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乳液接枝—本体SAN掺混工艺生产ABS树脂。文中研究了影响ABS树脂的拉伸强度的诸多因素。结果表明,乳液接枝主干胶乳、接枝聚合共聚物的粒径大小、链转移剂(TDDM)用量、接枝率、胶含量以及不同拉伸强度SAN的选择等因素对ABS树脂的拉伸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酸酯-氯乙烯接枝共聚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丙烯酸脂-氯乙烯(ACR-VC)接枝聚合工艺。讨论了ACR乳液用量、引发体系、聚合温度、交联剂以及乳液粒径等对接枝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聚合工艺条件。结果表明,ACR-VC接枝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冲击性能和耐候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制造窗框异型材。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引进的三套ABS装置,从工艺路线、原料、公用工程及产品等各方面进行了综合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大庆引进的乳液接枝-本体掺合法ABS装置,不但工艺先进、公用工程消耗低,而且产品质量好,牌号多.  相似文献   

4.
采用本体接枝共聚方法,研制一种高活性PP相容剂(hppc)。研究了接枝单体组合及浓度,接枝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接枝聚合时间等条件对相容剂接枝率的影响。用于PS/PP、PP/PA树脂共混合金,研究了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界面性能、流变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hppc性能稳定,使用方便,效果好,无气味。使用hppc的体系力学性能各指标均得到提高与改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接枝聚合、凝聚、干燥等工艺过程的研究,确定了降低ABS树脂残单含量的方法。证明了适当提高接枝聚合反应温度、延长陈化时间、采用空气干燥能有效降低ABS树脂残单。  相似文献   

6.
国外信息     
日本钟化公司研制成功的透明及耐候性良好的新型材料,是以氯乙烯和丙烯酸酯接枝共聚而成的,可按不同配比,在不添加增塑剂的条件下,接枝聚合成由软质至半硬质的聚合树脂。丙烯酸酯的接枝率越高所接枝聚合的树脂的柔软度则越大。反之,则硬度越大。该树脂可制成板和薄膜,在室外使用不变黄,而且强度不变。  相似文献   

7.
通过接枝聚合在聚合物表面引入各种功能性基团是改善聚合物表面性能的重要方法,表面接枝改性一般采用单官能单体,接枝链为线型或具有少量支化结构,基材表面形成“蘑菇”状或聚合物刷的形态。使用多官能单体进行表面接枝,交联接枝链可形成体型结构接枝层,为制备具有某些特殊表面性能如耐溶剂性、耐刮擦性等的产品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新方法。与单官能单体的接枝相比,多官能单体的接枝聚合过程及接枝表面的形貌都有很大不同。因此,进行多官能单体的表面接枝、接枝形貌以及表面性能的研究,探讨其规律,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2,2-二甲氧基苯基苯乙酮、二苯甲酮及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等多种光引发剂,引发玉米淀粉-丙烯酸/水/煤油/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合,探讨了光引发剂的种类和浓度、玉米淀粉和乳化剂的用量及光照时间对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多种光引发剂都可引发玉米淀粉-丙烯酸反相乳液接枝共聚合,30m in内单体转化率达到65.31%~92.61%。将玉米淀粉-丙烯酸反相乳液接枝共聚物适度交联,可制得颗粒状高吸水性树脂,交联剂的含量和加入方式都影响树脂的吸水性能。二次聚合可提高树脂的吸水倍率和耐盐性能;扫描电镜观察显示,二次聚合结束时乳胶粒子的粒径增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乳液接枝-本体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掺混工艺可制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从乳液聚合制备大粒径聚丁二烯乳液,橡胶相质量分数的控制,乳液接枝聚合条件,共混技术等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世界ABS树脂主要生产商、生产技术和产品牌号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在ABS树脂通用产品质量升级过程中,需要对聚丁二烯乳液、ABS接枝粉料、SAN共聚物等制备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ABS树脂,增加产品附加值;具有增韧、耐热、低挥发性、高流动性、高光泽度、高抗静电等特殊功能的ABS树脂将逐步占领市场。  相似文献   

10.
羧甲基纤维素钠及丙烯酰胺二元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水相中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与丙烯酰胺(AM)的接枝共聚物。采用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流变仪对接枝共聚物水溶液在不同温度及离子强度下的流变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丙烯酰胺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接枝共聚物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性。此外,对接枝共聚物的Fe3+、Cr3+、Zr4+等金属离子交联冻胶的流变研究表明,该接枝共聚物可形成性能优良的冻胶,这种冻胶在堵水、压裂和调剖等采油工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ABS装置EBR聚合釜和接枝釜工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回收废水中物料的方法对ABS装置EBR聚合釜和接枝釜生产排放的工艺废水进行处理,2种废水占装置总废水量的2.5%,废水中有用物料回收后,排放废水总COD含量下降20%,从而减轻了后续废水处理负荷。  相似文献   

12.
李伟 《炼油与化工》2013,(1):9-12,60
通过控制处理后的污水中的钙、镁离子的含量来监测水质情况,质量达标的水应用于ABS部分生产装置。结果证明,处理后的中水可以应用于大庆石化ABS装置中接枝聚合工艺、凝聚工艺和冷切粒的冷却水等工段,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石蜡为基本原料,以BPO作为引发荆。研究石蜡接枝MAH的工艺条件,在初步条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摸索出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为140℃、MAH用量为55、引发荆用量为0.205、反应时间为5h。找出影响石蜡接枝MAH的主次因素。同时对接枝石蜡进行乳化,不加助乳化荆,仅加入少量乳化荆就能将其乳化,得平均粒径在100nm以下。用这种方法制出的接枝石蜡更有利于制成微乳蜡,以满足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制备了丙烯腈在玉米淀粉上的接枝共聚物。考察了聚合条件和水解条件对接枝共聚物吸水能力的影响,并对两种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硝酸铈铵引发剂的引发效率高,聚合速度快,树脂的吸水能力强。  相似文献   

15.
《精细石油化工》2015,(6):32-36
采用固相接枝制备马来酸酐接枝纤维素晶须(MAH-CW),讨论了其对苯乙烯/水乳液的稳定性能,并采用红外测试证实了接枝产物的生成。考察m(MAH)∶m(CW)、接枝温度和接枝时间对取代度的影响,在m(MAH)∶m(CW)为8、温度为110℃、时间为4h时,取代度最高为3.85。在纤维素晶须的纳米尺寸效应与马来酸酐接枝物的两性效应共同作用下,MAH-CW对苯乙烯/水乳液具有稳定性能。较高的取代度、较多的稳定剂和碱性环境有助于稳定乳液,可减缓乳液稳定指数的下降速度。  相似文献   

16.
《石油化工》2016,45(5):559
以小粒径聚二烯烃胶乳为主干胶乳,分别利用化学附聚、压力附聚和高分子附聚的方法合成大粒径胶乳,并采用相同的接枝聚合工艺对附聚后胶乳进行接枝聚合,考察了附聚后胶乳的粒径分布、静态稳定性、微观结构,分析了接枝后胶乳的特性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化学附聚后胶乳粒子通过粒子间作用力黏附在一起形成大粒子,接枝率最高(98.8%);压力附聚是小粒径线性分子缠结重新融合形成大粒子,接枝率较低(97.1%),但可实现连续生产;高分子附聚是具有羧基团的高分子附聚剂与小粒子通过键能键合在一起形成的稳态大粒子,接枝稳定性最佳,未见宏观沉淀物。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腐植酸的结构性质及作为钻井液降滤失剂的缺点,对腐植酸进行了接枝共聚改性,以提高产品的分子量,同时引入了一些具有抗温、抗盐能力的基团。对影响产品性能的各种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改性后的腐植酸产品具有增黏、降滤失、抑制性等功能,实现了钻井液处理剂的一剂多功能,产品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抗高温能力。该产品的聚合工艺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易行、反应放热大,溶剂在反应过程中就被蒸发,减少了除去溶剂所需要的成本,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聚丙烯(PP)固相接枝技术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PP固相接枝机理,讨论了接枝单体、引发剂、界面剂、反应温度、催化剂等对接枝效果的影响。PP固相接枝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聚丙烯(PP)接枝改性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对溶液法接枝、熔融法接枝、辐射法接枝等工艺技术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各种不同接枝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得出超临界CO2协助固相接枝工艺是相对环保、实用的聚丙烯接枝改性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悬浮聚合法合成天然橡胶接枝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悬浮聚合物新方法合成了天然橡胶(NR)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共聚物,考察了引发体系,分散体系,水油比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散体系中,以聚乙烯醇(PVA)与甲基纤维素(MC)配合使用效果最好;在几种引发体系中,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与N,N-二甲基苯胺(DMA)聚合,聚合速率较量该体系仅适用于MMA接枝NR的聚合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