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文中针对当前无线频谱政策和无线频谱技术局限所导致的频谱整体利用率低的问题,分析了能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的动态频谱分配和共享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相邻和分片动态频谱分配技术,共存和覆盖式频谱共享技术,感知无线电技术,以及频谱池技术,并讨论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尤其是感知无线电和基于OFDM的频谱池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阐述了无线智能认知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其主要技术。就当前大数据时代无线用户海量增加与频谱资源日趋紧张的矛盾,用无线知能认知技术分析了如何充分提高无线数据传输设备发现频谱空洞和提高频谱利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无线技术发展,无线频谱的接入需求激增与现有无线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低下形成矛盾。为了解决该矛盾,提升经济竞争力,美国政府提出了1000MHz的宽带频谱共享计划(即频谱高速公路计划)。针对该计划,本文介绍了其新的频谱结构、频谱使用的度量方法、等级接入方式和接入系统以及基于接收机管理等方面内容。最后给出了总结,并阐述了该计划对我国无线电频谱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频谱感知技术是认知无线电系统实现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无线衰落环境下单节点频谱感知结果可靠性不高,主要讨论协作频谱感知中的中继协作频谱感知技术。针对单个中继节点的协作频谱感知网络,分析了在AF协议下的频谱感知结果。导出了在瑞利衰落环境下中继节点参与协作感知的检测概率上限的闭合表达式,并进行了数值仿真。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中继节点参与协作能够提高频谱感知性能。  相似文献   

5.
认知无线电技术是为提高频谱利用率,解决目前无线频谱资源紧缺问题而提出的,准确快速的频谱切换技术是其实现的关键。论文针对认知无线电技术的频谱切换问题,总结频谱切换的关键技术及研究模型,讨论频谱切换技术面临的挑战,以及频谱切换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WCSN(无线认知传感器网络)可以定义为无线认知传感器节点的分布式网络,它能够感知事件信号,机会地使用频谱空洞,并采用多跳方式,完成信息的动态协同通信,最终满足各种应用需求.文章分析了WCSN的基本概念和优势,给出了无线认知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结构.研究了WCSN频谱感知、频谱分析决策和频谱切换技术的构成,列举了无线认知...  相似文献   

7.
随着无线局域网(WLAN)的迅速普及,有限的可用频谱资源日益紧张。认知无线电(CR)技术具有动态重用空闲频谱资源的能力,可以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得到了无线通信行业的关注。通过将CR技术与无线局域网相融合,可以为无线局域网提供更为灵活的通信,扩展无线局域网的工作频段。IEEE 802.11y无线局域网标准的制定进一步推动了CR技术的应用。CR技术与无线局域网融合的过程中,还需要完善包括频谱感知、频谱资源共享和分配、动态频率选择和传输功率控制等技术。  相似文献   

8.
郑健  丁良辉 《电视技术》2016,40(12):99-103
介绍了应急场景下蜂窝基站无线桥接应用的需求,从应急场景信号覆盖和网络流量两个情况,比较了WiFi网桥、LTE网桥和UHF网桥的技术优劣,针对UHF无线网桥,基于无线信号传播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链路预算与发射功率需求,并对上海地区地面广播电视频谱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地面广播电视的空白频谱可以用于应急场景下蜂窝基站的UHF桥接.  相似文献   

9.
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频谱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单节点频谱检测由于受到阴影效应、多径效应和隐藏终端问题的影响,使得检测性能受到影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频谱检测技术能有效克服这一缺陷。在简要分析频谱检测技术的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频谱检测系统的结构,从本地检测和融合算法两个角度,对现有的几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频谱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认知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认知无线电(CR)技术核心问题的无线频谱资源管理技术是提高认知无线电性能的关键。通过引入资源空间的概念对认知无线电技术领域中的无线频谱资源管理技术进行说明,形成了无线频谱资源空间、资源网格、可用资源图谱等无线资源管理的数据体系,并且构建了相应的分层分布式管理结构和资源管理数据库。形成的资源描述体系和管理结构可以成为研究认知无线电资源管理技术的理论概念基础和借鉴支持。  相似文献   

11.
陈至坤  李胜  陈韬  康辉  孙晓磊 《无线电工程》2010,40(7):19-21,28
设计与实现了一种以FPGA为核心的实时频谱分析系统。系统包含"实时频谱监测"和"实时频谱仪"2种频谱分析模式。"实时频谱监测"模式采用FFT算法设计实现,用于对信号的实时监测;"实时频谱仪"模式采用DFT算法设计实现,用于信号的细致分析。实验证明,系统充分利用了FPGA芯片的资源,具有实时性好、频谱分析参数可调、多通道循环切换分析等特点。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HFC双向网络反向通道噪声的频谱分析和监测之中。  相似文献   

12.
王伟 《电子质量》2004,(9):26-27,14
本文介绍了射频频谱分析仪EMC设计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志辉 《电子质量》2004,(12):11-12
本文介绍了光谱分析仪波长准确度校准的一种新方法,详细阐述了其原理及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4.
段志强 《电子质量》2011,(4):60-61,71
该文首先介绍了高精密步进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然后对其在频谱分析仪的增益调节、幅度校准过程、平坦度补偿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该文首先介绍了高精密步进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然后对其在频谱分析仪的增益调节、幅度校准过程、平坦度补偿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基于LH628的光谱分析仪波长定位系统,详细阐述了其原理及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7.
段志强 《电子质量》2010,(12):47-51,56
该文首先介绍了梳状波的设计原理及实现过程,然后对其在频谱分析仪预选器校准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种典型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预选器的跟踪特性,提高了频谱分析仪的测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国产的AV4032频谱仪视频处理电路为例,阐述以MC63484为主芯片,辅助以时钟电路、地址锁存、RAM等组成的视频处理方案。采用此方案可以将视频信号在显示器上适时、不失真的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9.
卢学欣 《电子质量》2010,(4):12-14,17
文章主要讲述了频谱分析仪中频信号的处理,包括可变带宽放大器、步进增益放大器、可程控对数I线性放大器等部分。  相似文献   

20.
有效的实时功率触发是很多频谱分析工具中缺失的项目,因为传统扫频模式在时域触发事件开始扫描,无法捕捉到触发前发生的事件,不适合完成实时触发。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数字式的设计,采用XILINX公司的Virtex-5 FPGA搭建功率触发模块,在具有数字采集的系统中能够以数字方式表示和处理信号,并配以大的内存容量,可以捕获触发前及触发后发生的事件,与预设的触发功率进行比较。该设计实现了传统扫频结构难于实现的实时功率触发功能,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它的正确性,在实时频谱分析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