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石油化工应用》2016,(12):62-66
盘古梁长6油藏属典型特低渗油藏,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油藏进入中含水开发阶段,含水上升速度加快,主侧向井矛盾加剧,水驱不均特征明显。本文应用岩心观察描述、电镜扫描、铸体薄片、全岩分析、压汞试验等多种手段,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盘古梁长6油藏水驱后的储层特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水驱后粒间孔减小,长石溶孔增大,有效渗流空间减小,储层非均质性更加复杂,导致水驱优势方向(主向)大孔道增大,含水上升,水驱弱势方向(侧向)小孔道更小,渗透率下降,产量下降,为下步治理指明了方向,为持续稳产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吴410长6油藏属于超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纵向上非均质性强,储层孔渗条件上差下好,注入水在重力作用影响下,易沿底部高渗透层段推进,造成剖面上吸水不均一、吸水下移,油藏水驱动用程度差,注水有效率低。针对开发过程中含水上升、自然递减大,水驱动用程度低等问题,实施了分注采单元开发管理,通过开展早期强化注水、温和注水、不稳定注水等精细注采调整技术与强化顶部吸水、抑制底部吸水的剖面治理技术,扭转油田开发变差趋势。  相似文献   

3.
胡尖山油田H区长4+5油藏为鄂尔多斯盆地典型低渗透油藏,低孔、低渗、低压。长4+5油藏为多期河道叠加复合砂体储层,隔夹层发育、非均质性强,多层合采、多层分层注水。经多年开发及井网加密调整后,注水沿高渗带及诱导缝突进,油井多方向见水,水驱开发矛盾突出,水驱开发效率低。通过梳理影响H区长4+5油藏水驱效率提高的关键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对策,达到提高低渗油藏水驱效率的目的。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油藏水驱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为储层砂体连通程度、储层非均质性、水驱后诱导裂缝及高深渗带发育、水驱后储层物性变化及分注井分层注水有效性等。通过采取油水井补孔、单层增注、深部调剖调驱、均衡平面采液、优化分注工艺等治理技术对策,油藏水驱效果得到改善,油藏最终采收率提高,油藏向良性开发转变。  相似文献   

4.
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对认识油藏的非均质性、注水开发效果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以靖安油田盘古梁长6油层组为例,选取了渗透率、孔隙度、储层质量指数、标准化孔隙度指数及流动带指数作为研究区流动单元划分的参数,将靖安油田盘古梁长6储层流动单元划分为A、B、C3类,划分结果与沉积微相、砂体展布、物性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低渗砂岩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针对盘古梁侏罗系油藏注水上存在的平面水驱不均和剖面吸水状况变差的问题,分析影响油藏注水水驱采收率的沉积韵律、重力作用、储层非均质性、边底水发育、压裂改造等控制因素,研究出精细注采调整、完善注采井网、"三小一低"措施引效、开展周期注水等均衡平面水驱的技术手段,以及改善剖面水驱的化堵调驱、补孔调剖、暂堵酸化和选择性增注等技术手段,从而提高油藏注水水驱采收率,有效减缓含水上升、降低油田递减,确保盘古梁侏罗系油藏稳定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6.
针对盘古梁侏罗系油藏注水上存在的平面水驱不均和剖面吸水状况变差的问题,分析影响油藏注水水驱采收率的沉积韵律、重力作用、储层非均质性、边底水发育、压裂改造等控制因素,研究出精细注采调整、完善注采井网、"三小一低"措施引效、开展周期注水等均衡平面水驱的技术手段,以及改善剖面水驱的化堵调驱、补孔调剖、暂堵酸化和选择性增注等技术手段,从而提高油藏注水水驱采收率,有效减缓含水上升、降低油田递减,确保盘古梁侏罗系油藏稳定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7.
对于砂砾岩油藏高含水开发期,因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注入水单层突进现象明显,使注入水利用率低,水驱效果较差。常规的注水方式和方法很难打破既成的单层突进的不利水驱现象。为此通过对油藏阶段开发矛盾的认识,在科学研究剩余油潜力后,在相关储层非均质和砂砾岩开发相关理论机理的指导下,采取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现场实际注采工作,使一区三叠系油藏在进入"八五"后出现连续十年稳产。形成了一套砂砾岩油藏高含水期控水稳油的研究思路和技术对策,对今后该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切实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胡X长4+5油藏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油藏,且开发层系多,层间非均质强,自2007年开发以来,油藏开发矛盾突出,注水见效差,油井多方向见水,含水上升速度快,通过常规注采调整难以控制油井含水,油藏递减增大,采收率降低。近年来通过实施注水堵水调驱、聚合物微球驱,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控制,油藏递减降低。本文对该区堵水调驱及聚合物微球驱进行效果分析,指导后期油藏开发。  相似文献   

9.
姬塬油田黄36长8油藏属低渗透岩性油藏,目前处于开发初期,但油藏含水高,水窜问题突出。针对黄36长8油藏的水淹现状,从储层的非均质性、注采井网与地应力的适应性、油层初期改造、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找到了黄36区长8油藏水驱低效开发的问题所在,结合研究提出了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对策和建议,指导下步开发调整。  相似文献   

10.
耿83区长4+5、长6油藏属于超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相对较差,平均渗透率低(长4+5层为0.39mD,长6层为0.40mD)。本文对长4+5、长6油藏的压力、含水、见效及递减等开发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在开发实践基础上,对储层地质特征研究、精细注采调控、合理流压优化、精细分层注水及注水井深部调剖等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提高长4+5、长6油藏开发水平的同时,为油藏的长期持续稳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塞392长6油藏是靖安油田近年来投入开发的整装特低渗透油藏,由于受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天然裂缝发育等因素的影响,油藏单井产量低,见效程度低,开发效果差.通过对塞392开发特征的研究,提出了油藏精细描述、合理注水技术政策、精细注采调整、注水井剖面治理、低产井治理等一系列稳产技术政策,为油田的长期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池46区长8油藏小井距开发,具有原始地层压力高,地饱压差大特征,投入注水开发以后,注水敏感性强,受储层非均质性制约,油井易见水,2010-2012年连续三年油藏含水持续上升,因此,本文通过对注水开发后油井见水特征的研究,深入分析见水成因,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理,总结出姬塬油田池46区长8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油井见水特征及治理手段,从而科学指导油藏开发调整。  相似文献   

13.
姬塬油田黄57长8油藏属超低渗油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注水井欠注频繁,局部水驱矛盾突出,导致油藏递减加大。本文通过单井、剖面、平面三维联动精细刻画单砂体特征;利用油藏地质与动态响应相结合方法研究精细注采调整技术;系统评价了历年低产低效井治理方法与效果,初步形成了油藏稳产的三大技术系列。  相似文献   

14.
多油层砂岩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非均质性影响着最终采收率.提高注水压力能够有效改善注水波及体积.开发过程中通过采用异步注采方式,能够改善水驱效果.在辽河油区东部某区块,对部分高含水长停油井实施不间断注水后,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靖安油田盘古梁长6油藏流动单元的定量划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靖安油田盘古梁长6油藏为例,在沉积微相、储层综合定量分析评价基础上,选取储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流动带指数、储层厚度与孔隙度乘积6个参数进行流动单元的划分。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将长6油藏精细划分为15个小层,将所有砂体划分为E,G,M和P 4类流动单元。结果表明,盘古梁长61底部和盘古梁长62顶部是研究区盘古梁长6油层组的主力油层,各类流动单元与储层岩性、物性、沉积微相和产能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此次流动单元划分的参数取值,综合评价函数与评价指标,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低渗、低孔、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地质特征,符合该类储层流动单元评价划分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石油化工应用》2019,(9):71-74
罗1长8油藏局部储层微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进入开发中期后平面及纵向矛盾突出、控水难度加大、平面能量分布不均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水驱开发效果。结合开发实际,对储层物性、油水井连通关系、见效特征及动态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影响水驱效果的主控因素,通过精细单砂体刻画、引进新工艺技术封堵优势渗流、均衡平面采液强度等治理对策,达到了控水稳油、提高水驱效果的目的,为油藏长期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W区块D1油藏因储层非均质性导致的油井见效不均、含水上升速度快等矛盾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效果。本文针对W区块开发面临的形势及问题,通过对压力系统评价、合理注采措施等开发技术的深入剖析,完善了该区分层分区开发技术指标,制定了一系列开发调整对策。通过提高水驱效率、实施注采调整等手段,W区块D1油藏开发形势逐渐好转,为同类油藏提高水驱效率、延长低含水采收期、提高油藏开发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姬塬油田罗1长8油藏局部储层微裂缝发育,随着开发时间延长平面矛盾突出、油井见水、注水井欠注、地层能量分布不均等问题严重影响水驱开发效果。结合区块见水、见效、压力等开发特征,对储层物性、裂缝特征、注水政策、生产参数适应性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影响水驱效果的主控因素,通过均衡平面采液、提高地层能量、优化注水政策、微球调驱封堵优势渗流通道,达到了控水稳油、提高水驱效果、降低自然递减的目的,为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特低渗均质型五里湾长6油藏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后,平面上水驱波及半径增大,剩余油分布复杂,剖面上注入沿高渗层段突进、低渗层段难动用,常规的注采调控技术手段挖潜难度大。针对油藏进入高含水期如何稳产及提高最终采收率的核心技术难点,本文在深入剖析开发矛盾基础上,立足一次井网水驱,通过对聚合物微球驱的矿场实践及应用效果总结,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对同类油藏高含水期稳油控水具有较强的技术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非均质油藏中高含水期稳油控水措施及效果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桥口油田属典型的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针对其他质特征及在多层合注合采条件下层间干扰严重、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渗透率较低油层的开发特点,开展了稳油控水的前期研究,确定了“纵向上开发层系转移”的治理思路,并采取了高含水油共挤灰堵水、注水井高压增注和高压分注为主的治理措施。通过实践证明有明显的稳油控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