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小川 《人民长江》2010,41(9):49-52
三峡右岸地下电站尾水洞为变顶高尾水洞,其扩散段及连接段预应力锚索工程,采用2 000 kN级无粘结双层防护预应力锚索,锚索孔深15~18 m。由于锚固段采用波纹管+水泥浆双层防护,增加了锚索各工序施工难度。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控制孔斜和保持孔径、制作安装不破坏索体、全孔灌浆、多套灌浆管路、应力应变双控分级张拉等措施,保证了锚索施工质量。全面介绍了无粘结双层防护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并着重对灌浆、预应力损失等重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某坡体采用2 000 kN级的扩孔型和压力分散型锚索对软弱坡体进行加固为例,基于运行初期锚索的预应力损失实测结果,分析了各自的预应力变化规律;通过对两者的对比发现,受内锚固段荷载分布条件改善的影响,压力分散型锚索后期预应力损失更小,在不考虑施工成本和难易的条件下,压力分散型锚索更适合软弱破碎岩体的加固,更易保证岩体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1989年元月,漫湾电站左岸沿F393断层发生大面积滑坡,造成缆机停机、混凝土浇筑停盘、坝基开挖受阻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后采取“削坡减载、以锚固洞和锚固桩为主,预应力锚索为辅”的综合治理措施得以解决.实践中,预应力锚索加固工艺因具有主动受力,施工速度快、干扰小、施工方便等优点,使使用范围扩展到其它工程部位的加固,到1993年6月底漫湾工程一共完成锚索工程量2474根.现就1000kN级、3000kN级、6000kN级锚索的张拉施工过程介绍如下.1锚索施工1.1钢绞线材料选择I000kN级锚索的钢绞线选用普通松驰钢绞线(I级松驰)…  相似文献   

4.
三峡永久船闸一期工程主体段边坡岩体中共设429束预应力端头锚索,其中3 000 kN级的203束,其钻孔直径为165 mm,孔深为30~35 m,内锚段长为8.0 m;1 000 kN级的226束,其钻孔直径为115 mm,孔深为27~30 m,内锚段长为5.0 m.端头锚索中包括有粘结锚索和无粘结锚索两种.详细地介绍了锚索的施工过程,包括孔位测量、钻孔、锚索制做、穿索、灌浆、张拉、锚固等,还介绍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丁海龙 《四川水力发电》2013,32(1):14-16,35
向家坝水电站右岸重件运输路护坡锚索工程设计为1 000 kN级无粘结预应力锚,锚束需穿过深厚的坡面堆积物将内锚段置于基岩内。与纯岩石或混凝土锚索施工相比,本工程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施工中采取了多项技术措施,成功地解决了钻孔成孔困难及张拉力不足的问题,达到了设计要求,为在类似地层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是近几年来在国内开发和应用的一种新型预应力锚索,这种锚索可将荷载分散为几部分传递给钻孔,能更有效地利用天然地层强度,显著提高预应力锚索的锚固力,适用于土层及软弱破碎岩层的锚固。介绍了1 000 kN和2 000 kN无粘结压力分散型锚索在调压井边坡加固中的设计概况和施工工艺,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7.
刘美龙 《红水河》2003,22(1):34-39
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上布置了4000多束预应力锚索(均属于岩锚),对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效果、施工质量、锚索的间距布置、锚索对围岩的影响、近区爆破对锚索锚固力的影响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①从锚固预应力统计特征值来看,三峡船闸预应力锚索采用超张拉施工方法是可行的;②由多点位称计观测结果可知:锚索的压缩影响范围与外加荷载的大小有关,一般情况下1000kN级锚索影响半径小于1.5m,3000kN级锚索影响半径为1.5-2.5m;③建议后期爆破与已施工锚索的距离应在4-5m以上。这些成果将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锚索锚固力测量与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汉江  李亦明 《人民长江》2007,38(11):151-153
在滑坡治理和高边坡加固预应力施工中,影响预应力锚固效果的因素很多.为保证预应力锚索锚固效果,尤其是在锚索运行期的有效锚固力能满足设计要求,研究预应力锚索锚固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非常有意义的.根据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左岸垂直升船机西侧高边坡和水布垭工程3号公路台子上段路基挡土墙两个边坡加固工程的原型监测资料,对预应力锚索锚固力在张拉锁定以及后期的变化特征、变化趋势作了初步分析,得出了锚索运行后期其锚固力主要受温度变化影响的结论,并对岩锚施工质量及锚固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李家峡水电站左岸6000、8000、10000kN特大力值预应力锚索生产性试验,研究了其关键工艺、工序及材料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针对特大力值预应力锚索超长、穿束难度大、地下水中注浆等问题,组织科技攻关,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通过优化设计、精心施工、科学试验、严格监理,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均满足设计要求。5个孔锚索生产性试验取得成功。同时,试验中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储备,可为今后拟用特大力值锚固方案,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0.
里底水电站溢洪道及泄洪底孔弧形工作闸门运行期受水总推力分别达36517kN、30957.8kN,为了提高闸墩安全度,设计采用大吨位预应力锚索对闸墩进行加强。针对预应力锚索超长、预埋套管、穿索难度大、注浆等问题,参建各方组织技术攻关,采取有效措施,精心施工、科学管理,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其施工工艺、配套设备、应用材料均满足设计要求,锚固应力损失较小,施工质量优良。施工中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