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British Plastics&Rubber,2007,(April):32”报道,德国Zwick公司开发出新型塑料试片缺口铣削(制样)机ZNO,按照ISO179-1标准(简支梁冲击强度)、ISO180或ASTM D256标准(悬臂梁冲击强度)制备塑料缺口试样,最多一次动作能制备12个试样。  相似文献   

2.
ABS树脂冲击性能测试标准主要采用ASTM D256和ISO 180,对应测试样条的尺寸差异较大,不同测试标准和测试条件下得到的试验结果往往没有可比性。通过对比ASTM、ISO两种标准下ABS树脂的冲击性能,研究不同注塑工艺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确定影响产品冲击性能表征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ASTM标准下的1/4'样条的冲击强度和ISO标准下的样条的冲击强度接近,ASTM标准下的1/8'样条的冲击强度测试值大于前两者;不同注射温度、注射速度和注射压力对ABS冲击强度测试值影响显著,并且不同牌号ABS树脂对上述工艺参数的敏感度不同。  相似文献   

3.
应杰  邱琪浩  顾亥楠  周浩  罗锐 《塑料工业》2023,(11):135-140
通过拉伸强度、缺口冲击强度、阻燃性能和色板外观等指标变化评价了4种牌号钛白粉对阻燃聚碳酸酯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钛白粉种类对阻燃聚碳酸酯85℃/85%RH湿热老化性能和120℃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钛白粉2233的聚碳酸酯老化后性能保持率最高,经过360 h湿热老化处理,ISO冲击强度保持率85.8%,ASTM冲击强度保持率99.1%;经过72 h热氧老化处理,ISO冲击强度保持率38.1%,ASTM冲击强度保持率57.7%。3款钛白粉改性阻燃PC的阻燃等级为UL94 V-0级(1.6 mm),添加钛白粉R248的阻燃PC的阻燃等级为UL94 V-1级(1.6 mm)。综上所述,四款钛白粉中2233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选择聚碳酸酯(PC)、均聚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和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四种原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试样缺口差异对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C材料的注塑试样和机铣试样的冲击强度均值相同,但是前者的波动明显高于后者;而对于均聚PP,注塑试样的冲击强度明显高于机铣试样;另外相比于PVC,缺口加工方式、缺口加工速度以及缺口剩余宽度对ABS材料的冲击强度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以马来酸酐接枝ABS树脂(ABS-g-MAH)为增容剂,制备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合金,对其力学性能、热性能及熔体流动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该合金质量比PC∶ABS∶ABS-gMAH=70∶30∶6时,PC/ABS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为33.92kJ/m~2,远高于纯PC与其它配方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且其它性能较好。采用3D打印耗材挤出机将纯PC及PC/ABS合金制成丝材,PC丝材直径为(1.75±0.27)mm,PC/ABS合金丝材直径为(1.75±0.05)mm,PC/ABS合金的尺寸稳定性得到很好地改善。研究两种丝材的熔融沉积成型(FDM)性能以及打印方向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FDM工艺水平向和侧向打印时,试样的力学性能超过注塑工艺成型试样,但是竖向打印试样力学性能较差。与纯PC打印试样相比,PC/ABS合金试样的缺口冲击强度得到大幅提高,侧向打印PC/ABS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为40.13kJ/m~2,而侧向打印纯PC的缺口冲击强度仅5.73kJ/m~2。  相似文献   

6.
陈涛  戴婷  匡莉 《塑料工业》2021,(2):116-120
将聚丙烯(PP)树脂在一定注塑工艺条件下制备成用于简支梁冲击测试的样条,分别为ISO注塑A型缺口冲击样条和无缺口样条(然后通过铣缺口机机械加工成A型缺口冲击样条),通过摆锤冲击试验仪进行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测试,研究共聚型PP材料注塑缺口和铣缺口冲击性能的时温效应。结果表明,共聚型PP材料铣缺口在标准环境下调节,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基本无变化,机械加工内应力对其影响较小;注塑缺口在标准环境下调节,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随着调节时间的延长先快速降低,后缓慢衰减;注塑缺口的冲击强度明显大于铣缺口的冲击强度;缺口冲击强度与温度成指数型增长。  相似文献   

7.
采用S–N–P阻燃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阻燃聚碳酸酯(PC)材料,通过极限氧指数(LOI)仪、垂直燃烧仪、万能电子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热重(TG)分析仪分别研究了阻燃PC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S–N–P阻燃剂能显著提高PC的阻燃性能,当其质量分数为0.1%时,阻燃PC的LOI值达到35.5%,与纯PC相比提高了43.15%,能通过UL 94 V–0等级,同时拉伸强度相比纯PC提高了17.35%,弯曲强度提高了36.7%,断裂伸长率提高了121.6%,缺口冲击强度仅降低了7.63%;TG分析表明S–N–P阻燃剂能加速PC降解,从而加速炭层的形成起到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简支梁冲击破坏的原理,分析了试样尺寸、温度、冲击改性剂、缺口以及缺口加工方式对试样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试样的厚度越大,试验跨度越大,冲击强度就越大;②简支梁冲击强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③ACR的加入能提高简支梁冲击强度;④缺口敏感性材料受缺口尖端半径影响较大;⑤一次注塑的缺口试样冲击强度较高,而经二次机械加工成型的缺口试样冲击强度较低,其中又以经铣床加工的缺口试样冲击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性能试验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均聚聚丙烯(PP—H)、抗冲共聚聚丙烯(PP—B)、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共7个牌号的聚丙烯(PP)产品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制定的标准和美国材料试验协会(简称ASTM)制定的标准对三类PP性能测试的影响。ISO和ASTM2种标准测得的PP产品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缺口冲击强度和负荷变形温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但2种标准的测试结果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规律可为今后修订聚丙烯行业和企业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影响塑料冲击试验结果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蔷 《塑料科技》2008,36(3):76-78
阐述了试样尺寸,温度、湿度、缺口以及缺口加工方式等因素对塑料冲击强度测试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丙烯酸改性卤锑阻燃PP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氧化二异丙苯(DCF)存在或不存在条件下,制备了丙烯酸(AA)改性Sb2O3/聚丙烯(PP)母料、十溴联苯醚/PP母料及其相应的卤锑阻燃PP。研究了Sb2O3、十溴联苯醚和不同含量卤锑阻燃剂对PP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Sb2O3含量增加,PP的拉伸和弯曲性能提高,缺口冲击强度降低。对于改性阻燃PP,无DCP时,加入AA有利于阻燃PP拉伸强度提高。但对其他力学性能影响不大。添加DCP提高了PP的弯曲强度。但AA用量高时,缺口冲击强度降低。AA改性阻燃PP的力学性能随着DCP用量增加而降低,尤其缺口冲击强度。退火处理使阻燃PP力学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粉体对尼龙(PA)进行阻燃改性时,MCA分散性差,材料阻燃性能不稳定的问题,运用特殊的包覆工艺成功制得了PA基MCA母粒。将制得的MCA母粒及MCA粉体分别与PA6或PA66共混挤出,制得阻燃PA材料。对比分析了MCA母粒及MCA粉体阻燃PA6或PA66的垂直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MCA粉体相比,MCA母粒可在MCA含量较低的情况下使厚度为0.8 mm及1.6 mm的阻燃PA6或PA66试样的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MCA母粒及粉体对阻燃PA6的弯曲强度和PA66的拉伸强度影响很小,MCA母粒阻燃PA6的拉伸强度较粉体阻燃的高,而阻燃PA66的弯曲强度低;MCA母粒使阻燃PA的缺口冲击强度降低,而MCA粉体对PA的缺口冲击强度影响较小,当MCA含量较低时,MCA母粒阻燃PA的缺口冲击强度明显高于MCA粉体阻燃的PA。制备的MCA阻燃母粒对PA的阻燃效果不受黑色母料的影响,且具有较好的阻燃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的方法分别制备了氮–磷膨胀型阻燃聚丙烯(PP)、溴–锑阻燃PP、氮–磷–溴–锑复配阻燃PP和氮–磷–溴–锑复配阻燃玻纤(GF)增强PP,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垂直燃烧测试、灼热丝燃烧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研究了阻燃PP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不同阻燃体系阻燃PP的垂直燃烧等级均达到V–0级,灼热丝引燃温度均高于790℃;氮–磷–溴–锑复配阻燃剂的阻燃效果最优,其阻燃PP的灼热丝引燃温度可达850℃以上;添加10%的GF可有效提高氮–磷–溴–锑复配阻燃PP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分别为纯PP的1.59倍、1.56倍、1.93倍和1.88倍,同时灼热丝引燃温度仍在850℃以上,残炭率为23.6%。  相似文献   

14.
陈宇  郑德  刘正端  王朝晖 《塑料》2004,33(4):25-28
在矿物增强阻燃复合材料中引入稀土表面改性剂对无机粉体进行活化处理,在保持阻燃性能的前提下,改善了阻燃剂及无机粉体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显著提高了阻燃PA材料的热变形温度和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升了阻燃PP材料的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产品表观状态也得到大幅度改善,阻燃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5.
甲基含氢硅油表面改性无卤膨胀阻燃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基含氢硅油与无卤膨胀型阻燃剂混合处理后,对聚丙烯材料进行阻燃改性,通过测试材料的拉伸强度,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氧指数,燃烧级数,热重分析和疏水保持率,并且利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处理测试数据,研究甲基含氢硅油的加入对阻燃剂及阻燃改性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含氢硅油的加入可以增加材料的韧性,降低材料的拉伸强度,显著提高处理后阻燃剂的疏水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影响汽车保险杠专用料聚丙(烯PPS)P179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测试结果的因素。结果表明:制样工艺不合理导致结果的偏差增大;制备缺口的相对刀速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测试结果偏低;刀刃质量差导致冲击强度偏低;在合理的制样工艺下,试样在缺口加工后只需调节4 h便可进行测试;试验仪器对结果也有一定影响需,定期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ASTM D 2261、ASTM D 1424、GB/T 3917.2、GB/T 3917.3四种撕破强力测试方法和ASTM D3512、ISO 12945-1、ISO 12945-2和GB/T 4802.1四种抗起毛起球测试方法,分别测试同一机织物的撕破强力和起毛起球性,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对同一机织物测得的撕破强力不同,由大到小的顺序为GB/T 3917.3ASTM D 2261=GB/T 3917.2ASTM D 1424;而用ISO 12945-2方法所测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结果低于ASTM D 3512、ISO 12945-1和GB/T 4802.1,上述结论提醒各生产厂家和供应商在提供产品时,要关注相关标准和国家法规要求,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邹业成  胡志勇 《塑料工业》2013,41(4):99-101
采用有机磺酸盐阻燃剂阻燃改性聚碳酸酯(PC),研究了有机磺酸盐阻燃剂用量对PC复合体系的阻燃性能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添加量低于0.1%时,随着有机磺酸盐阻燃剂添加量的增加,PC复合体系的极限氧指数迅速增加,由26%增加至33.8%,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几乎不变,缺口冲击强度略有下降;当添加量超过0.1%后,极限氧指数增加缓慢,由33.8%增加至34.5%,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却大幅下降,由11.19 kJ/m2迅速降至3.6 kJ/m2,而且体系透明性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商品化三聚氰胺氰尿酸(MCA)团聚颗粒结构致密、硬度大、在树脂中难分散,以及其阻燃的尼龙(PA)66阻燃和力学性能劣化等问题,采用自行合成的高分散型MCA(FS–MCA)阻燃PA66,借助水基分散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FS–MCA颗粒形态、分散行为及分散机理,通过微型燃烧量热分析、垂直燃烧测试及拉伸和冲击性能测试研究了MCA和FS–MCA阻燃PA66材料的燃烧行为、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现有商品化MCA相比,FS–MCA具有颗粒间结合力小,团聚颗粒结构疏松的特点,可在PA66树脂基体中实现亚微米尺度的超细化分散;当其质量分数为10%时,FS–MCA阻燃PA66材料的阻燃级别达到UL 94 V–0级(1.6 mm),且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达到80.6 MPa,11.4%和7.9 kJ/m2,其阻燃和力学性能均明显优于现有商品化MCA阻燃PA66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回收资源的合理化应用,对回收PC/ABS机壳材料进行了增韧及阻燃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回收PC/ABS机壳材料的加工温度越高,性能越差。在回收PC/ABS机壳材料中添加增韧剂能明显提高回收料的韧性,且添加具有增容作用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比高胶粉增韧效果更明显,添加5%的MBS后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添加阻燃剂能有效提高回收料的阻燃性能,同时添加十溴二苯乙烷的阻燃效果优于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当添加质量分数5%十溴二苯乙烷时,回收PC/ABS材料的性能最佳,缺口冲击强度为10.9 k J/m~2,同时也可以达到1.6 mm的UL94 V–0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