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沐歌 《福建建材》2023,(10):43-46
历史文化街区是重要的城市名片,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整治是对城市基因多样性的保护,也是延续历史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以永泰县登高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对街区现状进行详实的调研,针对其历史记忆渐失、文脉断续、公共空间失活等问题,在结合新时代的城市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从整体格局保护、历史记忆重塑、街巷网络织补、公共空间赋活4个方面提出了街区保护与整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城市记忆,反映了城市发展的有机更新,同时体现了该城市街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以对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的反思为切入点,论述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必要性,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初期存在的诸如单纯静态保护、过度商业开发、"仿真更新"假文化蔓延等问题,并基此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梳理、总结了其保护与更新经验,提出了当前解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面临着个性趋同的危机。历史街区承载着厚重的城市记忆,蕴含着独特的城市文化,成为发展城市个性的重要方面。然而,在街区开发中,城市特色与传统文化消失的现象普遍存在,街区逐渐走向"千街一面",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该文以乌鲁木齐二道桥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在理清其发展脉络后,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入手,分析街区建筑、街巷和文化等特征,探讨当前所面临的问题,阐述保护与更新的主要思路及策略,力求保护与恢复街区的功能与风貌,探索适合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中的重要部分,承载着城市历史的发展历程,反映着人们对于城市的情感和文化认知,蕴含着深厚的城市记忆。近年来,历史街区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大境门历史街区作为张家口市的重要历史街区,有着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以记忆场所重塑为切入点,对大境门历史街区进行了分析,通过PSPL法对大境门历史街区空间品质进行调研与分析,从而发现历史街区在更新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并从历史街区空间、街区商业发展和记忆修复方面,对未来大境门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提出策略,供其他学者在历史街区研究中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政清 《城乡建设》2021,(14):14-16
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2016年以来,各地积极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是城乡记忆的物质留存,是人民群众乡愁的见证,是城乡深厚历史底蕴和特色风貌的体现,具有不可再生的宝贵价值.在城乡建设中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北京前门大栅栏地区北京坊城市更新为例,从历史演进、运作特点及对未来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更新保护利用方面的启示等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以内涵发展为城市发展主旋律的背景下,随着城市化发展以及减增量、改存量的建设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城市都在进行旧城区改造、历史街区复兴工作。历史风貌区作为城市记忆的载体,是各城市历史底蕴、文化品格及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做好历史风貌区保护工作旨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城市特色风貌。此举不仅可以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就各地而言,根据历史文脉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更能高质量推动城市发展。本文对福州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总体规划、街巷及近代历史建筑的现状作调查研究,以期为保护福州旧城区历史文脉和城市传统历史文化风貌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刘乃芳  张楠  刘慧 《华中建筑》2020,38(7):77-81
保护城市历史上发生过的多样性城市事件,就是保护城市记忆和城市空间特色最有效的方法。该文以长沙太平街历史街区为例,对多样性城市事件资源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找出其最有代表性的三大多样性城市事件类型:建设事件、名人事件、商业事件,并对街区的这三项事件所呈现的空间特色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我们保护城市多样性城市事件的主张及其方法,希望能对太平街区城市记忆及空间特色修复与保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梁毅  朱雪梅 《城市建筑》2023,(8):201-205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保护与活化历史文化街区关乎民生幸福,是彰显地域风貌和保留地方记忆的重要途径。广东省南雄市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文章通过分析珠玑古巷发展现状,梳理自然山水、驿道、姓氏等特色历史文化价值,针对保护与活化面临的现状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对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历史街区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空间节点,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应引起重视.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发展与困难并行,因此提出对红色文化的文旅特色街区建筑的研究是必要的.文章以五卅路文化街区为例,分析其发展更新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对背景和概况分析,归纳出以红色文化为前提的旅游特色街区的发展需求,对红色文旅特色街区提出融合、叠加、并置等多层次全方位的空间策略,为城市特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江南城市水网纵横,水资源孕育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滨水街区。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河道不再承载其原本的功能,街区滨水空间逐渐衰败。历史文化街区的地域特色及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如何平衡,关系到文化与历史记忆的传承。文章从“地方性”视角切入,对街区滨水空间节点进行分类研究,为节点活力营造提出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1.
徐婷婷 《城市住宅》2021,28(2):61-63,87
城市更新作为目前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备受关注,而历史街区更新因存在诸多难题极易引发城市历史文化发展断裂和特色丧失.在安庆市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研究中,引入城市设计方法,研究安庆老城特色、现状矛盾,分析其原因,提出特色发掘与塑造、交通优化、建筑修复与改造、公共空间梳理等具体的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2.
林文斌 《城市住宅》2021,28(2):125-126
历史文化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带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老街老巷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城市建设使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原有的商业价值逐渐弱化,城市新型商业街道的建设开发对其产生不小冲击.历史文化街区规划既要保留其原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及特色,又要增强其使用价值,更好地与时代接轨,故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建设值得深入探讨.以梅州凌风东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探讨如何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让老街老巷焕发时代活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迈入以人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主的新阶段,人民对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愈加强烈。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传承文脉、体现城市精神内涵的载体,具有强烈的文化感召力与影响力。而在地文化根植于本土地域特色,是作用在当地街区建设与生产生活的具有凝聚力的意识形态。文章选取温州花园巷片区为研究案例,从“在地文化”的视阈提出四点更新策略,达到因地制宜活化历史文脉、发掘城市自身特色、重塑片区传统风貌、传承历史记忆的目标,同时希望对其他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林文斌 《城市住宅》2021,28(2):125-126
历史文化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带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老街老巷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城市建设使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原有的商业价值逐渐弱化,城市新型商业街道的建设开发对其产生不小冲击.历史文化街区规划既要保留其原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及特色,又要增强其使用价值,更好地与时代接轨,故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建设值得深入探讨.以梅州凌风东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探讨如何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让老街老巷焕发时代活力.  相似文献   

15.
杭州市中山中路历史街区城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中山中路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及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设计的基本目标和理念,强调将街区建设成为杭州市历史文化整合、保护、延续之轴.同时,激活传统历史街区城市活力,形成有杭州文化内涵、宜居、宜商、宜游的特色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6.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城市历史的记忆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该文基于对当前历史街区所面临问题的分析,以及对叙事表达与历史街区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解读研判,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历史街区叙事性保护体系,明确了其保护与更新的操作模式,尝试为我国城市历史街区的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福州双杭历史街区作为近代商业中心,商业文化极具地域特色。随着福州城市的建设,街区更新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文章根据史蒂文·蒂耶斯德尔在《城市历史街区复兴》中提出的历史保护七个主要价值,以福州双杭历史街区为例从美学价值、建筑多样性价值、文化记忆价值、商业和经济价值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剖析,详述了双杭街区的空间形态、建筑类型、商业文化和宏观区位,诠释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工作的多重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8.
五大道历史街区位于天津市核心区域,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对于天津城市格局的形成和城市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历史街区建筑功能也需相应提升,对于街区建筑功能现状的分析研究是街区功能提升的前提与基础。本文以五大道历史街区建筑第三产业功能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五大道历史街区建筑第三产业功能进行分类,并对其分布现状进行详述,在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五大道历史街区第三产业功能分布特点,希冀对后续研究和街区更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历史街区是城市记忆的载体,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变迁和兴衰荣辱。以南通西南营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与更新设计,提出了基于文脉传承的保护与更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福州上下杭历史街区是由于港口贸易而形成的历史街区,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商业文化内涵,这里孕育了早期的物流业,是闽商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本文以探究城市历史商业街区的价值为目的,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拙上,介绍了福州古城的成陆过程与上下杭的由来,分析了上下杭街区与福州古城的关系,通过对上下杭街区形态、肌理和建筑特色进行现状分析,探究上下杭历史商业街区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