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铜鋆    李胜忠  徐钰佳    黄进云    王维刚    于文红    聂军    包秋民    宰艳玲   《石油矿场机械》2021,(6):74-78
在油气井钻开储层时,极易发生井涌、井喷等事故,井队必须储备大量的备用加重钻井液,以实现快速压井,确保井控安全。储备加重钻井液的配制通常采用常规的混浆设备进行混配,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同时造成巨大的浪费。开展了快速自动加重配浆系统的研制。该系统由快速混浆装置、空气动力装置、除尘装置、钻井液密度自动检测装置、自动控制系统、HMI人机交互终端等组成。现场应用表明,快速自动加重配浆系统最大混配速度2.2 t/min,配浆精度0.00 1 g/cm3,混浆均匀, 可适用于各种不同工况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ǿ�͵��ܶ�ˮ�ཬ�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Furnas的粒度级配原理,选用空心微珠和硅灰作为减轻剂,配以适当的油井水泥外加剂,配制出的浆体密度为1.25~1.45g/cm3。室内实验评价表明,该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具有良好的综合工程性能,水泥石低温早期强度发展快,30℃条件下水泥浆凝结48h...  相似文献   

3.
使用螺条式混合机混合制备了一种加氢催化剂载体,选择比表面积、堆密度、微量元素含量作为控制指标,建立了载体原料混合均匀度的测试方法。同时制备了另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载体和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载体,进一步对比表面法和微量元素法在干混、湿混过程中的混合效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比表面法测试原料干混过程中的混合均匀度具有普遍适用性,微量元素法可用于测定干混及湿混过程中含有特定元素原料的混合均匀度。EDS表征结果显示,犁刀式混捏机混合后载体中SiO2的平均含量为1.37%(w),接近于理论值,混合均匀度为98.52%;双轴式混捏机混合后载体中SiO2的平均含量为1.29%(w),混合均匀度为95.56%。  相似文献   

4.
应用青海100SN拔头18.5%后作为基础油,添加LAN803A(0.4%)、分散型乙丙增粘剂(9.1%)、T901(10μg/g)、适量辅助抗氧剂、LAN3231复合剂(8.5%)配制的10W/30SF/CD级通用内燃机油,经分析测试和标准发动机台架试验,各项指标均达到美国APISF/CD级油或MIL—L—2104D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Ni-Mo-W复合氧化物为活性组分前躯物,采用干混法、湿混法和共胶法分别制得3种不同的非负载型加氢催化剂,以四氢萘为模型化合物对其选择性开环脱芳烃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四氢萘的加氢开环过程是由加氢脱氢、异构化、开环作用、脱烷基及烷基转移等反应组成的复杂反应;共胶法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活性,四氢萘转化率较高,并且其异构化和开环能力显著高于其它两种催化剂;湿混法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选择性,四氢萘转化率较高,但其异构化和开环选择性较低;干混法催化剂作用下的四氢萘转化率、异构化选择性、开环选择性及加氢选择性均较低。采用共胶法和湿混法催化剂时四氢萘加氢开环主要遵循单分子机理,生成重组分的量较少。  相似文献   

6.
于祥智 《石油钻采工艺》1991,13(3):22-22,48
为适应各种情况下的固井作业和满足各类井型的固井工艺要求,在油井水泥中混配各种外加剂,以达到调节水泥浆性能之目的。水泥与外加剂混配方式有2种,一是"湿混",即按一定比例将外加剂在作业之前溶于水泥浆的配水中;二是"干混",即以空气为动力,按一定的比例把所需外加剂均匀混拌在水泥中。  相似文献   

7.
锅炉烟管及人孔裂纹的分析及处理曾庆柏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炼油厂辽阳111003关键词锅炉,烟管,裂纹分析THEANALYSISANDRANDLINGOFFISSUREFORFLUEGASPIPEANDMANHOLEOFBOILER¥ZengQingbo....  相似文献   

8.
DISCUSSIONONGENETICMECHANISMANDMODELFORDOLOMITIZATION,LOWERPALEOZOIC,TARIMBASINDISCUSSIONONGENETICMECHANISMANDMODELFORDOLOMIT...  相似文献   

9.
我国抽提丁二烯生产装置的技术进展与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从C4中抽提丁二烯生产工艺仍以萃取精馏占绝对优势。因溶剂不同而分为乙腈(ACN)法、二甲基甲酰胺(DMF)法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法,还有二甲基乙酰胺(DMAC)法、糠醛法、甲基亚砜(DMSO)法等。但目前世界各国从C4中抽提丁二烯最...  相似文献   

10.
分散凝胶地面配注工艺是在原注聚试验流程是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室内研究结果及现场注入情况知,体系成胶性能与聚合物性质,分子量,聚铝比和配制用水矿化度等诸多因素有关;试验区注入CDG后,中心采油井取得日增油24t和含水下降19.8个百分点的好效果,累计增油6664t,不考虑递减,阶段提高采收率6.94%,从室内研究及现场试验认识到,交联剂稀溶液成胶效果好于高铝溶液,CDG溶液充分混合也有利于提高成胶率,在实现交联时间可控制的前提下,CDG配注工艺可将聚合物,交联剂和水的混注简化为聚合物与交联剂水溶液两种物质通过管道输送充分混合注入油层,从而降低地面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中国存在大量的低压、易漏油气井,目前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在固井中的应用日益增多。由于减轻材料的密度小、抗破碎性能有差异以及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固液相的密度比低等原因,运用常规水泥浆体系的设计标准、实验方法、混浆操作会产生错误和问题,影响水泥浆性能的稳定,因此需要根据减轻材料的物性以及水泥浆设计密度对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现场试验及混浆方案做出针对性改善。从减轻材料、液固比、井下环境、抗压强度实验、水泥浆质量、混灰和转运过程以及现场混浆等方面,对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分别提出了微珠的选择标准、液固比的最优窗口、井下环境的校正、强度实验方法的选择、水泥浆性能的控制、干灰质量保障措施以及LVF动态混浆系统等相关建议,对提高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固井作业的成功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深水深井面临超深、超高温超高压、复杂储层等特殊地质条件,对固井水泥石的综合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急需适用于高温高压工况的水泥石固化养护及制备方法,从而准确可靠地评价和优化水泥浆体系。设计并建立了高温高压水泥浆固化养护装置及水泥石制备方法,精准模拟了深水深井高温高压(150 MPa、250 ℃)工况水泥浆固化养护过程,分析对比了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所制备水泥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高温高压工况水泥石固化养护及制备方法可准确模拟深水深井高温高压井筒工况条件,同时高温高压条件亦可充分发挥水泥浆体系助剂的性能优势,测试发现运用该方法制备的水泥石与常规方法制备的水泥石在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该方法的提出有利于促进深水深井高温高压水泥浆体系固化养护和水泥石制备技术的发展,为固井水泥浆体系配方优化提供实验方法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实验发现,通过增加水固比为0.74获得的密度为1.65 g/cm3的低密度水泥浆(加有40%粗细搭配的硅粉),在185℃、21 MPa养护48 h,抗压强度衰退率为20.3%,超声波强度衰退率高达50.6%。对该配方低密度水泥浆不同养护龄期的水泥石进行物相分析及微观形貌分析,认为其强度高温衰退的原因为:高水固比的水泥石机体内微孔隙本身较大,在高温养护过程中,随着水泥石机体内部物相的结晶化,微孔隙进一步增加,导致了强度衰退现象的发生,而且由于微孔隙对声波传输速度影响很大,这种衰退现象在声波强度上体现更加明显。通过外掺25%粒径为0.154 mm、密度为1.35 g/cm3的碳粉C-filler配制1.65 g/cm3低密度水泥浆,水固比降低为0.51,固相体积分数由32.0%升为46.0%,高温养护后水泥石密实、机体内微孔隙较少,强度衰退现象可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磁处理水泥浆应用机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云  王铁军 《石油学报》1997,18(2):94-97
水泥浆经过磁处理后,改变了水泥颗粒的表面性质和胶体的电动特性,拆散了水泥浆体的网状结构,使水泥浆的粘度、切力降低,流动性变好,有利于提高固井顶替效率.磁处理使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加快,水化产物数量增多,结晶、沉淀得更完善,水泥石变致密,水泥石的渗透率降低和强度提高,在固井中能更好地封固油气水层.通过室内系列微观实验,研究了磁处理水泥浆的应用机理,论证了磁处理效果.从室内实验到现场应用都证实了,磁处理水泥浆是提高固井质量的一项新技术,并具有施工简单、投资少和效益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水泥基材料含有固体颗粒,难以挤入并封堵,导致环空带压的水泥环微裂缝问题。以复合树脂为主要成分,通过调节固化引发剂加量控制凝固时间,优选降黏剂提高其流动性和渗透性,研制出一种无固相可室温固化的密封剂,并开展了水泥环-套管系统模拟密封剂封堵实验。由此可知,根据环境温度及固化引发剂不同,密封剂凝结时间可在1.25~20 h内调节;流动性好,黏度低至60 mPa·s;密度可由1.02 g/cm3调至1.25 g/cm3;机械性能良好,24 h抗压强度不小于18 MPa,最高可达53 MPa;水泥环-套管系统模拟密封剂封堵实验表明,密封剂治理环空带压效果良好,干燥环境下候凝24 h后可消除6 MPa以内的环空带压,潮湿环境下候凝24 h后可治理3 MPa以内的环空带压,在多种条件下提高了水泥环-套管环空密封性,可有效治理环空带压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新型固井材料AWG抗渗水泥的各项物理性能。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AWG水泥体系增强剂、AWG水泥浆体系缓凝剂和分散剂,研究了AWG水泥浆体系的配伍的现场应用及缓凝剂对水泥浆体系性能的影响。AWG抗渗固井水泥属于硫铝酸盐水泥系列的一种新型国井材料,AWG水泥具有速凝、早强、短候凝、抗渗、防水气窜、微膨胀、耐腐蚀、抗锈蚀等特性。通过在大庆油田萨中、萨南东部和杏七区、北一区4口井现场应用表明,使用AWG水泥国井后8h测声幅,得到良好的固井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AWG水泥在高、低压共存的多压力层系复杂地质情况下使用,能有效地提高调整井、疑难井的固井质量,适用于调整井、疑难井固井、小眼井固井、各种表层套管固井及海上固井。  相似文献   

17.
针对超高温超高密度水泥浆设计中难于协调的超高密度与高强度、良好流动性与浆体稳定性的矛盾问题,利用粒度级配原理建立了以水泥为水化胶凝材料和颗粒表面存在吸附水化膜的三级颗粒紧密堆积粒度级配新模型,并应用该模型通过室内优化和添加剂优选实验,实现了以还原铁粉和铁矿粉加重、硅粉热稳定和微硅充填的双三级颗粒级配的组配加重,进行超高密度水泥浆的实验优化。开发出了抗温达200℃,密度达2.82 g/cm3的超高密度防气窜水泥浆体系。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综合性能协调良好,防气窜能力强,说明所建立的三级颗粒级配新模型和应用该模型采用双三级颗粒级配进行超过密度水泥浆实验设计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矿渣对固井液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主要的有关的矿渣固井技术的文献进行调研,对高炉水淬矿渣结构特、性能及其水化机理、影响矿渣固井液的固化因素和矿渣固化体性能和高温性能及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用高炉水淬矿渣和油井水泥浆配制了一系列固井液并在不同水灰比下对其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0.44水灰比时,矿渣加量为30%时油井水泥的抗温性能最好。试模抗压强度也变好。在0.60水灰比时,矿渣加量达到30%时,试模抗压强度最高,固井液的表观粘度、塑性粘度、动切力也相应的有所提高,可增强固井液的稳定性。在0.80水灰比时,矿渣加入量为20%时,试模抗压强度最高,表观粘度不变,塑性粘度和动切力变化较小,可以提高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19.
水泥浆性能对声波水泥胶结测井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声波水泥胶结测井评价解释结果受被测介质声阻抗的影响,采用超声波测试方法探讨了常规水泥浆性能及其对水泥石声阻抗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不稳定的水泥浆体系,因固相颗粒沉降堆积、水泥浆水化不充分及凝固后体积收缩,严重影响了水泥环的层间封隔质量,但因其堆积后水泥石声阻抗值增加,声波水泥胶结测井时首波幅度降低,测井解释结果却较好。此外,空心漂珠低密度水泥石声阻抗值明显低于常规密度水泥石声阻抗值,固井后CBL首波幅度明显高于用常规密度水泥固井后测得的CBL首波幅度,常导致固井评价解释结果偏离实际封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评价固井质量时,应充分考虑水泥浆混合材质特性及水泥浆沉降稳定性对水泥石声阻抗的影响,以真实、合理地反映水泥环层间封隔质量。  相似文献   

20.
胶凝态水泥浆孔隙度是水泥浆凝结过程中评价胶凝态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定性分析、实验验证的方法,对胶凝态水泥浆和土壤进行了宏观及微观等对比分析,两者具有相类似的"骨架-孔隙结构",均表现出一定的孔隙性和渗透性。因此,引入土壤学中土壤孔隙度测试方法,同时结合胶凝态水泥浆的水化特性,将土壤孔隙度测试原理中烘干方式改进为液氮冷冻干燥、真空负压干燥或用无水乙醇浸泡终止水化后再升温干燥等可抑制水化反应的烘干方式。应用该方法对特定水化时间下的浆体开展了孔隙度探索实验,为检测水泥浆体的孔隙度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