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关于加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环节。因此,高校体育要从多方面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体育锻炼,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而体育教师要通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加强大学生终身体育培养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高校体育必须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兴趣,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素质,为走向社会坚持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学时期是影响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生成的关键时期,而终身体育观念和意识的实现要以体育兴趣为基础。艺术体育是适合当代女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在此主要从当代女大学生的审美需求、艺术体育项目的开展的优势和艺术体育教学在终身体育中的作用等方面探讨如何通过艺术体育教学培养女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与意识。  相似文献   

4.
从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精神的视角,强调了高校体育应着眼学生终身体育,并提出有关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等方面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要求体育意识终身化,结合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发展的关系,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学习就要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紧密结合,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这必将成为我国当代高校体育教育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大学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和原则,分析了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大学体育与终身体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加强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对体育参与的积极性,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加强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其次大学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要不断提高,教学方法要不断创新,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证明,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体对生活环境以及社会活动的适应能力,高校体育教学应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只有培养好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才能达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学生在学校阶段进行锻炼,而且是步入社会后,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都能自觉独立地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9.
从“以人为本”教育观出发,分析了其对高校体育工作的新要求。对在“以人为本”教育观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健康第一”这一工作中心,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作为高校体育的目标,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以促进高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10.
浅谈高校体育如何与社会体育接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措施,认为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应确立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建立适合终身体育思想的教材体系,在教学中重视体育能力的培养,在课外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加强余暇运动的引导和管理,在余暇运动中完成向社会体育形式的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