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4)
针对比例积分控制抗干扰性差和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存在模态抖动的问题,采用双模态控制器对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转速进行控制,设计了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将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与比例积分控制器相结合,得到双模态控制器并给出其阈值选取原则。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抗负载干扰性,而且基本消除了模态抖动,验证了双模态控制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电力电子变换器是一类典型的开关非线性系统,将线性系统控制方法应用于这类系统的控制器设计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针对Boost 变换器的强非线性,考虑到滑模变结构控制动态响应快、鲁棒性强等优点,基于 Boost 变换器的状态空间模型设计了一种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在应对负荷突变时能够取得预期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1)
传统的双向DC-DC拓扑结构具有电压、电流应力大、响应速度慢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三相交错幵联双向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采用PI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案;外环用PI控制方案,实现自动跟踪参考目标电压的目的,内环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案,幵利用等效控制的方法使变换器在恒定的开关频率下工作,实现了各幵联电路电感电流的均流。Matlab 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Lyapunov稳定性原理和遗传算法的结构半主动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遗传算法的结构主动变刚度/阻尼(AVS/D)控制方法.基于Lyapunov稳定性原理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来设计开关控制器.用遗传算法来寻优找出使被控结构以最快的速度趋向稳定平衡点的控制器开关策略.为解决当前半主动控制存在的两个主要的问题开关的控制规律与启闭顺序提出了一条比较理想的可行途径.本法具有选取控制器参数合理,且控制效果明显的特点.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建筑结构滑模控制的模糊趋近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抖振问题,是滑模控制方法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中的突出障碍.为了能较好地解决滑模控制的抖振问题,结合滑模控制和模糊控制的优点,采用了一种模糊趋近律的滑模控制方法,对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一个多层剪切型建筑结构模型为例,来验证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算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滑模控制方法,控制效果明显,能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峰值响应,且控制系统的抖振很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0)
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变结构控制方法。采用自适应控制器估计动力学参数偏差,保持机械臂末端速度跟踪的精度,滑模变结构控制实现机械臂末端位置跟踪。通过Lyapunov方法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参数辨识收敛,在位置与速度上均有较高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8)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鲁棒性和快速性,本文引入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本文针对传统滑模控制应用于伺服系统存在的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滑模控制器,可靠地实现了伺服控制。设计新的滑模面,保证位置和速度分别进行滑模控制,实现了位置跟踪和速度控制,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快速性。仿真和实验均证明了文中所设计的滑模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张旭红 《山西建筑》2011,37(4):43-44
基于灵敏度分析与结构动力学修改的控制策略,以获得结构受控振型最大阻尼比为目标,给出了变阻尼滑模控制器在结构振动控制中的位置优化算法。算例分析表明,优化后的变阻尼结构的滑移模态控制效果接近主动控制效果,但所需能源显著下降,大大提高了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屠黑男  肖建华  黄健 《建筑施工》2002,24(2):153-156
对空间框架结构进行滑模变结构控制下的基础隔震、最优控制下的基础隔震和无控制策略的基础隔震控制效果的比较,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2)
针对三相三线制并联有源电力滤波系统中存在时延、负载突变等不确定因素,建立改进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离散数学模型,提出直流侧电压控制方案。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器,采用自适应速度函数,提高系统收敛到滑模面上的速度。提出高精度滑模观测器,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并减小系统的抖振幅度。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证明了所设计的趋近函数和滑模观测器的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