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保护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街区更新改造,会对原有街区居民的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柳林县明清街历史文化街区深度调研与梳理,记录与分析了居民的生活场景与内在需求,通过空间行为数据分析,对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古建筑周边中改造与新建建筑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寻,提出一种以居民行为、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来决定的设计策略,从宏观上保存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从微观上为居民提供方便、实用的生活场所。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与改造过程往往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破坏了街区的生活真实性。柳林明清街保留了许多历史民俗文化,比如需要原住居民传承与供奉的"盘子会"(1)等,因此保留原有的社会网络是延续其文化与生活的重点。文章采取多种调研方式,了解原住居民对街区的改造需要,从空间提升、业态整治、行为延续三个角度破题,以街区空间为依托,传承文化与生活。  相似文献   

3.
姚知秋  黄乔木  张利斌 《居业》2024,(3):148-150
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受所在地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影响,有着鲜明的风貌特征,需要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得到保护和传承,使现代与传统和谐共融。文章通过对山西祁县晋商老街和柳林明清街的实地调研,总结提炼晋商历史文化街区的风格特点和艺术符号,并将抽象后的建筑设计语言运用到柳林明清街新建商业综合体的设计中,从体块生成、流线组织、立面整合三个方面,分析方案设计过程中融入晋商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思路,以期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历史街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在实施保护设计时可能面临多种矛盾冲突。山西柳林县明清街历史街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但是近年来街区面貌陈旧,缺乏规划管理,当前面临着破败、混乱、无序的发展窘境。本文以柳林明清街为例,探讨历史街区保护的原则和方法。首先进行科学的前期分析研究,提出弘扬传统文化,综合治理的保护原则,然后以此为基础重新布局商业业态,引导商业和谐发展;在物质层面上实施科学有序的疏解和整治,由大到小逐级治理重塑交通秩序和建筑风貌;同时强调凸显人文关怀,制订保护管理的制度,最终达到提升历史街区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在国家节俭务实的大政策背景下,街区的保护更新越来越成为塑造城市地域特色和实现美丽乡愁的关键。本文主要结合工作实践和对国外优秀案例的总结,阐述对于街区更新的几个观点。1街区的历史不能止于民国到2011年,我国有历史文化街区438处。这些国家认可的历史文化街区多为明清时期,民国时期较少。但建国后的各个典型历史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城市文化的集中反映,对塑造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不仅要保护其物质层面的遗产,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其造血功能,使其成为生机勃勃的活态城市遗产,而非"物质躯壳"。本文以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为案例,在研究国内外历史街区更新理念的发展的基础上,以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再生的视角,梳理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变迁的特征、影响因素与历史街区空间重构等核心问题与困难,并通过实践研究从历史街区更新的价值认知和更新技术判定为技术手段,继而提出了"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域性文化一般为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是一个地域的形象烙印,也可以说是乡愁的一个寄托。而在现代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地域文化的原真性在过度效益化、商业化的保护更新模式中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文章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为例,分析呼和浩特玉泉区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地域性文化的缺失,并探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地域性文化塑造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8.
“城市历史景观”尝试以景观视角解读当前议题,是针对遗产的一种保护方法与理念,为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提供了新的视角。该文内容从城市历史景观理论出发,以柳林明清街更新改造设计为实例,通过在该方法指导下从规划到落实的全过程。可以感受到HUL方法在沟通历史、揭示城市特异性和多元城市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其目的是为其他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马浩腾  李晓琼 《山西建筑》2022,(5):38-40,65
城市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当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针对目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以九江市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提出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保护-传承-再生"的思路,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做出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0.
当前,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重点多聚焦于建筑的保护与复原,而历史街区再生的重点则是在正确把握未来变化的基础上,更新城市的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恢复或维持许多城市已经失去或正在失去的作为"时代牵引力"的功能. 一、项目背景 (一)研究背景 南锣鼓巷地区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保存了元大都时期胡同的街巷肌理—"鱼骨式"胡同格局,是北京传统历史街区之一,位列北京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中.因此对于南锣鼓巷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发展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旧城更新对社区的单向影响以及更新方式,部分研究粗略提及建筑产权等社会因素对街区更新的影响.本项目通过大量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来揭示社会信息本身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影响,进而得出某种相关性,为今后历史文化名城更新与改造过程中所进行的社会调研提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杨俊宴  史宜 《建筑学报》2015,1(2):119-124
对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社会空间特征进行深入解读,结合地方实践经验,提出基于"微社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以"微社区"的形式划定街区内的基本社会空间单元,以达到在规划中保护街区居民社会生活的目的。结合广州市和平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从街区更新策略、社区组织策略和实施保障策略的角度入手,探讨"微社区"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戴俭  沈盛楠 《城市住宅》2021,28(7):81-83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一直是我国城市更新的重要课题.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在经历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后,逐渐转向以维系历史文脉、留住真正历史文化为导向的发展.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重在保护,保护建筑肌理的同时更需维系片区的生活方式,突出多重历史价值.更新进程不仅需注重硬件设施的提质,更需考虑其社会结构、情感依恋等人文方面,使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城市记忆,反映了城市发展的有机更新,同时体现了该城市街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以对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的反思为切入点,论述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必要性,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初期存在的诸如单纯静态保护、过度商业开发、"仿真更新"假文化蔓延等问题,并基此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梳理、总结了其保护与更新经验,提出了当前解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中的重要部分,承载着城市历史的发展历程,反映着人们对于城市的情感和文化认知,蕴含着深厚的城市记忆。近年来,历史街区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大境门历史街区作为张家口市的重要历史街区,有着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以记忆场所重塑为切入点,对大境门历史街区进行了分析,通过PSPL法对大境门历史街区空间品质进行调研与分析,从而发现历史街区在更新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并从历史街区空间、街区商业发展和记忆修复方面,对未来大境门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提出策略,供其他学者在历史街区研究中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当今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的思考,提出"微更新"的更新改造模式。文章以"微更新"为出发点,从形态修复、功能置换、文脉传承三个维度探讨了基于"微更新"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策略,并提炼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李政清 《城乡建设》2021,(14):14-16
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2016年以来,各地积极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是城乡记忆的物质留存,是人民群众乡愁的见证,是城乡深厚历史底蕴和特色风貌的体现,具有不可再生的宝贵价值.在城乡建设中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北京前门大栅栏地区北京坊城市更新为例,从历史演进、运作特点及对未来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更新保护利用方面的启示等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下的居住功能强化是街区振兴的重要基础,街区的更新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公众参与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与保护过程中成功决策的保障。通过对国内外公众参与理论提出,现状、案例对比分析,针对长春市一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公众参与进行探讨与思考,在宣传教育、建立文化自信、构建社会基础等方面提升公众参与意识,秉承"以人文本"的理念和初心,探究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发展模式的可能性,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7)
本文以桂林市东西巷为例,结合可持续理念发展原则,探析历史文化街区景观家具更新现状。运用SWOT模型构建,分解并整合可持续理念下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更新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分析结果显示:可持续理念通过历史文化街区景观家具在"产生—淘汰—更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历史文化街区景观家具运用可持续理念美化城市形象,带动智能城市化发展进程。可持续理念和历史文化街区景观家具共生互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合理保护历史肌理的前提下实现有序更新,是历史街区改造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文章以光山县历史街区——正大街片区作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光山县历史文脉与街区肌理入手,以最大程度保存城市历史文脉特征为原则,提出以"微更新"的设计方法实现城市肌理修复和功能置换.本研究为既有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案例借鉴与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永春县五里街历史文化街区是福建省永春县最具有闽南骑楼风格特色的传统古街区,承载着永春人的乡愁记忆.笔者梳理了五里街保护修缮过程中,政府、设计师、地方工匠及居民共同深入参与的机制和方法,探索共同缔造理念实际应用路径,为其他地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