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韩峰 《城市建筑》2014,(17):202-20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流行于我国的一种工程计价模式。同时,固定总价合同,依靠其风险较小、结算方便,也受到了不少业主的欢迎。本文的要旨在于简单分析2013年新的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固定总价合同的特点及风险。  相似文献   

2.
基于工程结算工作的经验,从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固定总价合同约定方式的概念分析入手,结合工程案例,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下固定总价合同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并研究提出具体结算办法。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08版清单计价规范与总价合同之间冲突及由此带来的影响,探讨了清单计价下采用总价合同的三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我国建设市场上招投标全面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承发包双方采用工程量清单合同(单价合同)进行计价。通过分析市政工程建设中安全施工措施特征,以地铁车站工程和道路跨河桥支架方案与费用为例,建议招标人对安全措施项目清单实行单价合同,避免安全措施项目费用总价包干使用;投标人安全措施项目清单与报价必须与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相对应。  相似文献   

5.
建筑界普遍运用总价合同开展工作,但没有一套可以参考、应用的清单计价合约样本。根据中国实际发展状况制定一份清单计价模式的合约样本是非常有必要的。论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的合同文本存在的问题,指出计价方式的改革需要合同机制相配套,《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不能包揽一切工程项目;研究在合同履行中合同主体的公平性,价款调整的合理性,清单项目的完整性这些问题,最后编制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合同文本。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述了工程量清单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概念,分析了其目的及意义,从工程量清单计价在招投标、合同管理中的应用归纳了工程清单计价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使用状况。工程清单计价在我国城市中的使用状况良好,表明工程量清单在招标投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使用价值,指出推广使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对我国建筑市场的秩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发挥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优势作用需要一个成熟的配套运行环境,而我国目前建筑市场环境还处于逐步完善阶段,因此必须要加强清单计价的过程控制。本文从搭建清单合同跟踪控制的基本框架入手,分析了清单合同执行实践中几个关键的控制要素,并对清单合同跟踪控制的流程与方法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允延  陈佳 《建筑技术》2004,35(3):219-221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对工程项目的计价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与之配套的合同范本的编纂工作却未能及时跟进,因此使得清单计价的优势大打折扣。我国建筑业一直采用总价合同,没有现成的适合于清单计价的合同范本,而《GB50500—2003》又规定,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因此适合于清单计价的合同范本的编纂工作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首先详细介绍国际JCT合同清单和我国现行建设工程08清单两种清单计价模式,描述两者联系和区别,然后介绍JCT合同清单在国外经验和国内尝试。通过对两种计价模式分析、对比,提出以国际房屋建筑工程通用JCT合同清单为核心,大胆创新将两者结合并完善,建议采用JCT清单计价模式辅以08清单计价方法,并进一步列举近期我国实践案例。最后提出将来在造价控制中运用此模式的建议,希望其逐渐成熟并适应中国建筑市场,真正实现全面工程量清单、完全综合单价计价,为今后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风险控制与国际接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并以BT模式建设的杭州沿江大道运河隧道工程实施过程中带有典型意义的三项变更,并对变更引起的合同双方在变更工程计价上的争议进行分析,给出了固定总价合同中有关变更工程计价的原则建议,即按照总价-合价-单价的优先顺序来解决有关争议。  相似文献   

11.
1999年的建设施工合同范本未对固定总价与固定单价加以区分,直至2013年的建设施工合同范本才予以明确区分。但在实务中,不少工程仍采用99年建设施工合同范本,导致了在工程结算时,因约定不明,发包方与施工单位对适用固定总价还是固定单价作为合同计价依据产生了分歧。本文从公平原则的角度出发,阐述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因固定价格计价方式约定不明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司法解释》第22条"当事人约定按照固定价结算工程价款,一方当事人请求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鉴定的,不予支持"的规定,因该条款对固定价合同的概念没有做精确的理解与限定,故实践活动中对其引用容易引发歧义。在明确固定价合同的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在施工图预算计价方式下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下对固定单价、固定总价合同进行司法鉴定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异同点。最终得出了固定价、可调价、成本加酬金合同这种分类已不再适用的结论,明确了《司法解释》第22条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3.
陈宙 《福建建筑》2012,(11):85-86,46
定额计价方法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我国建设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形成的二种计价方法。本文从价格的表现形式、单位工程项目划分、编制工程量的主体、计价依据、施工措施性消耗纳入位置、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合同价格的调整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定额计价方法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不同表现。提出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本质是要改变政府定价模式,建立起"市场形成造价"机制,是促进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创造管理规范、竞争有序的建设市场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工程建设合同的类型进行了简单的描述,阐述了工程合同进行风险管理的依据,通过合同类型的定义对固定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进行了辨析,得出在三种不同的计价合同下业主和承包商的风险分担,并在风险承担者、对工程的管理、工程变更的可能性、对工程结算的难易等方面对固定总价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三种计价合同进行阐述并给出了各自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uses real option methodology to compare the cost of a long‐term contract with a price cap to that of spot purchases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 procurement.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 procurements are usually short‐term, project‐based and subject to high price volatility.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mpetitive nature of the industry lower the profit margin of contractors. We have observed that contractors purchase a stable amount of commodity materials such as concrete, structural steel and lumber year after year. For contractors, the price cap reduces the price volatility of materials without their being obliged to purchase a certain quantity; for suppliers, the price‐cap contracts give them steady demand and a bigger market share. We evaluate this price‐cap contract as a real option and find the contractor's optimal ordering policy. When materials are not frequently traded, we model price processes by using related market information and then evaluate the idiosyncratic uncertainties in a risk‐neutral setting. Our methodology does not require market completeness and incorporates some of the results of the latest research in finance such as correlation pricing, option pricing and zero level pricing, as well as Monte Carlo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16.
高光斗 《山西建筑》2010,36(6):246-247
分析了投标报价应重视的问题,从合同分析、现场调查、报价与规范、施工组织的结合、市场信息积累四个方面,提出了对应的工作方法,为国际工程投标报价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对于物价变化引起的合同价格调整,长期的结算习惯是遵照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办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同价格调整条款作为工程施工合同的重要条款之一,才是调整工程价格的主要依据。文章对比分析各地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主要对调价的材料范围、物价风险包干的幅度、主材调整的数量和材料价差的确定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较为全面、合理的物价波动下工程价格调整的合同条款设计。  相似文献   

18.
李怀江 《山西建筑》2003,29(13):102-103
从不同计价方式的含义、特征、责任风险、适用条件等方面 ,对承包合同不同的计价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以期合同双方在选择承包合同计价方式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