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熔融共混法,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纤维与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弹性体共混制备PTT/SEBS复合材料,考察了SEBS弹性体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剪切速率、温度对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复合材料的亚微相态。结果表明:加入SEBS弹性体使PTT/SEB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断裂拉伸应变降低;随着SEBS弹性体含量的增加,PTT/SEBS复合材料的流动阻力增大,流变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膨胀石墨和纳米Fe3O4插层膨胀石墨改性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丙烯(PP)弹性体材料,探讨了膨胀石墨用量及纳米Fe3O4插层复合膨胀石墨对弹性体拉伸性能、回弹性和导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膨胀石墨的加入可有效提高SEBS/PP弹性体的回弹性和导电性能,当膨胀石墨用量为3.5份(质量)时,弹性体的回弹性最佳,表面电阻率最低,但其拉伸强度有所下降。采用纳米Fe3O4插层膨胀石墨改性SEBS/PP弹性体可有效改善其拉伸性能,并可进一步降低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  相似文献   

3.
《塑料科技》2017,(8):21-25
以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和聚丙烯(PP)为基体材料,采用HAAKE转矩流变仪制备SEBS/PP热塑性弹性体,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研究PP和填充油用量对SEBS/PP热塑性弹性体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而通过添加萜烯树脂来研究提高热塑性弹性体阻尼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PP的加入改善了SEBS/PP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但随着PP用量的增加,热塑性弹性体阻尼因子的峰值逐渐下降;SEBS/PP共混体系在添加20 phr PP时,综合性能最佳;随着萜烯树脂用量的增加,阻尼因子的峰值向高温方向移动,且有效温域(阻尼因子tanδ0.3)明显加宽;在添加50 phr萜烯树脂时,热塑性弹性体的tanδ峰值向高温移动20℃左右,且在tanδ0.3的范围内温域拓宽19℃,阻尼性能明显提高;随着填充油用量的增加,SEBS/PP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下降,tanδ峰值变大,阻尼温域变窄,充油比在1:1.1时SEBS/PP热塑性弹性体的综合阻尼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解沉积法和热还原法制备载银硅藻土(Ag/DT)抗菌剂,将其与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熔融共混制得SEBS抗菌热塑性弹性体。结果表明,Ag/DT抗菌剂在SEBS中分散均匀,制得的SEBS抗菌材料的抗菌效果较好,并且抗菌剂的添加使SEBS的物理机械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HAAKE转矩流变仪制备了充油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丙烯(SEBS/PP)热塑性弹性体,利用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研究了填充油对SEBS/PP加工性能、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该充油SEBS/PP中PP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填充油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善SEBS/PP的加工性能。在各种充油SEBS/PP体系中,添加了石蜡油KP6030的SEBS/PP体系具有最优综合力学性能,而且该体系的热分解温度最高、失重率最低、热稳定性能最好。另外在充油SEBS/PP体系中,PP的结晶温度降低、结晶度基本不变、结晶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6.
以二氯二茂钛(Cp2TiCl2,简称Ti)为催化剂、n-BuLi为引发剂,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进行加氢反应制备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嵌段聚合物(SEBS),考察了活化过程中氢气压力、活化时间、n-BuLi用量等条件对SBS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有10 g SBS干胶的200 mL环己烷溶剂中,Ti催化剂的加入量为0.025 mmol、氢气压力为1.6 MPa、浓度为2.5 mol/L的n-BuLi用量为3 mL、活化时间为3 h以及活化温度为25℃的条件下,SEBS的加氢度可以达到67.0%以上。  相似文献   

7.
将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加入苄基四甲基胍(BTMG)和二正丁胺(DBA)进行反应,制备了一类含胍阳离子交联的SEBS基SEBS-BTMG-DBA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简称碱性膜)。为进一步提高SEBS-BTMG-DBA的OH-传导率,将其通过三甲胺(TMA)进行二次季铵化反应,成功制备了一类高导电率、高化学稳定性的SEBS基SEBS-TMA碱性膜。结果表明:80℃时,SEBS-TMA碱性膜的OH-传导率为51.50 mS/cm,离子交换容量为1.41 maq/g,明显高于未二次季铵化处理的SEBS-BTMG-DBA碱性膜;SEBS-TMA碱性膜的杨氏模量为356.5 MPa,在80℃条件下,1 mol/L的NaOH溶液中510 h后仍保持90%以上的OH-传导率。所制SEBS-TMA碱性膜在碱性燃料电池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SEBS接枝MAH及SEBS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接枝马来酸酐(SEBS-g-MAH).将SEBS-g-MAH、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粘合力促进剂、碳酸钙及其他助剂共混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再注甥得到弹性体复合材料.结果表明,SEBS-g-MAH的红外分析证明马来酸酐(MAH)已被接枝到SEBS上,扫描电镜图也显示所制备的弹性体复合材料呈"海-岛"结构.  相似文献   

9.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法测定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的加氢度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采用镍系催化剂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进行加氢反应制备SEBS时,在苯乙烯链段未参与加氢反应的前提下,通过对SBS和SEBS的谱峰进行归属,建立了用1H-NMR测定SEBS总加氢度的方法,且无需已知苯乙烯的摩尔分数,适用范围较宽;用该法还可直接得到SEBS中各微观结构含量和丁二烯1,2-结构和1,4-结构的加氢度。  相似文献   

10.
SEBS化学交联的热分析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法,在交联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存在下,对部分氢化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的化学交联过程进行了热分析动力学研究,在不同升温速率下获得SEBS交联反应的DSC升温曲线,采用Model-free (无模型) 分析法包括Friedman、Ozawa-Flynn-Wall和Kissinger等三种方法分别对SEBS交联反应进行了热动力学分析,求出其动力学初始参数值,然后用Model-fitting (模型拟合)分析法通过选择动力学模型,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优化得到了精确的模型参数。所得动力学模型表明BPO引发的SEBS交联过程经过了三步反应,每步反应的活化能依次减少。此优化的动力学模型可用来预测不同温度下反应时间和交联度之间的关系,表明可通过控制交联温度和反应时间得到所需交联程度的SEBS产品,从而达到其性能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SEBS/PP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和聚丙烯(PP)为基体树脂,以碳酸钙(CaCO3)为填充材料,用氢化白油调节其硬度及加工流动性,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添加助剂用开炼机混炼制备SEBS/PP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氢化白油、CaCO3和热塑性弹性体等对SEBS/PP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SEBS增韧PVDF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长花  王新 《塑料工业》2014,(11):34-38,62
采用不同结构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作为增韧剂添加到聚偏氟乙烯(PVDF)中以提高韧性;并探索两种相容剂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和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SEBS-g-MAH)对PVDF/SEBS共混体系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线型结构的SEBS有利于提高PVDF的拉伸韧性,相容剂SEBS-g-MAH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拉伸韧性,其用量在1%时共混体系的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3.
陶国源 《塑料制造》2005,(12):34-39
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以下简称TPES)主要是指由苯乙烯链段(S)为硬段、丁二烯链段(B)或乙烯/丁烯链段(EB)为软段的三嵌段或多嵌段共聚物SBS和SEBS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14.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述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国内外生产状况,介绍了SEBS生产工艺技术及其加氢催化剂的开发进展,提出应加强SEBS的改性及应用技术开发,在国内尽快实现SEBS的规模化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正>据"www.ptonline.com"报道,Foster公司(康涅狄格州Putnam)的新型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可替代用于制备软触摸医疗装置的其他热塑性弹性体(TPE),且成本低。根据Foster公司报道,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Cs),包括SEBS,在所有TPE中使用价值最大。SBCs有类似于热固性橡胶的设计灵活性和回弹性,同时保持所需的加工特性。新型Pro Flex SEBS适用于在常规注塑设备和挤出设备上加工。  相似文献   

16.
将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引入到聚碳酸酯(PC)犀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合金中,制备了性能优良的PC/SAN/SEBS合金。研究了SEBS含量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合金的动态流变性能。结果表明,SEBS的加入大大提高了PC/SAN合金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使合金的冲击强度从不含SEBS的130J/m增加至SEBS含量为7%(质量分数,下同)的971J/m,同时断裂伸长率从23.8%增加至119%;但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以及维卡软化温度却有所降低。同时,SEBS的加入使PC/SAN合金的线性黏弹性范围变窄,并且使合金表现出明显的剪切变稀行为。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SEBS与PC具有更好的相容性,SEBS在PC/SAN/SEI峪合金中大部分分布在PC相中。  相似文献   

17.
谭逸伦  彭治汉 《弹性体》2013,23(4):68-72
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弹性体,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但存在易燃的缺陷,限制了其应用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阻燃SEBS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应用于阻燃SEBS的阻燃体系、阻燃机理和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为基体,白油为增塑剂,热塑性聚氨酯(TPU)为极性改性剂,SEBS接枝马来酸酐(SEBS-g-MAH)为相容剂,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挤出制备了用于包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包覆料,考察了填料种类和TPU、白油及SEBS-g-MAH的用量对包覆料物理机械性能、黏结性能及微观相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PU用量的增加,SEBS包覆料的邵尔A硬度、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均提高,且对ABS的剥离强度增大,综合考虑,TPU最佳用量为50份;在碳酸钙、滑石、云母和高岭土4种填料中,碳酸钙填充的SEBS包覆料对ABS的剥离强度最佳,滑石的效果最差;随着白油用量的增加,SEBS包覆料对ABS的剥离强度减小;加入SEBS-g-MAH后,SEBS包覆料的相界面不明显,趋向于形成连续相结构;随着SEBS-g-MAH用量的增加,包覆料对ABS的剥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SEBS-g-MAH用量为5份时,剥离强度达到最大值(2.5 k N/m)。  相似文献   

19.
采用炭黑、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与聚烯烃熔融共混,制成具有电致形状记忆特性的复合材料(电致SMP)。研究了炭黑含量、过氧化二异丙苯、聚烯烃和形变条件温度、电压对这种电致SMP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炭黑含量达到20%(质量分数)左右时,电致SMP的体积电阻率降至1×10~3Ω·cm,导电网络趋于稳定;当温度升高至90℃以上时,低密度聚乙烯/SEBS基电致SMP的形状记忆能力优于聚丙烯/SEBS基和高密度聚乙烯/SEBS基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二段混炼的方法,制备低密度聚乙烯/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LDPE/SEBS)复合材料。探究SEBS的不同含量对LDPE/SEBS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BIBP)化学交联LDPE/SEBS,制备LDPE/SEBS/BIBP复合材料,探究LDPE/SEBS/BIBP的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凝胶含量、热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SEBS用量为50份时,LDPE/SEBS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当BIBP用量为0.9份,LDPE/SEBS/BIBP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26.22 MPa,断裂伸长率为732.23%。随着BIBP用量的增加,LDPE/SEBS/BIBP的界面相容性、凝胶含量和黏度上升,熔融温度、结晶度和损耗模量下降,储能模量曲线的斜率先下降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