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高校校园网IPV6应用的启用,校园网网络带宽速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多媒体网络应用已经成为主流,校园网接入认证问题突显出来,这对于常用的三种接入控制协议PPPoE、L2TP和DHCP+WebPortal增加了许多变数。该文在分析比较上述三种协议部署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BRAS的校园网接入认证模式。该模式针对不同的用户及网络资源管理,及应用类型,采用不同的认证接入组合协议,并以某大学新老校区校园网接入认证模式为例,进行了较为详实的说明。该模式采用BRAS来完成校园网接入方式的认证,实现了用户的精细化和个性化管理和全网的可控接入,从而降低用户终端对校园网主干的影响,对IPV6应用有良好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2.
纯净的IPv6网络中,通常在网络接入层设备上看不到IPV6用户的信息(如mac地址,IPv6地址等),给IPv6非法主机的接入带来了便利。文章针对IPv6主机的安全合法接入问题,提出了在IPv6网络的接入层交换机应用SAVI技术解决本问题的方法。最后,文章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规模的迅速扩展和网络中应用的不断增多,网络安全性的隐患和威胁逐渐凸显,分析了园区网接入层的安全问题,从接入层交换机的配置着手,针对安全的远程访问、接入用户管理、访问策略的应用、DHCP监听、端口安全和风暴控制几个方面,提出了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园区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案,保障接入层网络的安全性,提高网络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IPV6校园网建设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校园网建设过程中IPV6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详细分析了IPV6校园网建设中的部署方式,希望能够为高校IPV6校园网建设实践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软件》2017,(12):185-189
IPV6网络资源成为高校科研教学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信息采集来源,在接入使用过程中由于网络模型设计不当常有IPV6资源无法访问、速度卡顿、使用繁琐或影响其他普通常用软件等用户体验低下的问题。当前主要的IPV6网络使用方式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对高校网络管理人员和用户而言实现有一定困难和不便。所以本文主要围绕域名解析系统与IPV6资源的关联性进行阐述和研究,详细分析各类流量特点和访问路径,设计了一种用户无感知体验度高、快捷灵活、免费的联动模型方便管理和使用,并且围绕设计思路进行相关方案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在网络安全技术的创新控制与运用中,IPV6协议在网络安全中做了更多的修改,在结合IP地址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运用中,尤其是NAT、PAT等技术的融合,更好的解决互联网可信度问题、端到端连接性保护等,更好的实现整体安全性能的全面跟进。该文将主要围绕当前GPON_PTN网络在移动回传网中应用探究以及GPON_PTN网络在移动回传网中应用探究意义进行分析,从IPV6协议在网络安全技术中的网络安全化管理为目标,突出现代技术在整个网路安全管理中的综合模式,深入分析移动GPON、PTN网实际运行中故障及处理以及主干光纤断裂或OLT检测不到预期光信号等技术方面的突破,更好的提升IPV6协议在网络安全技术中的创新运用。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运营商互访瓶颈以及实现链路间的备份,园区网采用多链路接入,同时其有限的出口带宽被P2P等应用大量占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流量控制和链路负载均衡等关键技术,接着应用这两种技术提出了一种多链路园区网出口流量优化的思路,并结合北京交大校园网研究该方法的实施。最后探讨了园区网Ipv6出口流量优化技术。  相似文献   

8.
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IPV4的局限性日渐显露,地址不足严重影响了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为了弥补IPV4的不足,IPV6技术便横空出世,其IP地址长度为128位,这足够使全球的每一个电子设备连入互联网,并且IPV6在安全方面、网络管理方面、服务质量方面以及移动功能方面都较IPV4有显著的提升.但由于诸多因素IPV6还不能在短时间内普及,IPV4升级到IPV6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渡期.本文浅析当前主流的隧道技术与双栈技术,研究如何通过这两项网络接入技术,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和最便捷灵活的方式,来实现IPV4向IPV6的平滑过渡.  相似文献   

9.
郑伟 《网络与信息》2012,26(8):68-70
现在企业面临着不法黑客的觊觎和破坏,各种网络安全漏洞频出,在人力和物力上都耗费相当的巨大。那么如何阻挡非法用户,保障企业网络安全应用?如何过滤用户的通讯信息,保障安全有效的数据转发呢?除了购买强劲的网络安全设备外,其实交换机的安全配置也相当重要,那么一些简单常用却又十分有效的交换机安全设置就很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并加以使用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容易被我们忽略掉的"秘籍"吧。秘籍一:基于端口访问控制的802.1XIEEE802.1X协议技术是一种在有线LAN或WLAN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的,可有效阻止非法用户对局域网接入的技术。IEEE802.1X协议在用户接入网络(可以是以太网/802.3或者WLAN网)之前运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用户行为管理的园区网管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网络管理模型一般都是按OSI模型的功能分块,侧重于故障、配置、计费、性能和安全等技术性管理,对于园区网中大量的终端用户则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满足不了当前园区网管理的需要.基于用户行为管理的园区网管理模型通过融合不同厂商网络设备的技术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设备的功能和管理信息,从中关联分析出用户的网络行为,并根据网络行为管理策略规范用户的网络行为,从而消除不良网络行为对网络性能和安全的影响,使网络能安全稳定地运行,并可大幅度减轻网络管理员的负担.  相似文献   

11.
高校网络从IPv4向IPv6过渡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在过渡期间IPv4和IPv6网络需要共存较长时期。该文结合校园网建设的实际工作,简要分析了校园网从IPv4向IPv6过渡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过渡时期校园网部署的设计思路和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12.
双栈协议技术是IPv4向IPv6过渡的一种有效技术,网络设备根据报文的协议类型选择不同的协议栈进行处理和转发。该文介绍了城域网(电子政务外网)概况和IPv6的试点改造过程,探讨了如何通过双栈协议技术,实现城域网IPv6过渡时期的改造。  相似文献   

13.
在校园网用户基本实现IPv6接入和主要应用系统完成IPv6升级的情况下,本文提出了基于IPv6和J2EE技术框架的校园网用户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对与IPv6相关的开发技术如地址识别、地址访问控制和Socket编程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实现了校园网用户和业务的有效管理,并通过基于IPv6协议的Socket、HTTP和Telnet方式与其他应用系统进行对接.  相似文献   

14.
校园网无线接入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学校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的提高,无线网络接入正在变为现实,成为校园网解决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线网络是对有线联网方式的一种补充和扩展,使网上的计算机具有可移动性,能快速方便地解决使用有线方式不易实现的网络连通问题.对校园网无线接入进行研究,讨论了无线网络在校园网内兴起的原因,并对校园网无线网络的安全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一种适合校园网无线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校园网已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同时,校园网的规模正在随接入设备的增多而日趋复杂,因此,安全与稳定成了目前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针对传统校园网的缺陷,详细介绍了VLAN技术及其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升校园网数据传输效率,保障网络服务质量,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研究了基于IPv6协议的双栈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校园网的升级改造中.采用同时支持IPv4和IPv6的双协议栈技术,完成新建校园网和老校园升级的部署和改造,使校园网同时支持两种业务流的承载和互通;基于IEEE802.16,采用本地拥塞检测和拥塞处理方法控制校...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WiMAX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场景.与其它无线网络接入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WiMAX技术作为校园无线网络接入技术的可行性,设计了基于WiMAX技术校园网的建设方案,提出了WiMAX技术在校园网接入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概述P2P技术的基础上,指出P2P技术在校园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校园网中P2P技术的识别与管理,并结合在实际校园网网络中的应用分析了端口控制识别结合用户数据管理方式和专业流量控制设备管理方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如今,防火墙技术已经成为了互联网最重要的安全技术之一。防火墙技术的使用,是抵抗黑客的入侵和防止未经授权而非法访问某些信息节点最有效手段之一。文章深度剖析了防火墙技术所具备的强大功能和特性,并重点讨论了校园网安全的相关内容,指出了在校园网络环境下应如何利用防火墙技术提高校园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的校园网出口中,多链路接入已经是普遍现象.如何实现多条链路的负载均衡,是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F5多链路负载均衡技术在校园网出口的应用做了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