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颜朝昱 《山西建筑》2006,32(16):17-18
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赋予了传统建筑空间深刻内涵,而中国传统建筑直接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渗透,包括哲学思想、伦理学、绘画文学、艺术等,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内在生命力,也是创作现代建筑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目前我国的建筑文化出现了严重缺失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保护正在失落的传统建筑文明,并且还要将其继承、发扬。这并不代表中国反对外来建筑文化,建筑多元化是国家进步的体现,只是我们需要守住自己的根基,以传统建筑文化为主,外来建筑文化为辅。  相似文献   

3.
体育建筑文化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红雨  张力 《新建筑》2002,(2):62-64
探讨了体育建筑多层面的文化内涵,阐释了中国传统体育建筑独特的文化基因,提出了文化的力量与支持是体育建筑发展和创新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4.
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但人类的不同发展时期建筑文化是不同,如果以建筑文化发展的阶段性为标准来划分人类建筑文化,大约可分为早期建筑文化、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建筑文化、未来建筑文化这样四个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5.
建筑·文化·自然──从中国文化传统看中国建筑的“天人合一”性安阳市建筑设计院牛彦军我国的文化传统就象奔腾的黄河源源流长,而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仿佛就是镶嵌在这条长河中的一串闪光的珠链,它无论何时何地都赤裸裸地反映着中国人的道德、伦理及审美观念。“宇...  相似文献   

6.
徐强  王晓青 《山西建筑》2003,29(8):20-20,66
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的深层含义,揭示出传统建筑的内在生命力,提出只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汲取“精”、“气”、“神”,才能创造具有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7.
传统建筑文化的有机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维纯 《世界建筑》2002,(11):68-70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建筑文化的发展是在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传统建筑文化的有机更新是为了适应自身与环境的需要而进行的新陈代谢作用,新生细胞的生成体现了创新,旧有细胞继续发挥作用体现了继承,传统建筑的精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广阔的适应性,传统建筑文化有机更新的实践就是探索这些精髓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发挥它们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蓝滢 《山西建筑》2006,32(2):55-56
对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及建筑文化的失落进行了论述,对建筑文化的地域性、时代性、多元性进行了理性分析,提出了要将传统建筑的内涵精神运用到现代建筑中的建议,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张昉 《中外建筑》2006,(6):50-51
采用古老的夯土技术建造的福建客家土楼,在中国众多的泥居建筑中独树一帜。通过对土楼建筑的具体阐述,发掘土楼建筑的总体特征和文化内涵,这是传统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优秀的值得借鉴和发扬的建筑瑰宝。  相似文献   

10.
倪蕾 《江苏建筑》2004,(2):2-6,31
本文从城市建筑与文明进程、文化价值及美学特征的关系入手,在城市建筑与文化的完整地、广泛地、密切地联系以及城市建筑体现文化价值的必然性、典型性、深刻性等方面对“城市建筑文化”这一命题进行了论证,并对城市建筑既是文化的栽体,又是文化的一种形态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渊远流长,传统建筑文化便是其中的一支。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越来越成为中国建筑设计师关注的问题。文中评述了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及民族传统对中国建筑的深远影响,最后讨论了传统文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启示,并列举了传统文化与中国建筑结合起来产生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李章 《山西建筑》2006,32(21):45-46
针对山西传统民居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从封建礼制和风水理论、民风民俗和地域特征、建筑装饰艺术等方面分析了山西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内涵,有利于人们了解历史以及建筑作用。  相似文献   

13.
壮侗民族干栏建筑文化中的民族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晓 《中外建筑》2013,(12):62-63
通过对壮侗民族千栏建筑文化中民族特色的探究,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建筑文化中的优良民族传统,加深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吸取民族传统建筑文化中的民族特色元素,更好的应用于当代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在我们具有优秀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国度里,建筑师们的设计思想正在受到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我们的建筑文化怎么发展,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分析了传统建筑文化和外来建筑文化对建筑创作的影响,从社会经济发展及文化发展的演绎规律对建筑文化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提出现代建筑文化的三个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5.
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吴良镛 《华中建筑》1997,15(2):13-17
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所长吴良镛繁荣建筑创作,这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课题,鉴于建筑本身的综合性,其途径也应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条条道路通罗马”,本文试从建筑文化研究,加强建筑创作的文化内...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以来,从文化热带来建筑文化的研究,从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建筑文化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建筑文化的研究不仅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共识,而且有了不少研究成果,如建筑文化研究的对象、传统建筑文化的源与流、中西建筑文化比较……等等。但从整体研究方面必然还留下一些空白,可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从如何对城市建筑文化的延续进行研究,以祈在专业与社会各方面得以重视,使城市建筑文化得以宏扬与延续。 优秀的建筑(传统的与现代的)是一个城市、地区文化的结晶、瑰宝与珍品;也往往是体现该地区的历史特点、历史的见证与生命  相似文献   

17.
王铎  王诗鸿 《建筑》1997,(4):24-25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其急切的心态更似于“文革”时期的“物极必反”。但是反映在建筑领域的回归思想,更多地表现是在传统建筑形式上作文章。我们已经有如下这些实践和经验:1、纯粹式的传统。宗教庙坛的复原建筑或近于复原的博览建筑、旅游建筑。如西安的青龙寺、连云港云台山的佛寺,以及承德避暑山庄的金山寺等。原来的基址、地道的法式、纯粹的复古,这是用古典语汇、古典章法写成的古典文章,它为现代社会传递纯粹的古代文化信息。2、躯壳式的传统。如果我们不带偏见,把一些影视城的复古建筑也归属于这一时期的回归建筑…  相似文献   

18.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造型独特、结构科学、工艺技术精湛、功能多样,是侗族建筑文化的瑰宝。发掘和吸收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对于创造既有民族形式,又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建筑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中国将发展成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但是经济发展并不会自动速写为建设文化的进步,建筑文化建设将是一个新不断探索的过程,市场经济使建筑商品化,并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推动作用,西方现代建筑文化的渗透,促进了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传统属过去,中国将在中西两种建筑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建构世界性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20.
李景 《百年建筑》2006,(1):19-21
建筑文化没有符号。把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用几个抽象的符号表现出来是浅薄的,文化对建筑的影响在其更深层次的内在。探讨建筑文化与建筑品质之间关系,应分别从历史、国别这两条纵向、横向的主线入手,深入浅出的比较分析,剥离现象去探究其实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