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速铁路的建设由中东部地区向西部复杂山区发展,高速铁路设计工作科学、系统、全面的开展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重庆至昆明高速铁路高县至昭通段线路方案研究为例,探索了复杂山区铁路的选线思路和技术。根据山区铁路选线原则,结合高速铁路的特点,从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投资、城市发展规划、环境影响等方面,对相关方案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确定了在复杂山区高速铁路各阶段选线设计中,首要坚持“安全第一”的设计理念,并以此确保铁路施工及运营安全。本文简要总结出了山区高速铁路方案研究的思路和原则,为以后类似复杂山区高速铁路的勘察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地形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山区公路不可避免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为改善西藏山区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交通安全状况,避险车道是目前解决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问题最为有效的工程措施.论文通过对载重汽车失控时受力分析,探讨车辆在长大下坡路段制动失效的原因和规律;据此对避险车道的长度、坡度设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结合列车的运行状态,提出了基于节能以及优化相关工程条件的地铁线路纵断面设计方案,经分析表明:在牵引状态下,列车宜采用大坡度下坡以增加列车加速度,减少牵引距离及牵引能耗,同时使列车重力势能转换为列车动能;在制动状态下,宜采用大坡度上坡以增加列车制动力,减少制动能耗以及制动距离,同时使列车动能转换为重力势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铁路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对机车车辆的动力学性能、粘着牵引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机车车辆轮重的大小,不仅是机车车辆不同的轮轴型式所要限制的,而且对线路的动作用力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制造出相应的称重、均衡设备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复杂艰险山区单线铁路建设,由于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更复杂,其隧道施工作业面更小,所以较其他地区单双线铁路建设的施工组织管理难度更大,实现工期目标更困难,因此在保证工期质量的前提下快速施工尤为重要。以衢(州)宁(德)铁路(福建段)为工程依托,对复杂艰险山区单线铁路如何进行快速施工组织管理进行探讨,主要从前期策划安排、快速进场施工、优化施工方案、工期控制及过程控制管理5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其成功经验望能为以后类似铁路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西部地区存在着大量地形切割强烈,重力型不良地质发育的艰险困难山区,地形条件复杂。与普通隧道段相比,洞口段坡度极大,往往存在着大量不稳定岩体,进洞十分困难,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次生灾害。文章结合西部艰险山区洞口特点,针对性地给出了穿越高仰边坡和岩堆、滑坡等不稳定体的典型进洞技术,供广大工程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证现代化建设需求,我国高速铁路的全面推广,高速铁路的建设数量逐步增多。高速铁路的信号设备防雷施工是信号工程的重要内容,涉及专业多、范围广、技术复杂,故防雷工程的难度系数大。只有保证高速铁路防雷工程的质量和标准,才能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营。就高铁信号设备防雷接地施工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代东喆 《山西建筑》2015,(6):133-134
结合东宁至珲春铁路选线设计实例,论述了影响限制坡度选择的因素,并从工程投资、运营费、与相邻线路匹配等方面入手,对三种坡度方案进行了分析比选,指出采用限坡13‰的坡度方案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川藏铁路昌都至林芝段线路行径区域是典型的复杂艰险山区,通过对线路行经区域的地质灾害进行研究,分析地质灾害对桥梁、隧道等重点工程构筑物的影响,提出复杂艰险山区防灾减灾选线策略:合理选择技术标准,减少线路展线;选择合理地形,减少山体扰动;绕避灾害点,跨河、进洞躲避灾害群;线路高程宁高勿低,按灾害上界确定线位高程;加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合理设置工程构筑物。  相似文献   

10.
常益长铁路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经过益阳地区的控制因素复杂多样。论文结合城市规划、地区客货运量能力、工程实施难度、综合开发以及工程投资等多方面因素,对引入益阳地区线路方案进行了研究,综合比选了新设站方案和并站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