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瓷专利     
《中国陶瓷工业》2006,13(4):54-56
纳米晶氧化铒一氧化锡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一种低温烧结多元多相复合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高性能锆钛酸铅薄膜的制备方法;陶瓷炉底辊辊套材料及其用该材料制作陶瓷炉底辊辊套的方法;一种陶瓷浆料快速可控固化胶态成型方法及装置;用于陶瓷钎焊的陶瓷颗粒增强复合钎料;陶瓷多层基板的制造方法和未烧成的复合叠层体;[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专利信息     
《佛山陶瓷》2008,18(10):43-43
陶瓷生产节能减排生产工艺;具有氧化层的碳化硅陶瓷部件;电介质陶瓷及其制造方法及层合陶瓷电容器;一种金属陶瓷瓦楞辊的制造方法;电介质陶瓷组合物和电子部件;一种氧化铝-碳化钨钛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3.
钛酸纳米管(Ti O2-n H2O)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管状结构的纳米材料。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以Ti O2纳米粒子(P25)为前体制备了钛酸纳米管。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粉末X-衍射(XRD)分别对钛酸纳米管的形貌和晶相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和热重分析联用法(DSC-TG)研究了钛酸纳米管的热化学性质,观察到四步热反应过程,分别归属为表面物理吸附水的脱附,结构水的脱除,锐钛矿相的形成和锐钛矿向金红石相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专利信息     
《佛山陶瓷》2005,15(10):44-44
掺杂铌锰酸铅-锆钛酸铅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一种将荧光粉烧鲒在陶瓷、玻璃制品表面的工艺;纳米多孔二氧化硅气凝胶块体的制备方法;用废玻璃制造产品的方法;热风流量调整阀体及其制造方法;用于金属或陶瓷的接合剂以及由其接合金属或陶瓷的方法;全粉煤灰建筑用砖及其制造方法和专用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金属陶瓷复合膜是由金属膜及表面陶瓷活性膜层复合而成,综述金属膜制备方法及金属膜表面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活性层膜制备技术,为金属陶瓷复合膜制备提供理论意义。论述国内外金属陶瓷复合膜研究进展,对金属陶瓷复合膜制备工艺技术及应用范围展望。  相似文献   

6.
纳米钛酸铅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压电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研究了纳米钛酸铅的制备,考察了凝胶的煅烧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及溶胶的反应温度对纳米颗粒粒径的影响和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控制钛酸丁酯-醇溶液浓度为0.100~1.000 mol/L、醋酸铅-醋酸浓度为0.500~1.500 mol/L、溶胶反应温度为70~90℃、凝胶煅烧温度为400~800℃,可制备出平均粒径在20~50 nm范围的近似球形的四方相纳米钛酸铅。制备条件对纳米钛酸铅的粒径有显著影响:随溶胶反应温度和凝胶煅烧温度的升高,所制备纳米钛酸铅平均粒径增大;当醋酸铅-醋酸溶液浓度为1.500 mol/L,随钛酸丁酯-醇溶液浓度由0.100 mol/L增大至1.000 mol/L,所制备纳米钛酸铅粒径先增大后减小。制备粒径可控的纳米钛酸铅对其性能及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橄榄状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纳米管钛酸钠和氯铂酸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橄榄状纳米材料。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所得纳米微粒呈橄榄状,分布均匀,平均长约为120 nm、直径约为40 nm。对纳米级橄榄状物质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专利信息     
《佛山陶瓷》2008,18(11):46-46
一种黄色氧化铝陶瓷及其制备方法,耐超高温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多孔陶瓷支撑体的制备方法,一种感应式陶瓷水龙头,超细结构的WC-Co金属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新型一体式水冷散热晶闸管陶瓷外壳  相似文献   

9.
纳米钛酸镁陶瓷粉体的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加芳  罗驹华 《硅酸盐通报》2007,26(3):514-518,546
钛酸镁粉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具有很高的品质因素(Q值)和较低的介电常数,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纳米钛酸镁粉体的主要制备技术,包括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机械力化学法等,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发展现状、优势及不足。最后,指出了纳米钛酸镁粉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钛酸镁基微波介质陶瓷粉末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钛酸镁瓷是一种重要的微波介质陶瓷,MgO-TiO2系统存在三种化合物,正钛酸镁、偏钛酸镁、二钛酸镁,三者结构和性能不同。因此为获得高性能陶瓷,通过对组成以及制备工艺的控制,制备单一相的物质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制备钛酸镁粉末的几种方法以及其他几种新兴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1.
TiO2纳米管阵列具有三雏有序纳米管状结构、大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能力,广泛地应用于催化材料、能源材料等领域.综述了近十年来TiO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模板法,阳极氧化法等;以及纳米管内的填充技术,如电沉积法,溶液浸渍-热熔解法,化学溶液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紫外光还原法等.指出采用电沉积法对TiO2纳米管进行高...  相似文献   

12.
复合型钛酸盐纳米管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它涉及一种纳米管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复合型钛酸盐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复杂、负载量小,只能被紫外光所激发,并且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如下:将金属盐溶于去离子水中,滴入浓硝酸后,将此溶液滴入钛酸酯与稀释剂制成的溶液中搅拌、干燥,然后烧结,将产物分散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反应24—72h,降温、保温后洗涤至中性。  相似文献   

13.
董素芳 《工业催化》2007,15(8):55-58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低温或常温下通过溶液中发生水解、聚合等化学反应,生成溶胶,进而生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凝胶,经过干燥、减压和热处理,制备出纳米TiO2并在陶瓷珠载体上附着。研究了陶瓷珠负载TiO2对阳离子蓝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钛酸铅系电子陶瓷及粉体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钛酸铅系电子陶瓷及粉体的制备方法,主要讨论了水热法和溶胶一凝胶法的制备原理及影响产物性能的因素。为钛酸铅系功能陶瓷及材料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即用最新方法制备超纯、超细粉体,以先进技术指导合成降低反应温度并制备出功能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专利信息     
《佛山陶瓷》2021,31(4)
正一种远红外陶瓷抛釉砖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一种远红外陶瓷抛釉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陶瓷抛釉砖的表面涂覆远红外纳米液,所述远红外纳米液含有麦饭石纳米颗粒。根据本发明,在抛光后的陶瓷抛釉砖表面涂覆远红外纳米液,使得砖面效果更好,表面粗糙度减小,防污性能变佳,同时使陶瓷抛釉砖具有高远红外功能,远红外法向释放率达到93%以上(8~22μm)。  相似文献   

16.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钛酸铝前驱体和固相合成法制备的纳米Fe2O3为原料,在不同温度煅烧保温2h制备出钛酸铝固溶体[Al2(1–x)Fe2xTiO5]。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分析并计算晶格常数和热分解率,研究了纳米Fe2O3含量以及烧成温度对烧后试样热分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Fe2O3很容易与Al2TiO5反应,形成固溶体,抑制钛酸铝陶瓷的热分解;随着纳米Fe2O3加入量的增加,Al2(1–x)Fe2xTiO5的晶格常数变大,热分解率降低,但当加入量超过10%时,Al2(1–x)Fe2xTiO5的晶格常数不变甚至减小,热分解率反而会增大;纳米Fe2O3作为添加剂可改善钛酸铝陶瓷的热分解性能。煅烧温度对钛酸铝的热分解率有很大影响,随着温度升高,热分解率降低,当温度大于1350℃时,钛酸铝陶瓷晶格常数保持不变,钛酸铝陶瓷的热分解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致密的钛酸铅陶瓷,用水热法合成的纯四方相钛酸铅纳米晶作粉体原料,采用传统方法,在不同氛围和温度下进行烧结.经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发现当以纯钛酸铅纳米晶作粉体原料时,即使采用传统烧结方法也可获得结构致密的纯四方相钛酸铅陶瓷,且敞口未粉埋的烧结氛围有利于陶瓷的致密化;烧结过程基本不存在氧化铅的挥发;烧结温度对钛酸铅的生长形态具有决定作用,烧结温度不同钛酸铅晶体的生长形态不同;在烧结过程中钛酸铅晶粒呈层状生长.  相似文献   

18.
以硫酸氧钛为原料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其制备及应用愈来愈受到重视。以硫酸法生产二氧化钛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和偏钛酸为原料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具有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是大规模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重要途径。重点对沉淀法、胶溶法、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工艺及特点进行了介绍,对工业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钛酸纳米管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光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在光催化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为了拓宽可见光吸收范围和提高量子产率,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本文介绍了金属离子掺杂、贵金属沉积及复合半导体对钛酸纳米管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最新进展,分别从实验制备及掺杂后的光催化特性入手,分析了各种改性方法的作用机理。最后指出了钛酸纳米管改性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采用聚合物溶液或熔体浸润多孔阳极氧化铝(AAO)模板的方法,在孔径为200 nm的AAO模板中成功制备了EVA纳米管阵列,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溶液法制得纳米管管壁厚度随浓度而变化,质量分数5.0%和7.0%的EVA溶液制备的纳米管壁厚约为40 nm和60 nm.熔体法制得纳米管的长度受温度影响而不同.对模板法制备纳米管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