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莘 《安徽建筑》2009,16(3):148-151
近年来,经济型酒店建设发展迅猛,为旅游住宿设施建设带来全新理念,旅游住宿市场亦得以进一步细分,满足了更多层次客户群体需求;与此同时。也给城市(专项)规划及旅游业规划带来一个全新课题: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型酒店具有怎样的建设量,才能与城市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匹配?文章从旅游住宿设施建设发展状况的整体入手,通过对住宿设施的内涵界定、类型、等级划分,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以住宿设施需求总量预测为基础,提出经济型酒店需求量测算的方法和途径,旨在经济型酒店建设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1旅游度假区之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旅游行业涉及为游客提供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以及旅游辅助服务等在内的众多行业,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旅游产业链。根据《"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这给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旅游度假区作为国际上旅游度假的主要设施聚集区,应以品质提升为关键,以更高质量、更  相似文献   

3.
张亚轩  张弘 《规划师》2002,18(8):48-50
黄金周期间旅游人流的短期大量集中造成城市接待能力的短期不足,建设固定设施对城市接待能力进行扩容以满足峰值旅游人流的需求是不经济的,解决的办法可以是合理有效的设置一些可变换功能、可移动、临时性的住宿接待设施,以满足“黄金周”旅游人流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我国风景名胜区内旅游设施功能布局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公宁 《中国园林》1994,10(1):51-56
(一)风景区内旅游设施的定义及构成 在风景名胜区管辖的地域范围乃至其外围保护地带内,为游客的旅游活动提供饮食、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及文娱、体育活动而建造的人工设施,统称之为风景区内旅游设施。其构成如表1。  相似文献   

5.
汪小春  叶伟华  孟丹 《规划师》2011,(1):106-110,115
目前许多滨海地区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对现状旅游设施进行科学的评估,从而为未来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深圳市大鹏半岛为例,采取评估框架的形式,将旅游设施分为住宿设施、餐饮设施、购物设施、娱乐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五大类,分别从供需关系和建设状况两个角度进行评估,并针对各类设施分别提出发展策略,有效地指导了深圳市大鹏半岛旅游...  相似文献   

6.
万敏  黄利华  赵军 《规划师》2011,27(12):34-38
基于夜休闲的景区旅游集聚区建设可实现集聚区与景区的产业互补发展,增加景区旅游附加值,丰富景区旅游内涵,填补景区的时间“真空”.神农架龙降坪旅游服务中心作为典型的景区旅游集聚区,以发展夜休闲产业为基础,从规划定位、夜生活组织、住宿设施配套、夜环境塑造等方面探讨了支撑夜休闲活动的规划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7.
郑彬 《建筑知识》2013,(12):102-103
文章以连云港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为案例,通过上位规划研究、现状分析,总结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的总体发展目标,规划布局和规划指标。探讨新形势下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室内设计与装修》2009,(5):141-141
奥林匹克交付局(ODA)公布了由Allford Hall Monaghan Morris(AHMM)设计的奥运村Chobham学院计划。这座学院已经获得了规划许可,将成为ODA在赛后设施处置方案中的关键要素,并计划在2013年9月开放。奥运会期间,这里是奥运村主要的运营中心,并提供运动员的住宿。  相似文献   

9.
马振萍  赵学勇  汪琪 《山西建筑》2010,36(29):32-34
通过对《郑州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推行后的效果分析,研究并解决了该规划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具体阐述了规划实施的对策,为其他兄弟城市在实施医疗设施布局规划中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0.
崔珩  黄喆 《室内设计》2015,(3):101-107
四川省经济的持续发展使旅游休 闲度假需求日益增多。四川风景名胜区资源 丰富,但缺乏对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预判与 定位。本文聚焦休闲度假旅游相关设施的 规划与建设问题,结合案例分析以及相关 规范解读,对休闲旅游设施类型、内容、特 征、主题及设置要求等进行理论探讨;基于 实践调查,进一步深入分析四川省风景名胜 区休闲度假旅游规划建设中的问题与不足: 设施类型单一,使用率低,缺乏规划统筹, 建设越界,忽视地方传统与本土风貌,形式 风格趋于城镇化等。结合实践经验以及风景 区地理环境与资源特质,从管理体系、规划 编制、功能定位、布局选址、形式风格等层 面提出规划先行、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隐 物于景的可持续休闲度假设施规划策略,旨 在促进四川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改善。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设施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的一个专项内容,为满足泉州市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对城市土地的需求,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泉州市对中心市区基础教育设施用地进行规划控制,优先保障基础教育设施用地需求。本文主要提出了泉州市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布局的基本思路,从学龄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等多方面阐述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旨在为泉州市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分析旅游视角下规划古村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现状,提出旅游视角下的古村落规划与保护实施方案,建议在不影响传统古村落规划布局下,积极采用绿色分离型设计增设旅游服务基本设施。坚持倡导以保护为前提基础进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让传统的建筑群得到保护和延续。  相似文献   

13.
《现代装饰》2009,(5):140-140
近期奥林匹克交付局(ODA)公布了由Alford Hall Monaghan Morns(AHMM)设计的奥运村Chobham学院计划。这座学院已经获得了规划许可,将成ODA在赛后设施处置方案中的关键要素,并计划在2013年9月开放。奥运会期间,这里是奥运村主要的运营中心,并提供运动员的住宿。它位于奥运村的东北角,  相似文献   

14.
舒波  陈阳 《南方建筑》2019,(2):43-49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峻,城市养老设施的规划配置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厘清我国城市养老设施的布局规划研究现状,探索其研究态势,不仅对学术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更是支撑我国养老设施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CNKI数据库平台,通过对我国近20年来相关文献与研究检索分析,首先阐述国外养老设施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其次,从供需矛盾、设施类型、配建标准、规划布局4个方面,探究我国城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研究的现状及态势。最后,提出展望:我国城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研究应加强老年人主体属性研究,进一步完善规划评价体系、注重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应用、加强跨学科的深入交叉融合研究。以期为国内城市养老设施布局规划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曾惜 《云南建筑》2014,(1):143-147
云南省各地乡村旅游资源异彩纷呈,乡村自然风光与民俗人文底蕴交相呼应。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旅游开发理念落后等原因,使得部分乡村旅游缺乏全面的规划来指导其发展,最终导致乡村旅游发展的整体形象、战略措施以及规划布局、目标定位不明确,与发展初衷出现偏差。结合云南省洱源县梨园村乡村旅游规划,对生态保护、设计理念、规划布局以及开发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将来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老牌旅游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以北戴河平水桥公园为例,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对滨海开放式公园进行景观分析,从使用者需求角度提出优化规划布局、提高植物景观质量、增加景观亮化设施等策略,为相关规划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旅游业日趋成熟的发展,景区周边的乡村依托景区地核吸引力发展成为旅游接待村,已成为景村共融性发展的新趋势。景区依托型旅游接待村的萌生,为景区的旅游接待设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以宝山风景名胜区上湖旅游村的规划为例,探讨在村庄规划中如何在满足景区需求的同时,发展自身的特色乡村旅游。上湖村是依托宝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典型景区依托型旅游接待村,其主要功能为缓解旅游景区的接待设施压力;同时通过充分地保护和利用乡村自身的自然、人文资源,既能够提供更高品质的接待服务环境,又能够吸引游客停留观光,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规划设计遵循生态原则、人性化原则、可持续原则,从场地现状自然条件出发,合理布局,通过客源界定、文化挖掘、生态保护、设施建设、产业转型、活动策划等方面研究,明确村庄的功能分区、规划布局、交通组织、绿化完善、设施建设等专项内容,进一步提出旅游接待村产业转型策略及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关于殡葬设施布局规划,规划界的论述及实践较少。本文分析了当前殡葬设施布局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城市总体布局规划的影响,探讨并提出了在总体布局规划层面上进行殡葬设施布局规划的主要任务及内容深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绿道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一种空间形态,对我国当前区域和城镇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从绿道理论的发展脉络着手,结合吴江水网地区的区域特点,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就绿道的规划布局、设施配置、支撑体系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深入分析,以期为其它地区的绿道规划和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对绿色旅游交通的特性及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东钱湖镇旅游交通的规划理念,并根据该镇各层次的交通空间需求,构建其旅游交通的空间形态和具体网络布局。通过旅游交通的特色设施、横断面、运输服务的设计,将东钱湖镇的绿色交通根植于旅游的每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