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铁酸钾及其联用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近年来强氧化剂高铁酸钾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成果及现状.高铁酸钾可有效地去除水中微生物、无机以及有机污染物,污染物去除效果与高铁酸钾投加量、反应pH、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由于高铁酸钾具有氧化选择性及不稳定等缺点,有必要发展高铁酸钾联用技术,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高铁酸钾联用技术的协同作用,其中高铁酸钾与光催化协同作用明显,可大幅提高光催化效率,加速污染物的去除,在环境治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多功能净水剂高铁酸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铁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杀菌、除臭等功能为一体的环境友好型多功能水处理剂,具有比高锰酸盐、臭氧、氯气等更强的氧化能力.介绍了3种制备高铁酸钾的方法的反应原理及其优缺点;介绍了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氧化性、稳定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高铁酸钾联用技术的协同作用,并对高铁酸钾在碱性电池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论述.指出了高铁酸钾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待为高铁酸钾的深入研究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铁酸钾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小雄 《广州化工》2011,39(20):6-8
介绍了近年来强氧化剂高铁酸钾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成果及现状。高铁酸钾可有效地去除水中微生物、无机以及有机污染物、水中重金属和除臭的功效,指出高铁酸钾与其他水处理药剂的独特之处。分析了高铁酸钾在生活用水、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情况,为实现其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处理试剂的不断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水处理剂进入人们的视野。高铁酸钾是一种绿色的水处理剂,同时有着混凝、消毒、杀菌等多种效果,在酸性溶液中其氧化还原电位达到+2.20V,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本文对以其强氧化性为基础,探究了高铁酸钾及其和PS联用体系对水中污染物己烯雌酚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联用技术是新型的绿色水处理技术。概述了超声波强化污水处理工艺的原理,介绍了超声波联用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从水中污染物降解机理及降解效果等方面对已取得的成果展开论述。展望了超声波联用技术在水处理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其工业化应用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锰酸钾氧化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部分新兴污染物,但其单独使用具有很强的选择性,且受pH影响较大,投量过高时会造成出水色度和锰含量超标,而高锰酸钾联用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此问题。因此,在探讨高锰酸钾直接氧化新兴污染物应用的基础上,综述了高锰酸钾和其它技术联用体系在处理水中新兴污染物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与应用,探讨了联用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旨在为开发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水处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铁酸钾与UV-vis/TiO2协同氧化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铁酸钾与紫外-可见光/二氧化钛(UV-vis/TiO2)光催化的协同氧化效应,以氨氮为目标物,研究了高铁酸钾、UV-vis/TiO2光催化以及高铁酸钾与UV-vis/TiO2光催化联用对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高铁酸钾与UV-vis/TiO2光催化联用的条件下,在pH=8.0,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30 min,氨氮质量浓度50 mg/L,高铁酸钾、TiO2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20、200 mg/L时,水中氨氮的去除率为97.5%,比单独的高铁酸钾或UV-vis/TiO2最大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2.5%和14.7%.实验还表明,低浓度的高铁酸钾与UV-vis/TiO2光催化体系存在协同氧化效应,但高浓度的高铁酸钾对UV-vis/TiO2光催化体系却存在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8.
无机盐高铁酸钾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有效灭活微生物,氧化降解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去除悬浮颗粒物;其还原产物三价铁离子具有一定絮凝作用。近年来其合成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综述了高铁酸钾在饮用水水质的改善及废(污)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实践所取得的成果,探讨了其在取代氯氧化剂、源水有机污染物控制、提高污(废)水处理效能方面应用的可行性,指出了其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高铁酸钾在水处理中应用研究的深入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忠桥  吴耀国  胡思海 《应用化工》2010,39(3):414-416,419
以苯胺为代表性污染物,借用全自动六联混凝试验搅拌机,实验研究了自制的高铁酸钾对微污染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功效、影响因素及其去除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高铁酸钾对苯胺具有比较好的去除作用,但受高铁酸钾的投加量、反应时间、体系的pH、苯胺初始浓度等的影响,其最佳反应时间为30 min,pH=9.0~9.5。通过高铁酸钾作用过程中氧化与絮凝作用的定量研究发现,高铁酸钾去除苯胺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作为一种绿色水处理剂在原水预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K2FeO4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各种有机及无机污染物,并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药剂投加量、pH、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K2FeO4具有选择性氧化以及不稳定等不足,因此,发展了K2FeO4的强化技术与联用技术。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K2FeO4联用技术与强化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其中Fe(Ⅲ)与K2FeO4作用明显,有效提高污染物去除率的同时减少了水处理过程中K2FeO4的用量,大幅降低了处理成本,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高铁酸钾的制备及其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铁酸钾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水处理剂,因其在水体处理过程中表现出集氧化、絮凝、杀菌、消毒、除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特性,越来越受到青睐。对高铁酸钾的各种制备及其表征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比较了各种制备及表征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并结合作者最新研究成果及实践应用,对于便捷的高铁酸钾的制备方法及其高效的高铁酸钾的表征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为深入高铁酸钾的制备、表征及其在实际领域中的应用等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强氧化性硫酸自由基SO4来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本文介绍了该技术产生的背景,阐述了自由基的产生机理以及与有机污染物的反应机理,对基于SO4的高级氧化技术在水中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这种新型的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与其他技术联用降解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超声波与其他技术联用在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多项研究表明,超声波与Fenton型试剂、紫外光、铁、生物催化剂、电解、臭氧等手段联用可大大提高有机物降解率,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李铁云 《广州化工》2012,(2):110-112
采用固相萃取-GC/MS检测分析技术,分析黄河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检测结果表明黄河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机污染物是烷烃类、酸类和酯类化合物。研究了高锰酸钾与颗粒活性炭联用对水源水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对苯酚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实际水源水在高锰酸钾与颗粒活性炭联用处理后,水中有机物大部分被去除,水源水的致突变活性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使用高铁酸钾对水中苯胺的去除进行了研究,研究了高铁酸钾投量、氧化时间、pH值及苯胺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苯胺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pH=9.0左右,高铁酸钾和苯胺的摩尔比为4.5:1,反应时间为20min,此条件下的苯胺去除率为93.07%。并将高铁酸钾/紫外光联合去除苯胺与单纯的高铁酸钾氧化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铁酸钾/紫外光无法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零价铁联用技术结合零价铁和其他技术优点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多种污染物,克服了零价铁单独使用易被氧化、去除效率低等缺点,提高了废水处理效果。主要介绍了当前常见的几种零价铁联用技术:零价铁-PRB技术、零价铁-过硫酸盐技术、零价铁-微生物技术、零价铁-Fenton技术,分析零价铁联用技术当前研究进展、作用机理、应用中存在问题,指出如何将纳米零价铁与相关技术联用进行常规水处理,或针对处理某种难降解污染物,将是未来零价铁体系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高铁酸钾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铁酸钾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但由于其在制备、储存和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制备方法复杂、操作条件严苛、产品稳定性差等问题,导致目前还没有理想的高铁酸钾成品面市.针对这种情况,对国内外合成高铁酸钾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同时对提高高铁酸钾稳定性方面的研究以及对高铁酸钾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也作了详细阐述,并介绍了高铁酸钾在生活用水、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情况.指出了高铁酸钾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实现其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唐安中  徐琪珂 《化工进展》2021,40(12):6889-6896
水体中的腐殖酸类天然有机物是影响水质重要因素之一,仅靠常规工艺难以去除水中腐殖质。氧化及其联用技术因效率高、能耗低、适用范围广,逐步成为去除此类污染物的预处理技术,臭氧、高锰酸钾等氧化剂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特点,已取代传统氧化剂-氯气,能有效将水中天然有机物(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分解为无毒小分子物质,且降低了饮用水水质致突变风险,其中,臭氧在安全性和副作用方面更具优势,但单一氧化技术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针对国内外不同水体状况,本文详细比较了氧化-混凝等联用技术去除水中腐殖酸的氧化机理、协同作用、去除效果和应用状况,探讨了不同的氧化及其联用技术去除水中NOM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表明氧化技术组合工艺已成为去除水中腐殖酸的主流工艺,并指出预氧化-膜联用技术因其良好的协同性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克隆植物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研究目前方兴未艾。本文以匍匐茎克隆植物水花生为例,论述了水花生在去除水中污染物中的应用现状。结果表明,水花生不仅可以可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的N、P、COD,且对水中重金属的也有较好的净化作用。同时,水花生对于重金属也表现出较强的抗性。进一步的研究应注重水花生在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化工》2019,(10):2358-2362
以COD_(Cr)、总磷和氨氮的去除率作为考察指标,通过投加高铁酸钾(K_2FeO_4)、PAC和PAM,对模拟《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污水进行去除试验研究,考察了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对其去除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氨氮、总磷和COD_(Cr)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76.18%,82.34%和55.65%。三项污染物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V类标准,比使用PAC和PAM处理时去除效果显著提高;K_2FeO_4-PAC-PAM复合体系中,高铁酸钾具有显著的絮凝协同作用;同时发现,PAC和高铁酸钾浓度比以及高铁酸钾与PAC和PAM的投加顺序均会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