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唑螨酯在柑桔和土壤中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吴俐勤  朱亚红 《农药》1996,35(7):21-23
本文报道了唑螨酯在柑桔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残留研究。样品经提取、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于土壤、桔皮、桔肉中各添加唑螨酯及其异构体0.05-2.00毫克/千克,回收率:唑螨酯为78.7-99.7^%;异构体为85.2-107.8%。最低检测浓度为0.005毫克/升克。  相似文献   

2.
腈菌唑在小麦,土壤上残留与降解的动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夏昕  吴剑英 《农药》1996,35(10):29-31
本试验为腈菌唑在辽宁、江苏两地的两年残留测定,作物为小麦。分析目标为麦粉、麦杆、青植株、土壤,四种试材分析方法的添加回收率均为75%以上。1993年土壤的半衰期辽宁、江苏分别为27.2天和23.7天,小麦青植株的半衰期辽宁、江苏分别为2.1天和2.5天;1994年土壤的半衰期辽宁、江苏分别为25.8天和36.7天,小麦青植株的半衰期辽宁、江苏分别为4.3天和3.3天。试验施药剂量为25毫克/公斤(2.5克/亩)及50毫克/公斤(5.0克/亩)两种,在收获期小麦麦粉及麦杆中的残留量都低于参照的允许残留量0.1毫克/公斤及2.0毫克/公斤,安全间隔期为20天。分析结果表明腈菌唑对小麦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王洪涛  许志强 《农药》1997,36(8):30-32
本文概述了涕灭威及其代谢物在苹果和土壤中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以内酮提取,过氧乙酸氧化,二氯甲烷萃取,气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涕灭威在土壤和苹果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4、0.004毫克/公斤,空白样品添加0.1-2.0毫克/公斤,涕灭威及其代谢物的平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84.7-109.7%及1.0-7.8%。  相似文献   

4.
黄士忠  李治祥 《农药》1996,35(6):30-31
本文概述了酰胺唑及其代谢物在土壤和梨中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以丙酮提取,二氯甲烷萃取,氟罗里硅土柱净化,气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IM和IBC-01的最小检测量为8.1×10^-11克,5.0×10^-11克,在土壤和梨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89、0.0067毫克/公斤和0.0056,0.0042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涕灭威及其代谢物在苹果和土壤中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以丙酮提取,过氧乙酸氧化,二氯甲烷萃取,气谱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测定。涕灭威在土壤和苹果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4、0004毫克/公斤,空白样品添加01~20毫克/公斤,涕灭威及其代谢物的平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847~1097%及10~78%。  相似文献   

6.
苯黄隆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最小检知量为1×10 ̄-9克,麦面中最低检知浓度为0.05毫克/公斤,土壤中为0.025毫克/公斤。麦面中回收率为75.5~79.8%,变异系数为3.53~5.94%;土壤中回收率为101.0~106.2%,变异系数为4.43~6.16%。  相似文献   

7.
唑螨酯对土壤呼吸作用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珍  郭正元  黄帆  杨仁斌  唐美珍 《农药》2006,45(10):692-694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杀螨剂唑螨酯对土壤呼吸作用和土壤巾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唑螨酯对土壤的呼吸作用有一定的影响,用1mg/kg剂量处理,初期土壤呼吸作用表现为轻微的抑制,到第15d则恢复到与对照一致。用5、10mg/kg剂量处理,则在培养期间内一直处于被抑制状态。唑螨酯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在试验期间内,低浓度处理(1、10mg/kg)呈现出轻微的抑制-激活-恢复过程,而高浓度处理(40、80mg/kg)则呈现出抑制-激活-抑制-恢复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唑螨酯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小,属于低毒或无实际危害的农药。  相似文献   

8.
王强 《农药》1995,34(2):15-17
作者以柑桔全爪螨为供试材料,对杀螨剂-哒螨灵和唑螨酯的室内毒力,杀螨杀卵活性,毒杀作用特点及田间效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哒螨灵对雌成螨和卵均具有极高的毒力(LC50分别为0.21和0.12ppm),其相对毒力指数均居供试六种杀螨剂之首位,唑螨酯对雌成螨也具有较高的毒力(LC50为0.94ppm),其相对毒务指数也高于苯丁锡,噻螨酮,三唑锡及克螨特,但唑螨酯对卵的毒力(LC50 20.5ppm)则低于噻螨酮,同时,哒螨灵0.75-1ppm和唑螨酯2-10ppm的杀螨活性均达90%以上,哒螨灵0.2-0.75ppm的杀卵活性也达80%以上,而唑螨酯50ppm的杀卵活性则为60.7%,二者不仅击倒作用迅速,如唑螨酯5和50ppm的击倒中时分别为19.53和7.71小时,而且持效期长,田间小区试验表明,15%哒螨灵乳油30000-4000倍和5%唑螨酯悬浮剂1000-2000倍防治柑桔全爪螨有较好效果,药后3天即可见效,药效可分别维持40天和30天。  相似文献   

9.
徐浩  李振  赵华  吴珉  胡秀卿 《农药》2006,45(3):184-185
采用乙腈提取,硅胶柱层析净化,HPLC紫外228nm检测,研究了柑桔和土壤中唑菌酮的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回收率为76.81% ̄106.87%,变异系数在3.27% ̄6.69%之间,对唑菌酮的最小检出量为1.0×10-9g,在土壤、桔皮和桔肉中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2、0.04、0.02mg/kg。  相似文献   

10.
灭多威在棉花及土壤中降解动态及残留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慕卫  王开运 《农药》1996,35(3):31-33
按生产上常规用量,每亩喷施20%灭多威乳油60毫升防治二代棉铃虫,施药后7天在棉叶上及14天在土壤中其降解率分别为98.81%及88.09%;半衰期分别的1.56天及4.98天。防治二、三、四代棉铃虫,按有效剂量施药6次,有效成分72克/亩,棉籽和土壤中的最大残留量分别为0.023及0.084微克/克;再加大50%用量,有效成分108克/亩,最大残留量仅为0.034及0.214微克/克。结果表明,灭多威在棉叶上及土壤中降解较迅速,常规用量下,对棉籽及土壤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11.
谢建军  朱亚红  朱嘉虹 《农药》2003,42(8):18-20
目前测定双丙氨膦及代谢物草铵膦残留有两种方法,第一是茚三酮法测定土壤中残留,其灵敏度较低。第二是气相色谱法测定桔皮与桔肉中残留,其衍生这一步条件苛刻,不易掌握。作者在它们基础上探索出运用OPA柱后衍生法测定土壤、桔肉及桔皮中残留,具有灵敏度高、重现好、操作简单等优点,所用仪器类似于氨基甲酸酯系统,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唑螨酯的水中光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唑螨酯在水中光解特性,为该药的环境风险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室内模拟法研究唑螨酯在不同因素条件下的光解,评价唑螨酯在水环境中的风险性。[结果]唑螨酯在水中光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光照强度为8000lx时10mg/L唑螨酯的半衰期为49.5min;光照强度为4000lx时,初始质量浓度为5、10、20mg/L唑螨酯的半衰期分别为99、115.5、115.5 min;SDBS添加质量浓度为5、10、30 mg/L时10 mg/L唑螨酯的半衰期分别为138.6、138.6、115.5min;在pH值为4、7、9时10mg/L唑螨酯的半衰期为13.6h及115.5、99min。[结论]光照强度越大,降解越快,初始质量浓度越高,降解时间越长;偏酸时对唑螨酯的水中光解有抑制作用,偏碱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水溶液中添加SDBS后,随着SDBS质量浓度的增大对唑螨酯水中光解的影响效果减小。  相似文献   

13.
邬冬青  于志光 《农药》1993,(1):32-33
本文继杀螨脒全量残留之后,研究了杀螨脒本体在鲜茶、成茶、茶园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生产性茶园的残留量,并与全量残留进行了比较。其结果:残留半衰期,鲜叶平均为3天(2.9~3.1天),成茶为3.2天(2.9~3.8天),比全量残留稍短(全量残留半衰期分别为3.6天和4天);喷施1000倍药液一次,间隔15天采制的成茶残留量为0.2毫克/公斤(0.14~0.54毫克/公斤),仅为全量残留的四分之一左右(全量残留平均为1.15毫克/公斤。如按2毫克/公斤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街量,则安全使用间隔期为7天,比全量残留短8天。  相似文献   

14.
烯唑醇在梨及土壤中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秀琼  赵秋霞 《农药》1997,36(2):26-28
本文报道了烯唑醇在梨和土壤中的消解2及最终残留状况。根据地区不同,烯唑醇在梨中的半衰期为5.3-11.3天,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1.1-18.8天。本文还以降解速度,残留量并参考国外残留标准,评价了烯唑醇对环境的影响,认为类唑醇以推荐剂量应用,降解迅速,对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5.
杀菌剂腈菌唑在小麦,土壤上残留与降解的动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为腈菌唑在辽宁、江苏两地的两年残留测定,作物为小麦。分析目标为麦粉、杆、青植株土壤,四种试材分析方法的添加回收率均为75%以上。1993年土壤的半衰期辽宁、江苏分别为27.8天和28.7天,小麦青植株的半衰期辽宁、江苏分别为2.1天和2.5天;1994年土壤的半衰期辽宁、江苏分别为25.8天和36.7天,小麦青植株的半衰期辽宁、江苏分别为4.3天和3.3天。试验施药剂量为25毫克/公斤(2.  相似文献   

16.
抗蚜威在油菜上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乾开  朱国念 《农药》1994,33(3):19-20
本文报道了抗蚜威在油菜上的残留试验及样品检测方法,油菜结荚期喷洒50%可湿性粉剂15克/亩和39克/亩,施药1~2次,在油菜籽中的残留量低于0.10毫克/公斤,在油菜荚中的半衰期约4天。  相似文献   

17.
徐浩  赵华 《农药》2006,45(5):335-336
建立了对柑桔中微量速螨酮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氧化铝柱净化,进气相色谱ECD检测。该方法对标样的最小检知量为1.0×10-11g,对桔皮、桔肉和土壤的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001mg/kg,样品回收率为78.37% ̄105.37%,变异系数在1.53% ̄4.51%之间。  相似文献   

18.
气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乙草胺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苏霞  蒋世熙 《农药》1997,36(12):26-27
本文报道了玉米中乙草胺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样品用石油醚-丙酮提取,乙腈液-液分配净化,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乙草胺的最小检测量为8.6×10^-12克,在玉米中最低检测浓度0.001毫克/公斤。空白样品添加0.04-1.00毫克/公斤的平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94.5%和2.6%。  相似文献   

19.
张俊龙  刘少武  冯聪  宋玉泉 《农药》2022,(4):305-308
[目的]测定30%乙唑螨腈·螺螨酯悬浮剂对不同害蟥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试验.[结果]30%乙唑螨腈悬浮剂能有效防治柑橘全爪螨、苹果全爪螨、锈壁虱、蔬菜朱砂叶螨及二斑叶螨.在50~100 mg/L质量浓度下,30%乙唑螨腈·螺螨酯悬浮剂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药后1、3 d,防治效果达到84....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腈吡螨酯及其混剂对苹果红蜘蛛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螨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综合评价30%腈吡螨酯SC与110 g/L乙螨唑SC和22.4%螺虫乙酯SC混合使用的药效。[结果]30%腈吡螨酯SC 60.0~75.0mg/L+110 g/L乙螨唑SC 14.7~22.0 mg/L、30%腈吡螨酯SC 75.0 mg/L+22.4%螺虫乙酯SC 44.8~56.0 mg/L和30%腈吡螨酯SC 60.0 mg/L+22.4%螺虫乙酯SC 56.0 mg/L对苹果红蜘蛛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为显著,防效为94.0%~100%,持效期为20 d。[结论]在苹果安全生产中,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推荐30%腈吡螨酯SC与110 g/L乙螨唑SC和22.4%螺虫乙酯SC合理混用防治苹果红蜘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