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以单喷嘴粉浆气化炉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了气化反应机理,基于FLuent软件分别建立了气化炉的热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对气化炉内粉浆气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投煤量为1 500 t/d的单喷嘴粉浆气化炉采用不同粉浆配比时对气化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煤比一致的条件下,随着粉浆配比的增加,气化炉温度升高,有效气组分和产量随之增加,碳转化率略有提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化应用,多喷嘴对置式气化炉流场结构及多喷嘴进料的特点,技术特点及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3.
新型(多喷嘴对置)水煤浆气化炉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大型冷模和小型热模试验开发新型(多喷嘴对置)水煤浆气化炉,介绍了中试结果及其与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的比较,并阐述了新型水煤浆气化炉的技术优势,结果表明,多喷嘴对置气化技术优于引进的德士古技术。  相似文献   

4.
DMF项目的2种煤气化工艺之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DMF(二甲基甲酰胺)项目中煤气化工艺技术的选择过程;分别阐述了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工艺和单喷嘴干煤粉气化工艺2种工艺路线的技术优势和存在的缺点;对比了单喷嘴粉煤气化炉和多喷嘴水煤浆气化炉的工艺参数和投资效益;最终选用的是单喷嘴水冷壁粉煤气化技术.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兖矿鲁化Texaco煤气化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及新工艺研发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Texaco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在该厂20多年来的应用及改造情况,包括气化用煤的优选、闪蒸系统的改造、新型烧嘴的研发、气化炉带水问题的解决、激冷环改造和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同时介绍了新型(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和干法进料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杨路 《中氮肥》2014,(4):15-17
我公司甲醇装置2006年7月20日开工建设,2009年12月一期投产,2011年9月底二期投产,一、二期均设计年产甲醇300kt。气化装置采用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一期建设2套多喷嘴气化装置(A炉、B炉),二期建设1套多喷嘴气化装置(C炉),单炉日投煤量1500t,气化炉设计运行压力6.5MPa。  相似文献   

7.
王金龙 《中氮肥》2013,(4):30-32
1 装置简介 我公司一期和二期工程气化装置均采用由华东理工大学、兖矿鲁南化肥厂、天辰设计院共同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一期气化装置设置2台气化炉(A炉、B炉),单炉日处理煤1500t,气化炉设计运行压力6.5 MPa,采用一开一备的运行方式,可提供年产甲醇360 kt的合成气.  相似文献   

8.
李波  吕传磊  潘荣 《化肥工业》2011,38(4):35-37,40
介绍了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的运行情况,并与德士古气化炉的运行进行了对比.针对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辅臣  吴韬 《化工学报》1997,48(3):336-346
对射流携带床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气化过程的机理模型;建立了射流携带床气化炉的数学模型,对工业操作条件下的渣油和水煤浆气化炉进行了模拟,预测了工艺条件对气化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水煤浆气化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素琳 《山西化工》2003,23(1):53-55
介绍了水煤浆气化技术的特点和工艺流程,从环保和原煤的适应性等方面探讨了气化炉中耐火材料的寿命、喷嘴使用周期和气化炉膛热电偶寿命等关键问题,明确了水煤浆气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吕传磊  李波 《化肥工业》2012,39(6):6-7,11
分析了煤种、炉温、运行管理、装置开停车及烧嘴等对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运行和拱顶耐火砖使用寿命的影响。通过优化操作,拱顶耐火砖运行周期已延长至15000h,标志着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工业应用更趋成熟、完善。  相似文献   

12.
赵月刚  肖红玲  高伟 《小氮肥》2009,37(1):17-19
0 前言 山东兖矿鲁南化肥厂利用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炉开3炉的优势,降低煤渣中的可燃物,各项消耗均降低,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性。由于受后系统能力影响,气化负荷不能再增加,但气化系统潜力较大;气化炉双炉运行,负荷过大,造成煤渣中的可燃物多,煤耗高。新增240kt/a合成氨装置采用四喷嘴气化炉,设计日投煤量1000t,  相似文献   

13.
IGCC系统中气化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化炉是IGCC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与其他部件紧密相关.基于整个IGCC系统研究气化炉特性,首先利用Thermoflex软件对某200 MW级IGCC示范工程建立系统模型,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不同气化参数(水煤浆浓度、气化压力、氧煤比和碳转化率)的IGCC系统进行计算,并分析对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煤浆浓度和氧煤比对气化结果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由生物质能源紧缺带来的一系列市场反应,使得植物质能源成为了化工界的新宠。短短几年内国内规划、开工了一大批的煤化工项目。而煤气化作为煤化工的龙头,首当其冲的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适应现在安全、环保、节能、高效这样一个大环境的需求,国内国外开发或升级了多种煤气化技术。国外比较典型的有:Texaco、E-Gas(原Destec)等湿法进料气流床气化炉,K-T炉、Shell、Prenflo和GSP等干法进料气流床气化炉;国内开发的有:山东省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发的新型(多喷嘴对置式)气流床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西安热工院开发的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清华大学正在进行研究的非熔渣-熔渣分级高压纯氧干煤粉气化技术等。新一代的煤气化技术中现在尤以干煤粉气化技术最受推崇,而SHELL又是其中典型代表,但其在国内的应用过程较为曲折,目前尤以堵渣问题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东赫  刘金昌  解强  党钾涛  王新 《化工进展》2016,35(8):2426-2431
利用Aspen Plus、基于热力学平衡模型对GSP煤粉气化炉、GE水煤浆气化炉及四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的气化过程建模。根据煤颗粒热转化的历程,将煤气化过程划分为热解、挥发分燃烧、半焦裂解及气化反应4个阶段,利用David Merrick模型计算热解过程,采用Beath模型校正压力对热解过程的影响,选用化学计量反应器模拟挥发分燃烧反应,编制Fortran程序计算半焦裂解产物收率,最后基于Gibbs自由能最小化方法计算气化反应。结果表明,采用建立的气流床气化过程模型模拟工业气化过程的结果与生产数据基本吻合,对GSP煤粉气化炉、GE水煤浆气化炉及四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等3种气化炉有效气成分(CO+H2)体积分数模拟结果的误差均不超过2%,建立模型的可靠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6.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种煤气化技术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化技术主要有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航天炉气化技术,清华炉气化技术。本文从进料方式、喷嘴个数以及衬里形式几个方面就三种工艺中的一些技术特点做对比。  相似文献   

17.
正1.3气流床气化工艺气流床气化工艺有干法进料和湿法进料2种形式,将煤粉(粒度100μm)或煤浆与气化剂一起由喷嘴高速喷入气化炉,气化炉内气流速率超过颗粒夹带气速,气固并流运动并发生高温燃烧和气化反应(约1 500℃),煤灰呈熔融状排出气化炉。气流床气化的高温、高压、强混合过程有利于提高气化强度,具有生产能力大、碳转化率高、煤气  相似文献   

18.
郭正安 《中氮肥》2010,(3):60-61
0引言 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比较先进和成熟的气流床煤气化技术,其气化过程是:一定浓度的水煤浆和纯净的氧气通过特殊的喷嘴进入气化炉反应室反应,生成以CO和H2为主要成分的粗合成气,用于生产NH3、H2、甲醇和联合发电等。该技术对煤种的适应性强、碳转化率高,粗合成气中有效气体含量高,并且不会产生焦油等副产物。水煤浆中水分含量的高低影响着气化炉的能耗,水分含量越高,气化炉的能耗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19.
详细说明了几种工业运行的水煤浆气化炉炉体结构,包括德士古、华东理工四喷嘴和EGAS气化炉。并对几种气化工艺流程进行对比分析。从各方面对比中发现,华理四喷嘴气化炉炉体较大,但无论是反应室和激冷室结构,还是后系统流程设计均有很大优势。德士古气化炉最高运行压力达到8. 7 MPa,这提高了其整体运行效益。高压水煤浆气化有可能成为未来气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运用Gibbs自由能最小化方法模拟气流床煤气化炉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基于 Aspen Plus工业系统流程模拟软件 ,运用 Gibbs自由能最小化方法建立了气流床煤气化炉的模型 .研究了气化炉的主要操作参数 (即水煤浆浓度、氧煤比、碳转化率和气化温度 )对气化结果的影响 .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 ,发现模型基本正确 ,可应用于一些反应机理复杂的气化工艺的化学和热力学平衡计算 .模拟结果表明 ,氧煤比和水煤浆浓度是影响气化炉出口煤气组成的主要因素 ,气化炉温度随着氧煤比的增加而增加 ,也随着水煤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结果还表明 ,氧煤比对气化结果的影响比水煤浆浓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