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留设护巷煤柱一直是煤矿传统的护巷方法。传统的留煤柱护巷方法是在上区段运输平巷和下区段回风平巷之间留设一定宽度的煤柱,使下区段平巷避开固定支承压力峰值区,对于区段平巷的双巷掘进及使用来说,双巷掘进技术管理简单,对于通风、运输、排水、安全都有利。但是,煤柱尺寸留设过大,则造成煤柱损失率增加;若煤柱尺寸留设过小,则下区段平巷受二次采动影响,侧向的煤柱支承压力增加,平巷容易发生片帮及冒顶,巷道维护比较困难。为解决平巷间留设煤柱尺寸问题,依据哈拉沟煤矿2~(-2)煤地质条件,进行了煤柱尺寸的理论计算和煤柱松动圈测试,得出综采工作面平巷间合理的煤柱尺寸为15 m。  相似文献   

2.
榆家梁矿4~(-2)煤煤柱留设尺寸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设煤柱一直是煤矿中传统的护巷方法,传统的留煤柱护巷方法是在上区段运输平巷和下区段回风平巷之间留设一定宽度的煤柱,使下区段平巷避开固定支承压力峰值区。探讨了根据煤柱的塑性破坏和弹性核的范围确定煤柱的合理留设尺寸。减少煤柱尺寸,提高资源回采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布尔台煤矿综采工作面及两平巷矿压显现规律总结、分析,提出了优化支护参数、调整采掘布局、合理留设煤柱、优化采煤工艺等矿压显现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布尔台煤矿近距离同时开采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支护设计参数、调整采掘布局、合理留设煤柱、优化采煤工艺等方法可以有效治理工作面片帮、冒顶及两平巷底鼓、帮鼓等现象。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现阶段区段平巷布置方式,提出了回收煤柱沿空留巷区段平巷布置方式。此种巷道布置方式融合了双巷布置和沿空留巷的优点,通过沿空留巷保留上区段的运输平巷作为本工作面的回风平巷,区段间留设50~60 m的大煤柱,回采期间将工作面和大煤柱联合布置回采,实现回收采区内全部的煤炭资源。根据现场经验,对留巷费用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的区段平巷布置方式进行比较,留巷所需费用不及所留煤柱产生利润的1/3,而且煤价愈高、工作面平巷愈长产生的经济效益愈显著。  相似文献   

5.
针对长平矿大采高工作面巷道留设合理煤柱宽度问题,通过煤柱稳定性理论计算、应力实测、有效支撑面积分析,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巷道煤柱尺寸进行了合理优化。采用煤柱稳定性理论计算得出护巷煤柱宽度为64m,实践结果表明留设煤柱尺寸较保守。经综合分析认为留设煤柱宽度约为50m时,既能保证巷道回采的稳定性,又可减少煤柱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综采工作面掘进准备巷道,提高回煤储量,实现2个临近综采工作面共用1条准备巷道,可对先采工作面上平巷沿空留巷巷帮进行充填,实现后采工作面继续应用此巷道。  相似文献   

7.
沿空留巷也称无煤柱护巷,其优越性已有共识,但如何灵活运用值得进一步探讨。介绍沿空留巷的支护依据、留设方法和注意事项,根据国内外和邻近矿沿空留巷的经验,结合该矿地质特点以及回采工作面支承压力沿煤层倾斜方向与采空区相邻的煤体边缘存在着卸压带,成功实施了2个回采工作面锚梁网支护的运输平巷、回风平巷的沿空留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李荣坤 《煤矿开采》2006,11(3):55-56
沿空留巷也称无煤柱护巷,其优越性已有共识,但如何灵活运用值得进一步探讨.介绍沿空留巷的支护依据、留设方法和注意事项,根据国内外和邻近矿沿空留巷的经验,结合该矿地质特点以及回采工作面支承压力沿煤层倾斜方向与采空区相邻的煤体边缘存在着卸压带,成功实施了2个回采工作面锚梁网支护的运输平巷、回风平巷的沿空留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以小纪汗煤矿综采工作面窄煤柱留设为工程背景,通过建立符合地质概况的岩层数值模型,模拟计算了一次采动、二次采动影响下的侧向支承压力分布以及巷道位移的演化;采用监测两帮移近量、钻孔窥视方法进行现场试验和数据收集;结合模拟结果及现场数据对留设不同煤柱尺寸进行了分析和演示。研究结果表明,留设的煤柱达到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沙曲矿28203综采工作面区段煤柱的留设宽度,对工作面的矿压实时动态监测,并对测量值进行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得出留设煤柱的合理宽度,使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留设不同宽度煤柱时的塑性破坏特征,最终确定沙曲矿28203综采工作面区段煤柱留设合理宽度为25 m。现场实践证明,煤柱留设宽度满足相邻工作面的护巷要求。  相似文献   

11.
《煤炭技术》2016,(2):310-312
对某堆存煤矸石中残存的煤(固定碳品位为28.92%)进行了系统的浮选实验研究(矿物学分析、磨矿细度试验、浮选药剂试验,以及开路、闭路流程试验),重点考察了常用3种调整剂(石灰、硅酸钠及六偏磷酸钠)对该煤矸石中煤浮选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影响,最终获得固定碳可作为动力原煤使用,大大提高了该煤矸石的利用价值,实现了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2.
煤炭转化中的煤炭液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爱彬 《煤》2004,13(1):44-45,5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大大增加,石油供应的缺口将越来越大,中国作为富煤贫油的国家,采用液化技术是实现煤炭高技术转化和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宏伟  张国栋  张斌  王升 《煤炭技术》2015,34(6):270-272
发热量是动力煤主要计价指标;对于单一矿区的煤,可通过测量煤炭灰分、水分预测发热量。但配煤入洗时煤质特性不均一,难以简单地建立模型预测。本文基于配煤入洗中的发热量可加性原则,分别建立单一煤炭的发热量预测模型,然后根据配煤比例加权平均获得最终公式,从而利用灰分、水分等指标预测配煤产品发热量。  相似文献   

14.
《煤炭技术》2015,(8):283-285
分析了火石咀煤矿选煤厂的煤质及可选性,对选煤厂整体工艺系统进行了分析,确定采用块煤斜轮重介+中块原煤三产品旋流器重介+末煤不入洗的工艺流程,并对各工艺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经过生产实践,表明该流程具有灵活性强,流程简便、生产环节少,分选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同煤矿集团公司5个矿区大同侏罗纪煤炭资源赋存现状,研究用于制备性能优良的脱硫脱硝活性焦产品的优质原料煤特征,确定用于制备活性炭的优质原料煤煤种,选定煤源地后以便于保护性开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矿井的不断升级改造,原平煤器已满足不了生产需要,针对平煤器的特点进行了液压、电控改造,改造后的平煤器自动化程度较高,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孟祥华 《煤炭技术》2007,26(4):103-105
通过聚煤古构造的研究,分析了影响榆木桥煤盆地含煤段形成时的控制作用,探讨了含煤段与含煤性及煤田构造形态与聚煤古构造的关系,对煤矿开采及煤田外围普查、预测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徐薇  张文华 《选煤技术》2001,(6):46-46,I002
根据选煤厂煤尘的特点,提出了防尘、除尘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9.
韩必武 《煤炭技术》2007,26(11):65-67
通过对潘一煤矿西二采区缩小防水煤柱块段13-1煤底分层赋存条件及其顶板岩性特征的研究,顶分层覆岩破坏规律的分析与研究,上覆松散含水层及基岩风化带的划分与评价,以及顶分层试采工作面出水及压架原因分析与研究,论证了本底分层块段缩小防水煤柱上综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煤》2017,(9)
为研究煤体渗透性实验中型煤和原煤的差异性,选择唐山矿和钱家营矿区的烟煤原煤和型煤煤样,通过渗流实验平台对原煤和型煤的渗透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研究了围压对型煤和原煤渗透性的影响差异;以及围压和气体压力不变的情况下,煤样在不同含水率的条件下,水分对型煤的渗透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型煤和原煤的渗透性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型煤渗透性优于原煤,水分对型煤渗透率影响较为明显,渗流实验中煤样的选取对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