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普洱市铅锌矿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多为缓倾斜极薄矿体,这种矿体矿石无法自溜、作业空间小、采矿成本高,开采效率低下,为此提出云南普洱铅锌矿缓倾斜极薄矿体采矿方法分析。云南普洱铅锌矿缓倾斜极薄矿体采矿方法,是根据云南普洱铅锌矿缓倾斜极薄矿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根据矿体结构参数,进行切割和采准工作,建设矿体采场通风设施,使用回采工艺,将铅锌从铅锌矿上取下,铅锌矿出矿时,采用稳定性能较高的电耙出矿法,具有下耙道连通运输巷,通风效果好,安全出口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缓倾斜极薄矿体回采,一直是一个高难度的科研课题,不少贫薄矿山亦为之棘手。湖南省桃江锰矿缓倾斜极薄碳酸锰矿床表现尤为突出:倾角<38℃,矿体平均厚度仅为0.4m。由于削壁量大,矿岩不能下放,采场不得不采用人工运搬的方法。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桃江锰矿技术部门和生产工区联合攻关,进行“缓倾斜极薄矿体采矿方法探索试验”。经过一年的试验研究表明:缓倾斜极薄矿体采用分段、  相似文献   

3.
缓倾斜极薄矿脉控制爆破技术及其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缓倾斜极薄矿脉开采贫化率大、出矿困难和顶板安全性差等问题,在该类型矿脉的开采中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合理的选择爆破参数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爆破对顶板岩石的破坏、降低贫化率和维护采场顶板的安全。笔者以某缓倾斜极薄矿脉开采为例,对缓倾斜极薄矿脉开采进行了控制爆破技术研究,并应用模糊数学模型对爆破效果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其研究结果对缓倾斜极薄矿脉的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郭金峰 《中国锰业》1992,10(4):18-22
以斗南锰矿戛科矿区急倾斜极薄矿体采矿方法试验研究为例,详细介绍了包括矿块布置、中段高度、矿柱规格在内的采场结构参数和削壁充填法的回采顺序、凿岩爆破、采场通风、采场搬运、放矿、溜井以及顶底板管理等的工艺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矿体厚度<0.6m的条件,采用削壁充填采矿法是合适的。采场生产能力达到30.8t/d,矿石回采率为83·2%,废石混入率为9.6%。需要进一步研究快速铺底的办法以减少粉矿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缓倾斜极薄矿体的采矿方法一直是采矿界有待发展的方向,本文就如何提高其采矿效率的重大难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缓倾斜极薄矿体在传统采矿方法上的优化,以期对相关工作者日后的实践有所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总结了铜锣井锰矿设计推荐采矿方法—长壁法和目前采用的房柱法开采缓倾斜薄矿体锰矿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长锚索子加固顶板深孔房柱法”的新的采矿方法。该采矿方法有六大优越性:1、顶板管理有效,工作安全;2、机械化作业程度高;3、作业率高;4、深孔爆破,药托低,一次崩矿量大;5、不留护顶矿及间柱,回采率可达85%。  相似文献   

7.
中厚水平、缓倾斜土状氧化矿沿用有底柱分段空场法存在采切工程量大,贫化损失率大,机械化低、炸药消耗高、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提出非爆破采矿方法,阐述非爆破采矿法的优点以及采场参数的确定。建议在我矿水平或缓倾斜中厚矿体中试验和推广,进一步提高此类矿体开采效益。  相似文献   

8.
缓倾斜极薄矿体采矿方法优化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高缓倾斜极薄矿体的回采效率一直是有待采矿界解决的重大难题。按照常规削壁充填法进行矿体回采的效率低,损失贫化率大,尤其是溜矿系统的布置更是缓倾斜极薄矿体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削壁充填采矿法进行了优化。利用溜槽代替溜井下放矿石,溜槽两侧采用毛石砌墙,使人员能够进入溜井处理堵塞现象,从而提高了回采效率。在崩落毛石基础上,利用胶结尾砂进行充填作业,打上一层胶结面,不仅降低了贫化损失率,而且大大提高了矿石回采效率。这些优化措施在焦家金矿望儿山分矿进行推广应用,给矿山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缓倾斜中厚矿体由于自身条件所限,一直被视作难采矿体。总结了国内外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现状,针对金山金矿采矿损失率偏高、资源回收率偏低等问题,提出了分段空场侧向抛掷爆破采矿法。采用爆力分区侧向抛掷爆破技术,通过改变最小抵抗线的方向,改变矿石的运动轨迹,从而使矿体下盘的矿石通过抛掷作用到达受矿堑沟,从而减小矿石损失率,改善爆破效果。工程应用表明:采用该方法,矿块生产能力312 t/d,采矿损失率9.24%,矿石贫化率6.57%,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甘肃冶金》2015,(5):4-7
简要概述了铅硐山铅锌矿井下开采采矿方法现状、矿体开采技术条件等,针对核部矿体在浅孔留矿法回采结束后,在不增加矿柱和底部出矿结构的情况下,应用正向爆破抛掷出矿技术,有效的解决了核部矿体侧伏角较缓而带来生产安全问题,减少了矿柱和采矿工程量,达到了提高回采率、降低贫化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概述了缓倾斜极薄矿体削壁充填采矿法在我国黄金矿山的应用情况,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以铲运机出矿的机械化水平分层削壁充填法和中深孔长壁式削壁充填法等两种采矿方法方案。  相似文献   

12.
郭俊利  郝宗林  张鹏国  赖伟 《黄金》2023,(12):23-25
缓倾斜薄矿体作为一种难采矿体,一直是国内外各矿山的研究重点。基于早子沟金矿缓倾斜薄矿体,开展了长壁式连续采矿法试验研究。该方法具有连续采矿、采矿回采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普遍应用于水平、近水平及缓倾斜矿体。通过与早子沟金矿原有房柱采矿法采矿工艺对比,长壁式连续采矿法在万吨采掘比、回采周期及采矿回采率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作为一种高效的采矿工艺在非煤矿山领域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张钢油田石灰石矿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对缓倾斜露天矿顺倾向采矿法进行改进,采用由上而下顺倾向与水平分段相结合,横向爆破,沿走向运输,多台阶伺步推进的采矿方法,使矿石回采率达到95%以上,贫化率低于1%,年创经济效益近10万元。  相似文献   

14.
范永奎  李文义 《黄金》2004,25(3):26-30
详细介绍了壁式爆力削壁充填采矿法在峪耳崖金矿的应用。对于矿岩界限明显、缓倾斜薄和极薄矿脉采用矿岩分爆、围岩抛掷爆破充填采空区技术,降低了损失率、贫化率,减小了采场暴露面积,提高了矿山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缓倾斜极薄矿体是地下开采中典型的难采矿体。针对阿克苏滴水铜矿采用常规的采矿方法开采,存在采矿损失贫化大、开采成本高、安全条件差等问题,结合矿体赋存状况、开采技术条件及生产实际,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采用房柱式堑沟削壁充填采矿法开采,并对该采矿方法的采场布置形式、采准切割工程和回采工艺过程等进行了优化。采用沿空留巷技术、不留矿石矿柱连续回采、低矮凿岩台车凿岩、定向抛掷爆破、低矮式无轨铲运机出矿和组合支架移柱放顶技术等,提高了采矿回采率,降低了成本,实现了连续回采,确保了回采作业安全。工业应用取得了矿石贫化率5%,采矿损失率3%的较好指标,值得同类型矿山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缓倾斜极薄矿体操作中,需要明确高效开展的标准,降低矿井开采难度。分析常规的采矿开采形式,结合采矿损失大、成本高、条件差的原因。按照矿体所赋予的整体状况,分析开采条件标准和布置形式。采用合理的切割回采工艺,优化过程步骤。调整空流巷道的位置,确定切割回踩的工艺和优化形式。按照空流巷道的技术标准,结合矿石连续回采,调整定向爆破、低矮形式轨迹运产形式,确定组合支架的位移标准。通过提高回采率、降低成本,提高连续回采效果,确保回采的准确安全作业性。工业中矿石贫化率为5%,采矿损失率为3%。  相似文献   

17.
鹤庆县锰矿人工柱锚杆房柱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在鹤庆县锰矿缓倾斜厚矿体中,试验成功的人工柱锚杆房柱采矿法。其特点是,采用人工柱替代矿石柱,锚杆网支护不稳固顶板,大幅度地提高了矿石回采率。经过11个矿房的试验回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袁永忠  张琳  段鹏举  张志强  徐杰 《黄金》2013,(11):35-37,42
缓倾斜破碎矿体高效开采是值得研究的采矿技术难题之一。以鑫达矿业公司为工程背景,详细介绍了缓倾斜破碎矿体分层进路采矿法的回采工艺过程。试验应用取得了矿块生产能力50t/d、采矿损失率8.6%较好的技术指标,且达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适应缓倾斜中厚矿体放矿层高在极限高度左右的放矿制度进行了研究。摸拟实验中矿石保持一定湿度,使摸拟的放出椭球体与实际的基本相符。对参与实验的四种放矿制度进行了技术和经济分析。其结论是:适应缓倾斜中厚矿体的放矿制度,也可提高矿石实际回收率5%,平均贫化率降低10%左右。  相似文献   

20.
缓倾斜极薄矿体由于矿体厚度及倾角的制约,安全高效开采较困难。针对大柳行金矿采用浅孔留矿采矿法开采缓倾斜—倾斜极薄矿体存在的资源回收困难,采矿效率差,技术经济指标不理想等问题,开展了扇形上向削壁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并在燕山矿区1153采场进行了工业试验。工程应用表明:采用该采矿方法开采效果较好,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显著提升,采矿损失率下降到2. 67%,矿石贫化率下降到30%,为同类型矿山开采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