响甚大,笔者对此作了探讨,从而推出了密度系数这一概念,并认为根据喷水织机的性能要求,结合织物的几何结构相的配置和生产实际的经验,喷...  相似文献   

3.
陈超 《丝绸》1998,(4):22-23
喷水织机生产甲乙经大纤度差织物的关键首先是在规格设计时把握好甲乙经的织缩率,使其差异控制在可织范围内。另外要采用适合此类品种生产的工艺流程,掌握好张力参数和经轴成形条件。  相似文献   

4.
克服喷水织机制织麻纱织物时空停关的几点做法喷水织机制织麻纱类强捻织物时,各厂普遍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织机的空停次数多,生产效率提不高。引起织机空停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原料的质量;二是织造工艺的设定;三是设备工艺参数的调整。其中设备工艺...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用织机小时停台次数指标表征织物可织性的合理性,结合生产实践经验探讨了织物设计参数与其可织性的关系,认为纱线线密度、捻度、经纱织缩率差异、织物组织和织物紧度系数是影响织物可织性的主要设计参数;同时提出了合理的参数设定限度及计算方法,以期确保织物设计方案的生产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纬向采用亲水性纤维的织物生产实例,认为喷水织机也能制织亲水性纤维织物,并能有效地提高产品档次,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研究喷水织机制织高气密气囊织物的技术要点。为了提高非涂层安全气囊织物气密性、断裂强度等重要性能,用粗旦无捻锦纶长丝作为原料,采取增加织物紧度的产品设计方法;针对喷水织机制织该织物难度大的问题,在整经、浆丝、并轴和织造等工序进行了工艺研究,克服了前织工序中张力伸长控制难、经丝抱合差、易毛丝及织造中紧度大打纬难等困难。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工艺配置在喷水织机上可以生产符合设计要求的高气密气囊织物。  相似文献   

8.
化纤长丝织物的主要生产设备为喷水织机,该种织机织制一般规格的长丝织物速度快,产能大.目前世界喷水织机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为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省,中国大陆、印尼和泰国等也正急起直追.近年因长丝织物销售热络,各国和地区争相增设喷水、喷气织机,1991年以来各国和地区的新型织机台数均有很大变化,台湾省纺拓会《纺织周刊》最近撰文论述了世界长丝织物生产设备的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陈超  冯岑 《丝绸》2002,(10):36-37
(续上期 )3 3 3 捻系数设计捻度是织物产生绉效应的重要手段 ,捻度越大 ,织物的绉效应越明显 ,但并不是捻度越大越好 ,捻度过大会给生产带来不便 ,如需增加捻丝设备 ,增加定形难度等 ,用强捻丝作纬丝时应特别注意可织性问题。捻系数可用下式计算 :捻系数 =T× D式中 T———每米捻数 ,捻 /m ; D———丝线纤度 ,D。在测纬装置是电测纬器的喷水织机上制织纬向捻线型织物时 ,纬丝捻系数的大小对可织性有很大影响 ,因喷水织机靠水力单向投纬 ,纬丝先端处于自由状态 ,每次投纬纬丝是否能到达织物另一端靠测纬器监测 ,从理论上讲 ,当…  相似文献   

10.
裘愉发 《丝绸》2000,(4):30-33
第6届全国喷水织机技术协作网年会,1999年11月 25~ 27日在无锡召开,来自原料生产、织造、印染及纺机纺器等单位近12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目前喷水织机已成为国内外制织合纤仿真产品的首选织机,而涤纶、锦纶长丝最能有效地发挥喷水织机的优良性能。这次年会交流了合纤仿真产品的生产技术,探讨了喷水织机制织短纤织物的技术可行性,同时交流了合纤仿真产品的发展趋势及有关市场信息。现将会议的主要精神归纳总结如下。1合纤仿真绸的发展趋势1.1替代进口刻不容缓 我国进口合纤绸历年来呈上升趋势(见表1),1998年…  相似文献   

11.
圆形全成形型安全气囊织物的布局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卜佳仙 《棉纺织技术》1999,27(6):346-348
通过分析圆形全成形型气囊织物经纱织缩率不同而造成的可织性问题,探讨了这种新型气囊织物的单,双层织物布局设计,并建立了气囊织物中单,双层织物的分界线函数。  相似文献   

12.
陈超  顾建华  李春萍 《丝绸》2001,1(1):10-13
成功的产品开发既要使织物风格符合要求,又要有良好的织造性能,因此织物规格与织机效率的关系十分重要。文章定量或定性地讨论了织物规格的几个要素即织物紧度、织物组织与经纬组合与织机效率的关系,可供产品设计时预测织机效率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玄武岩纤维蜂窝织物的小样试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玄武岩连续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高性能纤维。文章简要介绍了玄武岩连续纤维的主要性能,讲述了在小样机上利用玄武岩长丝纱试织蜂窝织物的主要工艺设计和上机织造情况。借此了解玄武岩连续纤维的可织性,探索利用玄武岩连续纤维开发新型产业用纺织品的途境。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仿麂皮绒织物用海岛型复合网络丝的可织性、坯布经开纤后的易起绒性及其成品织物在质感方面的仿真效果,设计规格为105 dtex/36 f、组分为PET/COPET的海岛型POY与组分为PET的FDY作为原丝进行加工复合的DTY产品。以专业理论为指导,在原料选配、技术方案设计、设备改装、工艺参数配置基础上进行了试生产,并推导了坯布经开纤后的超细纤维平均直径预测公式、规定了针对实际生产的物理指标与外观质量控制标准,为仿麂皮绒织物用海岛型复合网络丝的开发与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探索基于经纱性能的经纱可织性综合评价模型.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生产规模大、质量稳定的十个棉型织物品种,测试其原纱和浆纱的各项性能,做相关性分析,提取时织机效率显著相关的,多指标做主成分分析,得到评价经纱可织性的综合模型.经验证,模型对经纱可织性的评价结果与实际织造效果的一致性良好,可用于从纱线自身性能方面来综合评价经纱可织性.  相似文献   

16.
敖利民  唐雯 《纺织学报》2018,39(8):33-40
为探讨经纬交织无重复规律织物的织造控制方法,以提综开口综框状态的二进制表达为基础,提出基于综框随机升降的随机织物的概念,给出了随机织物的织造控制方法,分析了不同织造控制方法的经纬交织特征。采用织物设计软件对随机织物进行模拟,探讨其可织性。利用打样机织制了小样,对其交织特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综框升降的随机控制,可织制无规律、不循环的随机织物;织造时可采用实时随机控制,也可采用预先生成提综序列的方法;生成随机提综序列可采用放回式抽样和非放回式抽样方法,分别织制非限制型和限制型随机织物;随机织物表面存在随机分布的不同长度经浮长线和纬浮长线,织物纬向呈现出凸起的立体条纹,可赋予织物良好的通透性和抗撕裂性能;随机织造时,各综框经纱的交织次数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7.
李敏  刘基宏 《丝绸》2020,57(4):28-34
针对玄武岩纤维集束性差且可纺可织性低的缺点,使用涤棉纤维与玄武岩纤维制备3种线密度的赛络包芯纱线,并测试其基础性能。分别使用3种纱线织制平纹、蜂巢2种不同组织的机织物,探讨不同材料、厚度及排列方式对于织物吸声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纺不同线密度包芯纱的质量均良好稳定,不同材料中包芯玄武岩织物的平均吸声性能最好;玄武岩平纹织物叠加到厚度3 mm的吸声性能时良好,但随着厚度增加,中低频吸声系数稍有下降;将2种组织织物交替复合的方式形成不同梯度的多孔结构,可显著提高织物的吸声性能,低中频的平均吸声系数在0.2以上,高频吸声系数可达0.7。  相似文献   

18.
Y.Gloy  T.Gries  王云云 《国际纺织导报》2013,41(7):60-60,62-64
新型气压弹簧后梁系统可以减小经纱张力.并减少后梁运动与经纱张力变化的相位差,从而提高织物的实物质量。对棉型纱来说,气压弹簧系统的不利之处在于打纬时的经纱张力峰,针对不同经纱材料,应用最合适的方式配置织机,根据气压弹簧后梁系统的各种设置可能性(气压、偏转方式)保证可织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机织物交织规律表达隐含数字信息的可行性,分析了织物组织的数字化表示方法。以将数字串信息和字母串信息转化为织物组织为例,提出了利用织物组织数字化表达的逆转化过程,将数字信息转化为织物组织的方法;分析了由数字信息转化而成的织物组织可织性问题及可行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机织物的织物组织可用二进制数组及十进制数组进行表达,以简化织物组织的表达与传递;利用织物组织数字化表达的逆转化过程,可将数字串和字母串等信息转化为织物组织,赋予织物组织承载隐含信息的能力;由数字串和字母串等信息转化为织物组织可能存在可织性问题,应先进行必要的分析,再采用双轴织造等技术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20.
高压高浓低粘上浆工艺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在细号高密品种上应用高压高浓度低粘上浆工艺,提高了浆纱机的烘燥效率及运转速度,并增强了浆液的浸透,证明运用相当压浆力通达到高压上浆效果,并且使用高浓度粘浆料HD-900提高了浆纱的可织性。指出采用高压上浆工艺必须结合设备状态,上浆辊、压浆辊轴承的磨损,上浆辊承受力等因素,才能达到更好的上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