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某金矿氰化浸出液的树脂和活性炭吸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强碱性阴离子树脂从云南某金矿氰化浸出液中吸附金、银和铜离子络合物,不仅金的吸附率高,而且银和铜离子的吸附率分别达到98.52%和99.88%。铜离子不仅严重地影响活性炭吸附银和金的络合物、银的吸附率很低,而且还显著地增加氰化物用量、影响尾液的循环利用,在缺水的地方,这种不利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树脂吸附工艺对于提高银的吸附率、降低氰化物用量、综合利用尾液中的有价组分(氰化物、碱金属铜、石灰和水等)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2.
含铜金矿氰化浸金回收过程中铜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含铜金矿石进行氰化浸出试验,探索铜在金浸出—吸附回收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矿物的存在增加Na CN的消耗,降低金的浸出率,造成回收率下降。在堆浸喷淋过程中,铜矿物先溶解,后期铜离子被吸附,喷淋液[CN-]浓度大于200×10-6时,矿石中的铜被浸出;当[CN-]浓度低于200×10-6时,溶液中铜离子在堆场中被吸附。在活性炭吸附过程中,活性炭对铜离子吸附取决于溶液[CN-],低配位数的铜氰络合物离子比高配位数的铜氰络合物离子更容易在活性炭上吸附,活性炭吸附铜后会降低金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3.
杨宇 《金属矿山》2017,46(7):110-114
国外某含铜硫化金矿石采用硫(金)浮选-金精矿氰浸-活性炭吸附工艺回收金。由于金精矿中含铜高达1.15%,氰化浸金时,铜矿物不仅影响金的氰化浸出(氰化物对金的选择性不及对铜的选择性),而且铜矿物的浸出大量消耗氰化物,造成氰化物消耗量大;浸出液含铜高,炭吸附金时产生高铜炭,炭浸尾渣除氰漂白粉耗量高;且后续金冶金环节,高铜炭解吸和精炼时间长、成本高,活性炭再生难度大,炭吸附能力下降。为解决因金精矿含铜高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对金铜混浮-精矿再磨-铜硫(金)分离工艺流程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现场工艺改造。生产实践证明,采用该工艺处理现场矿石,可取得金品位为13.09 g/t、含铜0.07%、金回收率为35.00%的金精矿和铜品位为14.00%、含金203.69 g/t、金回收率为60.00%、铜回收率为92.00%的铜精矿。工艺改造后,氰化物等药剂用量及生产成本大大降低,金回收率明显提高,并产出了铜精矿,企业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层析X射线摄影法能得出金氰络合物在活性炭上吸附的目视结果.计算机辅助层析图像(CT)显示,金在大孔隙中的负载量是微不足道的,并且表明对于金氰络合物穿透进入活性炭的内部结构来说,表面扩散是主要的机理.这些图像还表明,在炭浆法(CIP)工厂中达到的典型的负载量时,金主要是吸附在活性炭的外表面上,并且薄膜扩散是限速机理.在较高的金负载量时,外表面的吸附质点呈饱和状态,再进一步的吸附就需要使已经吸附的金转移到活性炭的内部.为进行炭的活度试验,推荐使用的一些能导致产生薄膜扩散的条件,因为它们更能代表炭浆法(CIP)工厂中的条件.已制定出一种以溶剂萃取和气相摄谱法为基础的方法,用以分析在氰化浸出液中的浮选起泡剂IF50(三乙氧基丁烷,或简称TEB)的浓度.这种起泡剂能强烈地吸附在活性炭上,不仅会严重地降低金的平衡吸附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会影响金的吸附速率.  相似文献   

5.
非金属二次原料中的元素金在象硫酸铁和过氧化氢这类氧化剂的存在下,很容易被硫脲-硫酸溶液浸出溶解。浸出时间高度依赖于氧化剂的浓度和金复盖的厚度。金以 Au[SC(NH_2)_2] 络合物进入溶液,并且能够用阳离子交换剂几乎全部提取,金渣最大不超过6μm。脱金后的浸出液可再用来浸出,将满载金的阳离子交换剂(含金量约为30—60克/升)煅烧以回收金。通过阳离子交换剂对金和铁的吸附的研究表明,金的吸附纯粹是按离子交换机理发生,金络合物的键要比铁化合物的集强得多。  相似文献   

6.
段玲玲  胡显智 《矿冶》2007,16(4):40-44
介绍了硫代硫酸盐法浸金的机理及从浸出液中回收金的主要方法,其方法包括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树脂吸附、溶剂萃取法、电沉积。并指出了各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金、银矿石的堆浸可行性常用实验室柱浸试验法进行评价。该法相当简单,把矿石放入适当尺寸的浸柱内,然后对矿石浇碱性氰化物溶液并收集浸出液。浸出液通过活性炭柱以吸附回收溶液中的金和银。对于银矿石或除含金外还含大量可溶银的矿石,也可用锌沉淀法。  相似文献   

8.
云南某氧化金矿石氰化浸出渣对金和银氰络合物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某褐铁矿型金矿石氰化浸出渣对银和金氰络合物的吸附过程.结果表明,随吸附时间延长,溶液中金络合物浓度降低,而银络合物浓度有所增加.浸出渣对金和银络合物的吸附特点不同,活性炭与浸出渣对金和银络合物的吸附特性也不同.浸出渣对被浸出的铜络合物也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对滤液中的氧化钙有比较大的吸附作用,从而导致矿浆的pH下降.  相似文献   

9.
路叶 《矿业快报》2000,(9):18-20
1 引言氰化物浸出金时,由于氰化物对金的选择性未能超过对铜的选择性,铜的存在对金的氰化造成不利影响,当氰化铜-金硫化矿石中铜的含量超过1%时,通过氰化法提取金是不经济的。这是由于与铜及铜矿物的副反应可消耗大量氰化物。氰化物也可与其他若干元素形成络合物,如铁(Fe(CN)4-6)、镍和锌(Ni(CN)2-4)和Zn(CN)2-4)及银(Ag(CN)-2)。这些络合物的形成减少了矿浆中自由氰化物的含量。金浸出中,水化、氧化成氰酸盐或与硫成分反应形成硫氰酸盐都会消耗氰化物。2 试验浸出试验用铜精矿是从富黄铜矿石中获得。其矿物含量为钠长石5…  相似文献   

10.
氰化物问题是金矿业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然而 ,澳大利亚 Monash大学的一些科研人员相信 ,他们可能已发现了一种对环境无害的氰化物浸出的替代方案。利用氰化物使金离子在与活性炭接触后转为金 ,需要破坏炭才能回收金 ,这样成本过高。研究人员称 ,已发现了两种活性炭 ,不会破坏氰化金 ,且洗提时不会被破坏。此外 ,使用聚氨酯泡沫取代活性炭的方法也有前景。他们还开发出一种载铁炭 ,据称它可以大幅降低固炭粒磨损而造成的金损失。这种炭可用于氰化物或氯化物浸出。氰化物浸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张晓云  相似文献   

11.
邱沙  康维刚 《金属矿山》2016,45(4):72-76
苏丹某金矿为低品位贫硫石英脉型金矿,金主要赋存于脉石矿物粒间,以中、粗粒级嵌布为主。为给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其进行了柱浸-活性炭吸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给矿粒度为-20 mm、浸液pH=10.5~11、氰化钠浓度为0.10%、喷淋强度为20 L/(m2·h)、喷淋时间为16 d时,金的浸出率可以达到73.51%。对活性炭A和活性炭B进行磨损试验和饱和吸附容量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活性炭A综合吸附性能更好。在活性炭A投加量为8 g/L、吸附时间为20 h时对浸液进行金吸附试验,金的吸附率可以达到99.67%。试验结果可以为该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某含金银矿石氰化提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含金银矿石进行选矿流程研究,首先要确定氰化浸出选矿工艺,在较佳的条件下,可以同时提高金银的浸出率。然后进行吸附试验,吸附分别选用树脂和活性炭,通过实验结果对比,最终选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可以同时提高金银的吸附率。  相似文献   

13.
崔毅琦  蒋培军  何建  童雄 《矿冶》2018,27(1):41-44
硫代硫酸盐法是一种有效的浸出金银技术,而浸出贵液中金银难以高效回收,制约了该方法的发展。本文综合评述了金属置换、活性炭吸附、树脂吸附、溶剂萃取和电沉积等从硫代硫酸盐浸出液中回收金银技术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根据甘肃某地金矿石的特性,对该矿石进行柱浸-活性炭吸附提金工艺试验,获得金的浸出率89.76%,活性炭吸附率99.50%的指标,通过试验证明该矿适合就地堆浸生产。  相似文献   

15.
碳质金矿选别前的预处理是提高金精矿回收率的一种有效方法。随着难处理碳质金矿所占比例越来越多,采用焙烧法、氧化法、覆盖抑制法及竞争吸附法等单一预处理法的效果难以获得较高的金浸出率,可以采用浮选-焙烧氧化、微生物二次氧化及微生物-化学氧化等多段预处理工艺,增加金回收率的同时降低处理成本。介绍了碳劫金机理及近年来碳质金矿预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情况,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曲面法对活性炭-硫氰酸铵浸出金精矿生物氧化渣过程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硫氰酸铵浸金过程中加入活性炭能进一步提高金浸出率; 金浸出率随硫氰酸铵浓度和pH值增加而升高、随着活性炭添加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硫氰酸铵浓度和pH值的交互作用对金浸出率影响明显,各因素对金浸出的影响程度为:硫氰酸铵浓度>pH值>活性炭添加量; 在硫氰酸铵浓度0.85 mol/L、pH=11.58、活性炭添加量3.37 g/L的适宜工艺条件下,金浸出率预测值为93.93%,平均实验值为94.00%,二者误差值仅0.07%,模型能够对金浸出率实现准确地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下基底试剂浓度与pH值、模拟浸出液pH值与搅拌时间等对活性炭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零电点为2.13; 其表面Zeta电位随硫代硫酸盐浓度增加而负值减小,随硫酸铜浓度增加而正值减小,随氨水浓度增加保持不变; 氨水溶液pH值大于9.0时,活性炭Zeta电位开始负值增大; 而活性炭Zeta电位几乎不随硫代硫酸盐溶液pH值变化而变化。模拟浸出液中,活性炭表面Zeta电位随pH值、搅拌时间变化较小; 当pH值为9.0时,活性炭对Au(S2O3)23-的吸附率最大,为27.8%。模拟浸出液中活性炭表面主要优先吸附了含硫含氮化合物,表面Zeta电位始终为负值,活性炭通过静电作用难以吸附Au(S2O3)23-。  相似文献   

18.
某难浸浮选金精矿碱式预处理-氰化提金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浮选金品位65.20g/t,含砷15.40%、硫25.64%。84%以上金被黄铁矿、毒砂和脉石包裹,为难浸金精矿。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碱式预处理。再接氰化和炭吸附提金。结果表明。在NaCN用量6.5kg/t和炭浆浓度17.5g/L。炭浸24h条件下,金浸出率达93.42%。金吸附回收率达99.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