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研究和开发的压裂液添加剂和产品,并对比了美国BJ Services、Dowell和Halliburton及加拿大Nowsco公司的20类120种产品,分析讨论了国内外压裂液添加剂的差异,最后提出了国内压裂液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压裂液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该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有机硼压裂液,着重对其冻胶的主要性能进行综合性描述,总结了冻胶的形成特点,并对现场应用情况进行简介,实验结果表明,本类型有机硼压裂液能满足70~150℃油层压裂改造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钛交联植物胶高温压裂液的关键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以文 《油田化学》1993,10(2):124-129
本文介绍了钛交联植物胶高温压裂液体系的关键性能即耐温能力、破胶及对地层和裂缝的伤害的实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6.
聚合物压裂液性能的影响因素及研究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现在油田上压裂液的应用情况,讨论了压裂液的作用机理,同时阐述了稠化剂、交联剂、温度稳定剂以及pH调节剂的应用情况和它们对聚合物压裂液性能的影响,尤其是对耐温性和抗剪切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将疏水缔合物应用于聚合物压裂液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气资源的开采,地下资源的枯竭,压裂已经成为油气资源进行深层次挖掘的有效手段。但压裂过程中,由于外来压裂液侵入地层,对地层造成污染,严重影响压裂缝面附近基质的渗流能力,降低压裂后油井产能。为了降低压裂液对地层污染,需引进清洁压裂液,降低对地层的伤害。介绍了清洁水基压裂液在陕北低渗油田的应用,重点阐述了清洁水基压裂液性能,并对清洁水基压裂液的现场应用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8.
国外低伤害压裂液体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胍胶系列水基压裂液地层伤害大的缺点,说明了发展低伤害压裂液的必要性。系统介绍了国外Schlumberger公司、Halliburton服务公司、Baker Hughes公司和BJ服务公司目前低伤害压裂液发展和应用概况,其耐温能力、较低的伤害、种类齐全、对各种储层的适应性是国内压裂液无法比拟的;重点介绍了清洁压裂液、Fiber-FRAC*压裂液技术、疏水缔合聚合物/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复合压裂液和低分子量压裂液技术等压裂液体系,这对国内低渗低压储层和海上油气田的增产有重要借鉴意义。今后,国内压裂液将主要朝着地层伤害小、抗高温、地层适应性强、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压裂液对储层的损害及其保护技术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压裂液对储层损害分析及其保护技术是油气藏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据近几年压裂液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压裂液损害储层的类型,分析了压裂液滤液、残渣、滤饼及浓缩对地层的损害机理和保护措施。介绍了研究压裂液对储层损害的6种方法,即:①支撑裂缝导流能力;②岩心损害的测定;③残渣含量;④助排性能测定;⑤乳化及破乳性能;⑥粘土稳定试验。最后指出了低损害水基压裂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油基压裂液应用在水敏性地层,特别是强水敏地层压裂井的施工中,其作用是水基压裂液所无法代替和比拟的,它还可应用在低渗透地层和老井重复压裂等对地层无伤害的各种压裂井的施工中。本文就加拿大Farcmaster公司1994年首次在我国胜利、中原和华北油田采用油基压裂液进行压裂施工的工作情况及工艺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从中可以了解到国外油基压裂液工艺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也可看到今后我国油基压裂液研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水基压裂液添加剂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崔明月 《油田化学》1997,14(4):377-383
本文综述水基压裂液稠化剂、交联剂、降滤失剂、破胶剂、粘土稳定剂、助排剂等主要添加剂在我国的研究、应用性能与评价,简要介绍了其它各种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实验测定了建南致密砂岩油气藏羧甲基羟丙基瓜胶压裂液、低聚物压裂液和羟丙基瓜胶压裂液3种压裂液破胶后的黏度、表面张力及残渣含量,发现3种压裂液破胶后的性能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测试不同压裂液体系对岩心的总伤害率和基质伤害率并计算出了水锁伤害率,发现岩心的水锁伤害率(65%~80%)远大于基质伤害率(5%~15%),水锁伤害才是降低储层渗透率的主要伤害来源;且岩心基质伤害率和水锁伤害率不仅与压裂液的性能参数有一定的关系,还与岩心渗透率和岩性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分解实验法逐步分析测定了这些因素对压裂液伤害的影响后得出,压裂液的残渣含量是影响基质伤害的主控因素;岩心渗透率是影响水锁伤害的主控因素。通过解水锁实验发现,严重水锁的岩心通过相应的解水锁措施后,岩心渗透率恢复值高达70以上,说明通过相应措施确实能减小水锁伤害。   相似文献   

13.
压裂液优化设计与应用技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压裂开发和区块整体压裂要求压裂液在低成本投入下,既能满足油藏特点和工艺技术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压裂液对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介绍了压裂液优化设计技术,即压裂液及其添加剂优选、压裂过程的温度场计算、压裂液植物胶分散水合及充分增粘、压裂液变组分配方性能优化等。该技术是将同一口井的压裂液根据需要设计成不同阶段、不同组分,精确控制各种添加剂的加入使压裂液性能达到优化。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的压裂液,常规使用和按压裂液优化设计变化组分使用岩心的动态滤失伤害可由40%降到14%。该项技术在吐哈鄯善油田整体重复压裂中应用成功,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有机锆交联剂OZ—1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占春  张文胜 《油田化学》1997,14(3):274-276
合成了具有延迟交联特性的有机锆交联剂OZ1;介绍了OZ1交联的已在胜利油田应用的3种压裂液的性能;探讨了OZ1在水基聚合物冻胶堵剂和弱凝胶或胶态分散凝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香豆胶水基压裂液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香豆胶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香豆胶稠化剂主要性能、香豆胶压裂液组成和主要特性以及香豆胶压裂液在高温、超深井的现场应用情况.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表明,香豆胶性能优异、水不溶物低、增粘能力强、易交联、成本低,形成的水基冻胶粘度高、摩阻低、残渣少,可满足高温、深井油藏和复杂压裂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高温、低孔低渗储层压裂改造中,常用的瓜胶压裂液浓度一般为0.45%~0.50%,瓜胶的浓度高,对储层的伤害大,且近年来瓜胶的价格明显上涨,施工费用增加。因此优选了性能优异的超级瓜胶、表面张力小的助排剂,并研制出水解半径大的复合型多头交联剂,最终得到耐高温低浓度瓜胶压裂液,该压裂液瓜胶质量分数为0.30%~0.35%时,耐温达130℃(黏度小于8 m Pa·s),具有破胶彻底、低残渣(117 mg/L)、对岩心的伤害率小于10%、流变性能好等优点。该压裂液在塔河535井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压裂液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压裂液是Schlumberger Dowell公司开发的新型无聚合物压裂液,商品名ClearFrac,由表面活性剂长链脂肪酸的季铵盐溶解在盐水中而成。长链季铵盐分子在盐水中形成高度缠结的蚯吲状成刚性长棒状胶束,使压裂液具有了一定的粘度和弹性,压裂液冻胶遇到烃类(原油、天然气)便会破胶。VES压裂液不需要破胶剂、交联剂、杀菌剂等,用量少,对地层伤害小。本综述分章介绍VES压裂液的开发简史,组成及结构;流变性;滤失性;导流能力;国外国内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8.
压裂液用有机钛螯合物交联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有机钛整合物交联剂的化学组成、性质、交联机理,比较了TiTE、TiLA和TiAA三种不同类型的有机钛螯合物及七种商品有机钛交联剂的耐温能力。三种有机钛螯合物中,以TiTE螯合物的耐温能力最强,国内五种商品有机钛交联剂中,以万庄1号及万庄2号耐温能力最高,但比国外的DX-500耐温能力要低。在现场试验中观测到的万庄1号有机钛交联剂的耐温能力,与实验室实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为拓宽黄原胶的应用范围,采用环氧丙烷和氯乙酸钠在醇溶剂中与黄原胶(XG)反应制得淡黄色的羧甲基羟丙基黄原胶(CMHPXG)。对羧甲基羟丙基黄原胶的流变特性(剪切变稀性、黏弹性、触变性)以及其作为压裂液的基本性能(携砂性、耐温耐剪切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5% CMHPXG溶液的表观黏度比0.5% XG溶液增大了3.35倍,且CMHPXG溶液的弹性模量、黏性模量和触变环面积均比XG溶液有显著的提高。陶粒在CMHPXG溶液的沉降速度远小于在XG溶液的沉降速度,携砂性能得到提高。0.4% XG溶液在30℃的表观黏度为43.1 mPa·s,而0.4% CMHPXG溶液在120℃、170 s-1下剪切90 min后的保留黏度仍有64 mPa·s,CMHPXG溶液的耐温耐剪切性能相对XG有较大程度的提高。XG和CMHPXG溶液的流动曲线可用Cross本构方程进行表征,且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相较于黄原胶,羧甲基羟丙基黄原胶的基本性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压裂返排液中的主要成分是瓜胶,其有效含量的确定以及分子结构的变化对于返排液后续的处理具有指导作用。利用瓜胶的化学性质建立了采用蒽酮比色法检测返排液中瓜胶浓度的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为0.999 2,回收率在96.5%~101.1%之间,方法重现性高,准确可靠。同时利用凝胶色谱(GPC)与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的技术(LC/Q-TOF-MS)解析了压裂返排液中瓜胶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凝胶色谱测量瓜胶分子量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为0.995 5,玛湖地区使用的瓜胶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4万,随返排时间的增加返排液中大分子瓜胶显著减少,加入氧化破胶剂后瓜胶的B-O键优先断裂,瓜胶生成聚二醇络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