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型高压转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向阀是液压传动系统中控制油液流动方向的元件,种类很多,其中转阀是一种最简单的换向装置。但是,传统的转阀存在着换向性能差,内泄漏量大等问题,因此,不能用于高压液流换向上。为了改善转阀性能和降低内泄漏量,特研制了一种新型转阀。该转阀用于中、高压液压系统的配油和一般液压工程机械的液流换向中。 1.结构原理三位四通手动高压转阀结构如图1所  相似文献   

2.
转阀式换向阀(以下简称转阀)近年来在某些手动换向的液压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液压系统高于70 MPa的情况下,转阀的使用效果不理想.该文从设计和使用的角度介绍一种新型的超高压转阀,经结构和工艺制造参数优化后,其可靠性和寿命大大提高,满足了液压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厂在生产钢木家具中,每年约需不同规格的U 型管件十多万件。为适应生产需要,我厂自行设计制造了一台可以弯制各种规格U 型管的液压弯管机,图1为工作部分简图,图2为液压系统原理图。启动电机后,将手动换向阀3推向右位,泵输出的压力油经阀3、转阀4及延时阀7,推动液动换向阀6至左位,于是缸杆带动工作台前进,到位后撞动拨叉;使阀4转至右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的平面二维振动筛参振质量大、湿分性能较差及工作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使管网产生可控的多点激振和多自由度振动的新型液压激振方法。开发了基于管网激振的液压激振测试系统;建立了基于AMESim的仿真模型;研究了溢流阀设定压力、转阀换向频率对激振压力及激振油缸活塞杆振幅的影响;采用位移传感器、信号调理器及数据采集卡对液压激振系统进行了振动测试,并对振动信号进行了滤波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激振压力随系统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转阀换向频率的增大而减小;活塞杆振幅随系统压力的升高而升高,随换向频率的增大而减小;试验测试振动曲线与仿真曲线较好吻合,揭示了液压激振系统转阀换向频率、系统压力与油缸振幅之间的耦合关系,表明该液压激振参数的可控性,以及使管网产生可控的多点激振和多自由度振动的可行性;基于AMESim的管网液压激振系统模型能真实反映系统的动态特性,可为液压激振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厂生产东风EQ340液压自卸汽车的一种控制阀——手动二位二通转阀,其技术要求如下。 (1)公称压力为10MPa,额定体积流量为71mL/min,手柄转动轻松自如。逐件试验,转动20次,无卡止异响等现象。然后保压5min,观察各结合部位及外表要求无泄漏,内泄漏小于20mL/min。 (2)安全阀开起压力为13.5MPa。进油口接钢丝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冶炼锰铁生产中,电炉电极升降控制装置大多数是采用简易的油压控制装置,这种装置操作极为不便,而且操作系统离电炉近,粉尘多,温度高,油液受热浓度低,增加了油路的泄漏量,造成了液压系统运行不稳定性。鉴于以上情况,该文结合液压传动原理及在实践工作中的经验,采取了改原来手动转阀控制为电磁阀控制,还增加了液控单向阀、压力继电器和蓄能器,从而解决了原液压系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液压(或气压)转阀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省力及适于远距离控制等特点,因此在机床或其它机械设备的集中操纵装置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1],其径向配油要比轴向(端面)配油转阀用得多。图1所示为径向配油的普通液压转阀控制四个双位油缸的例子,油缸Ⅰ、Ⅱ、Ⅲ、Ⅳ的塞活杆均有上、下两位,可起到相应的控制作用或者直接操纵其它多位件如滑移齿轮、离合器及电元件等。差动油缸带活塞  相似文献   

8.
多路换向阀是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液压元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主机的工作可靠性。负载反馈型手动多路换向阀则将负载反馈(压力补偿)原理应用于多路换向阀中,大大降低了无功损耗。下面介绍我厂自行研制的负截反馈型手动多路换向阀。一、负载反馈型手动换向多路阀的工作原理在现有的液压传动系统中,多路换向阀用于定量泵系统,采用改变阀口开度来调节通过节流阀口的流量,以实现对负载运动速度和方向的控制。此种工况时,油泵输出的多余油经溢流阀在调定的压力(为系统安全压力)下溢流至油箱,无功损失相当大。另一方面,节流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厂在自制的两台专用设备上,学习外厂的经验,采用了一种由工人群众革新的手动转阀。这种手动转阀具有方向控制阀(主要是换向阀)与流量控制阀的作用。因而,它可以满足机床液压进给系统中快速前进、慢速工进和快速退回的需要。同时,根据自己的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实现无级调速,并使整个液压系统大为简化。从我厂在加工2V-6/8型空压机的连杆螺栓孔的两台专机上使用的效果来看,达到了换向可靠、进给平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锁定式手动转阀与非锁定式手动转阀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它们的安全性比较。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液压换向转阀,配油阀口之间采用平面间隙密封结构,液体压力增大时,容易发生内泄漏现象。介绍一种带自封装置的液压换向转阀,利用液压力平衡的原理,实现配油阀口之间的间隙转移到非工作面之间,避免了液体的内泄漏,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液压换向转阀、配油阀口之间采用平面间隙密封结构,液体压力增大时,容易发生内泄漏现象.本文介绍一种带自封装置的液压换向转阀,利用液压力平衡的原理,实现配油阀口之间的间隙转移到非工作面之间,避免了液体的内泄漏,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我厂研制CYZZ-19磁座液压自动钻的液压进给系统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全集成化结构,达到了体积小、重量轻和结构紧凑等目的。该结构主要由一个筒柱状缸筒16和各种液压元件有机地组装而成,在缸筒与各液压件之间钻有孔道,形成完整的液压回路系统。单相串激电机通过齿轮减速后,由轴2带动钻轴10作旋转运动。与齿轮3连接的凸轮4通过顶杆5、摇臂7迫使柱塞8作往复运动,完成泵油动作。进刀时,转阀15中相互垂直的两径向孔道分别与油道a、b连通,凸轮14将与转阀连锁的可控单向阀1顶开。压力油便经油道a、b顶开单向阀13(钢  相似文献   

14.
有一台卧式车床,其主轴的状态控制是通过液压系统来实现的,主轴箱内置正转、反转制动液压缸,通过主轴控制手柄调节转阀的三个位置,压力油分别供应正、反转、制动液压缸,液压系统组成包括下列元件:(1)齿轮泵额定压力2·45MPa,公称流量6L/min。(2)专用转阀由床身前面的主轴控制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对当前液压激振技术存在高能耗、低效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提出了一种节能型液压激振技术思想的基础上,对其核心部件高频液压转阀进行了原理设计、工作过程和主要性能分析,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高频液压转阀能够实现高转速连续旋转和高频换向,且转阀的造价低,结构紧凑,弥补了当前液压转阀的不足。适用于液压振动系统以及对换向频率要求较高的相关场合。  相似文献   

16.
王继忠 《轴承》2005,(12):42-42
老式轴承试验机所使用的加载装置均为手动加载,只能提供一种恒定的油压,使试验轴承只能获得恒定的压力。虽然可以由液压系统来实现压力的变化,但液压系统体积大、造价高、耗能大。基于以上原因,设计了以下加载装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汽车制造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如何提高汽车零部件加工质量,降低制造成本,一直是汽车制造商追随的主题。汽车方向机助力机构经历了蜗轮蜗杆机构、液压滑阀随动机构和液压转阀随动机构几个阶段,特别是液压转阀随动机构在汽车方向机上应用后,不但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使汽车转向机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年来无论卡车还是小轿车都纷纷采用液压转阀随动方向机,以提高汽车驾驶的宜人性。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新型手动转阀,阀体具有七个气口,阀芯具有四个圆弧形气槽,通过转动控制手柄带动阀芯换向,可实现阀的多位置、多通路控制。另外,采用弹簧力和先导气压联合实现端面密封,解决了传统手转阀密封性差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电液式水泥压力试验机的液压原理和手动阀的结构,设计调试工具,寻找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确定手动阀中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流体机械》2013,(10):41-44
液压转阀利用阀芯相对阀体做旋转运动来实现油路的开闭和换向。作为一种液压控制元件,它具有结构简单、工作频率高、抗油液污染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高速换向、高速激振的液压系统中。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液压转阀研究现状,指出了现有液压转阀尚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剖析,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