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朱劼  谭宜飞 《安徽建筑》2009,16(3):144-145
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是我国常用的基层结构形式,但由于设计强度高易导致其开裂并形成面层反射裂缝,从而造成沥青路面较严重的损害。依托S320沿江公路铜陵段路面改建工程的实例,文章系统地介绍了这种半柔性基层材料的性能、组成设计及施工工艺过程,为半柔性基层的推广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碎石基层半刚性路面温度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晓久 《安徽建筑》2004,11(6):95-96
高速公路路面经历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现在已向半刚性沥青路面快速发展。由于半刚性材料易于就地取材、工艺简单、强度和刚度好,造价又低,故这种刚柔结合的半刚性路面结构已形成一种普遍使用的形式。但同时由于半刚性路面裂缝严重,容易导致路面反射裂缝破坏。在环境荷载作用下,基层容易产生干缩和低温缩裂,半刚性基层这些裂缝会扩展到面层,形成反射裂缝。本文特别针对温度情况下,讨论路面结构内力分布情况。方法是采用ansys对加设级配碎石基层半刚性路面结构进行多种参数模拟计算,研究碎石基层怎样调整结构应力而防止了温度和行车荷载产生的过大拉应力,避免基层产生内部裂缝。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内试验对5种不同水泥与乳化沥青质量比条件下的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其无侧限抗压强度、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温缩系数的变化规律,以某典型路面结构为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半柔性基层路面结构模型,研究半柔性基层抵抗反射裂缝扩展的特性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柔性基层所组成的材料以粒料为主而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其力学特点不受温度、湿度的影响而产生收缩裂缝,相邻间的裂缝也不会通过柔性基层反射到面层,具有良好的抗裂、防裂与阻止反射裂缝扩展的能力,因为孔隙率大而能够及时排除进入路面结构内的雨水,减轻路面结构层的水害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发展,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柔性以及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在具备了维护费用低,耐水性好等特征的基础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车辙印痕较深是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在介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加速加载测算的方式对其面层材料的车辙合规性进行谈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相关设计与施工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邱飞跃 《中外建筑》2009,(5):239-240
本文分析论述了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存在的如反射裂缝、唧泥等实际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唧泥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之间采用柔性基层的路面结构;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沥青路面级配碎石柔性基层的配比设计与施工技术工艺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半柔性路面的力学响应规律,采用ANSYS模拟在不同面层厚度和模量、基层模量下,对路面结构模型进行力学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增加面层模量可降低面层剪应变和增强路面抗剪性能;面层厚度需适当控制,否则反而使面层剪应力增加;增加基层模量会提高面层层底拉应力。  相似文献   

8.
张宏华 《建筑》2014,(11):78-80
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计载荷强度高,易导致开裂并引起沥青面层裂缝,这导致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较严重的水损害。本文依托237省道高邮段改扩建工程路面施工实例,通过试验分析在水泥稳定碎石中掺加一定剂量乳化沥青后,混合料的无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干缩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在保证基层强度的前提下寻找减少基层裂缝的有效途径。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这种半柔性基层材料的性能组成设计及施工工艺过程,为半柔性基层的推广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半刚性路面反射裂缝及其应力强度因子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断裂力学的观点出发,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引入奇异单元,计算了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探讨了不同弹性模量的应力吸收膜对于反射裂缝的抑制作用。计算表明,铅垂方向的剪应力是形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主要原因。在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之间铺设应力吸收膜,具有明显的止裂效果。且以低弹性模量、大变形率、不易产生低温脆化的材料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公路结构层通常由沥青混凝土面层、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半刚性基层以及垫层组成。这种多层次结构在设计与施工时,其层间结合尤其是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十分重要。在半刚性基层上面加做下封层能使面层与基层有效的连成一体加强了层间联结。本文针对下封层的重要性,对沥青路面下封层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作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