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粘度指数是一个经验的比较值,用它来表示石油产品随温度变化而粘度变化的程度.粘度指数愈大表示该石油产品受温度影响相对地较小.国家标准GB1995-80《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规定了如何由按国家标准GB265-7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测得的石油产品试样的40℃和100℃运动粘度(厘斯)来计算该石油产品粘度指数的计算方法.在使用国家标准GB1995-80时需采用内插法计算和数字修约规则等,为避免这些繁杂的计算  相似文献   

2.
黄鹤  刘艳清 《润滑油》1996,11(6):59-60
石油产品粘度指数电算方法黄鹤刘艳清王继龙(辽河油田石化总厂研究所,盘锦124022)粘度指数(VI)表征润滑油的粘温特性,是润滑油基础油和产品的重要性质。标准方法是用两个规定温度下的运动粘度,通过公式计算或查图求出润滑油基础油或产品的粘度指数。这两个...  相似文献   

3.
王锦繁  金勇  程晔 《润滑油》2001,16(1):45-48
介绍一种不同温度下润滑油粘度换算的应用研究方法,常规的粘度测定方法是采用GB/T265-88《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对于倾点大于50℃的油品,测定粘度指数只能采用脱蜡降低倾点的办法来进行,而实验室在脱蜡时,工艺条件波动较大,分析误差也很大,而且,脱蜡前,后的粘度指数又无可比性,不能很好的指导车间的生产,通过研究,我们找到了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即采用不同温度下粘度换算后来计算粘度指数,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4.
粘度是分类润滑油的重要性质,但粘度不能按线性关系掺合。因此提出了一个已知粘度与温度近似线性函数的方法来处理非线性掺合,并用Colgr-ade原油中切割出来的十个馏份进行掺合的计算结果做了验证。 1.粘度与温度的关系在1946年Wright提出了一个使用通常ASTM粘度图来掺合粘度的方法。其步骤是:画出油品的粘温线,然后在固定粘度下按线性配比掺合,而不是  相似文献   

5.
王士新  刘慧青 《润滑油》1995,10(3):50-52
介绍一种用经验公式计算粘度指数的方法,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用该程序计算粘度指数不用查表,只需输入油品的40℃和100℃运动粘度。  相似文献   

6.
近红外分析方法测定润滑油基础油粘度指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PLS校正方法建立了近红外光谱-粘度指数校正模型,能够覆盖多种源油、多种工艺及牌号的基础油。使用该模型对23个样品的对比测定结果表明,验证集标准误差(SEV)为2.13。成对t检验结果表明,近红外分析方法与标准分析方法测定的粘度指数没有显著性差别,具有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等特点,可以代替传统方法进行润滑油基础油粘度指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粘度指数改进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察了粘度指数改进剂的使用性能,综合了有关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化学结构信息,讨论了已有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①采用神经网络及化学计量学的其它方法定量地关联化学结构和使用性能;②系统地研究粘度指数改进剂高温高剪切性能及压力对其行为的影响;③粘度指数改进剂暂时粘度损失的量子化学计算。  相似文献   

8.
陈德宏  冯洁泳  李洁 《润滑油》2007,22(3):56-61
叙述了国内外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产品标准概况及本标准制定的依据,对修订后的中国石化《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产品行业标准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说明。此行业标准的修订必将对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市场起到良好的规范作用,也可为用户选择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提供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对内燃机油运动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粘度指数改进剂添加量一定的情况下,油品粘度随基础油粘度变化的模型是一有截距的直线方程,而目前常用的描述粘度指数改进剂对油品粘度影响的Kraemer和Huggins方程,在粘度指数改进剂添加量一定时,所显示是一无截距的直线方程,与试验结果不完全一致,分析试验结果后,找到了更加适宜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对油品运动粘度影响的模型,v=v0 ω(c1v0 c2ω)。新模型物理意义简单,直接,c1代表基础油粘度与粘度指数改进剂增粘能力的影响,c2代表粘度指数改进剂加量对粘度指数改进剂增粘能力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新模型较Kraemer和Huggins方程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离心泵输送粘度大于水的石油产品或其它流体时,一般用输送水时的性能参数换算确定泵输送粘性流体时的性能。目前常采用前苏联国家石油机械研究设计院和美国水力学会的粘度换算图计算。根据两图各自采用的修正雷诺数,用修正雷诺数的常用对数作为自变量,把各换算系数看作雷诺数的函数,采用数理统计和回归方法做了公式化处理,,将换算系数拟合成与各修正雷诺数的数学表达式。两计算实例表明,该数学表达式计算的结果与查图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取代粘度换算图,满足计算机编程的需要,也可用于输油离心泵的选择和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1.
粘度指数改进剂对车用润滑油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巧玲  张伟东 《润滑油》2008,23(1):51-54
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种类很多,性能各异,影响润滑油流变能力的粘度指数改进剂是调配车用油的关键成分。文章介绍了不同粘度指数改进剂的作用与性能,分析了不同粘度指数改进剂对车用油低温粘度及高温高剪切粘度产生的不同影响,阐述了不同粘度指数改进剂在不同油品中的选择性与适应性。对于不同用途的车用油,选择合适的粘度指数改进剂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考虑其增稠能力、低温性能等指标外,还需关注其剪切稳定性。实验证明,选择剪切稳定性好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对保证优良、稳定的产品质量,进而突出产品特色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不同温度下喷气燃料运动粘度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气燃料的粘度,过去采用 GB265-75方法直接测定,费时费力,现在虽有 SY2453-78S 计算图方法,但未规定精确度,使用者感到困难。本文介绍利用 SY2453-78S 方法计算我国儿种喷气燃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粘度,并比较与实测值的偏差。样品为1979年参加全国航煤质量评比的胜利炼油厂1号、大庆炼油厂2号、石油七厂3号、东方红炼油厂3号、石油三厂4号等4种喷气燃料5个样品。  相似文献   

13.
粘度指数是近代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之一。该参数是一种计算值,用于表明润滑油的粘温性质,它同其它一系列理化指标配合一起,可说明润滑油的精制深度和质量。 ASTM D567-53和ASTM D2270-64是通用的粘度指数的计算方法,ASTMD567-53法的缺点是,当粘度指数高于100时,测定值的精确度大为降低。用ASTM D2270-64计算0~100的粘度指数,是按ASTM D567-53中介绍的同一个  相似文献   

14.
石油沥青60℃动力粘度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度是表征沥青稠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论述石油沥青粘度测定法(真空毛细管法)中毛细管的选择、温度、真空度、取样量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及试验过程中的其它注意事项,表明了在测定石油沥青的60℃动力粘度时,必须严格按照试验方法的要求进行测定,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Visual Basic6.0语言编制了计算粘度指数的应用程序,该程序计算粘度指数既快又准确.  相似文献   

16.
报刊摘录     
OSE87101,稠油中掺轻油混合粘度的计算方法分析,《油气储运》,1986年第4期,1~8页通过掺轻油降粘来实现管输稠油时,常常需要计算混合粘度。本文由爱因斯坦无限稀释理论,导出了一个幂律方程式;又据文献资料列出了几个常用的混合粘度计算式。通过分析验证,得出结论:雷德尔方程只需知道两种混合物的相对密度、粘度及体积组份,即可计算其混合粘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在100°+F 和210°+F 下的运动粘度及在60°+F 下比重的输入参数。运用简单的方程式,估算出重质石油馏份的分子量。采用这种方法能较容易地解决分子量在200至800范围内的变化情况,而该法的平均误差约为3%,在相同条件下估算,这比从前的方法误差要减小一半。美国石油学会编写韵技术资料书籍《石油炼制》在第二章为此作了更改,将采纳这种  相似文献   

18.
分散抗氧型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DAOCP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为原料,经马来酸酐接枝、胺化后与苯胺类抗氧化合物反应得到产品分散抗氧型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用中试放大产品为粘度指数改进剂调制的SF/CD 15W/40内燃机组,功能剂总量比使用分散型乙丙共聚物为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油减少一个百分点后仍通过了MSⅢD架评定试验。评定结果表明,产品主要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水平,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利用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联用技术(TLC-FID)预测储层中稠油粘度的方法,方便、快捷、经济。该方法包括3个步骤:首先,在工作区块内选取代表性稠油样品,用柱色谱制备出饱和烃、芳烃、非烃、沥青质组分,标定各组分在TLC-FID上的相对峰面积—质量校正系数;在此基础上,对一定数量稠油样品进行粘度测定和TLC-FID分析,建立工作区内稠油粘度与TLC-FID数据之间的指数数学关系;最后,测定待预测油层油砂抽提物的TLC-FID数据,通过所建立的数学关系计算其粘度。文中基于我国某油田特定区块的27个稠油样品,对该油田一口单井的152个油砂样品进行了应用研究,建立了该井的储层稠油粘度剖面,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0.
运用目前常规地层原油粘度计算方法研究CFD油田的地层原油粘度,但是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平均相对误差接近50%。针对此问题,通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并结合数学方法,最终建立了不同温度区间地层原油粘度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结果较准确,平均相对误差仅为7%,可以用于确定CFD油田的地层原油粘度。所研究的成果丰富了地层原油粘度计算方法,对相似油田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