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放淤固堤工程是黄河下游治理、确保黄河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本文根据放淤固堤工程的施工原理,阐述了放淤固堤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对管道架设、淤区吹填、集浆池等方面进行了叙述,对吹填设备选择进行了实践性分析和论述,最后对放淤固堤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由于放淤固堤季节性较强,造成机淤钢管道长时间闲置,致使钢管道内壁锈蚀严重,大大缩短了钢管道的使用寿命,加大了施工成本。该问题在长期的放淤固堤施工中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本文主要阐述了德州黄河建业公司的有关技术人员对该问题进行了攻关,成功地研制出了钢管道内壁除锈机,解决了机淤钢管道内壁除锈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3.
由于黄河洪水、泥沙的长期作用,使黄河下游形成了堤河,对黄河大堤造成严重威胁,给防洪带来被动.2002年-2003年经黄委会批准,德州黄河河务局招标对德州境内的水坡滩区堤河进行了治理.德州黄河建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标,利用机淤固堤技术组织淤填施工.工程完成后,堤根淤填高程与附近滩面高程基本一致,消除了汛期可能堤河造成顺堤行洪的威胁,堤河治理试点工程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4.
10EPN-30型泥浆泵是黄河上进行吹填固堤的主要设备之一,由于施工性质和泵件材质的影响,泥浆泵过流部件磨损过快,更换频繁,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和效益的提高。为此,我们利用环氧树脂等材料对磨损部件进行涂抹修补,取得可喜成果,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简易吸泥船泥浆泵抽沙固堤是几十年来黄河下游采用的加固堤防的有效方法,目前的施工任务仍然很重,但施工中吸泥船泥浆泵的磨损比较严重,影响生产和效益。本文分析了产生磨损破坏的原因,如泥沙磨损、气蚀磨损等,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10EPN一30型泥浆泵是黄河上进行吹填固堤的主要设备之一,由于施工性质和泵件材质的影响,泥浆泵过流部件磨损过快,更换频繁,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和效益的提高。为此,我们利用环氧树脂等材料对磨损部件进行涂抹修补,取得可喜成果,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 80m3/h液压绞吸式挖泥船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应用于黄河机淤固堤工程以来,为治理黄河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目前黄河主要挖泥船型之一。但是,随着自然环境及使用条件的不断变化,其本身的一些缺点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主要的缺点就是排距太近(设计排距仅为500米左右)。由于目前黄河施工排距一般都较远,使用该挖泥船在一般工况下都需加接力泵站,这样,大大增加了运行成本。因此,如何对80m3/h液压绞吸式挖泥船进行必要的改进,使之更适合黄河治理的需要,便成为当今具有很大经济价值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时下黄河放淤固堤远距离输沙的许多施工中需安装加力泵,而加力泵站内发动机的冷却和泥浆泵填料的冲洗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作者通过实践,研制开发的“XHS冷却水双功能散热器”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在东明标准化堤防施工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简易吸泥船泥浆泵抽沙固堤是几十年来黄河下游采用的加固堤防的有效方法,目前的施工任务仍然很重,但施工中吸泥船泥浆泵的磨损比较严重,影响生产和效益。本文分析了产生磨损破坏的原因,如泥沙磨损、气蚀磨损等,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软土路基是铁路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遇见的问题,本文通过阐述软土路基基本定义及特征,明确铁路工程施工中处理软基的要点及难点,由此提出相关施工技术,具体包括抛石挤淤、盲沟铺设、软土换填、PHC桩、碎石桩、塑料排水板等内容,旨在提升铁路工程软基处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当较长的输水管线工程穿越淤泥质粉质粘土段时,由于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低,容易导致施工机械塌陷、施工困难,易引发安全事故。通过对本工程的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土工试验数据的统计研究,结合原位测试结果,统计出了瓦房店市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工程力学特性,并通过对淤泥质粉质粘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整理、回归分析,得到了各参数间的关系式,建立了该地区的经验公式。在该地区的实际工程中,可依据这些经验公式,由相对容易得到的物理参数来求取较复杂的力学参数,且准确性较高,对实际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一期工程围堰总长4212m,整个围堰垂直防渗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止水型式。在北围堰段淤泥层较厚区域采用下设钢筋网片的刚性混凝土结构,防渗面积约5万m2。施工中成功地解决了临海较厚纯砂层和淤泥层的成槽稳定问题。本文主要介绍防渗墙的施工方法和具有创造性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3.
耐泥沙磨蚀涂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热喷涂层试验室模拟及水轮机真机运行的试验结果。选择出耐磨性好的合金粉末和喷涂工艺,以提高水轮机和水泵的抗磨蚀性能,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引黄大泵生产,避免了腐蚀破坏。  相似文献   

14.
少先吊把杆绞车液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叙述了浙北某水利疏浚单位将8^#吹泥船上用于起吊输泥管的少先吊把杆绞车,一改传统的电动机驱动方式,优化设计为液压马达驱动,使船、岸对接输泥管的操作变得轻松、快捷,既减少了动力燃油用量、又减少了非作业的时间,真正实现了低耗高效。  相似文献   

15.
《Wear》2006,260(9-10):1145-1150
Cavitation and silt erosion often co-exist causing severe damage. The effect that the silt erosion is worsened by the presence of cavitation is here referred as cavitation enhancement of silt erosion. Its mechanism is still not fully understood despite the effort made in past decades. In this article, the need for a micro model is firstly demonstrated by reviewing the phenomen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fluid–particle interaction. Then, the postulated model is present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a driving force. The potential of this model in furthering our understanding is also demonstrated by re-visiting Sato's experimental study on synergetic erosion.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is model through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is thus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6.
超声测沙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水中含有大量泥沙是泥沙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称悬浮液.超声波在悬浮液的声速和声衰减系数不但取决于组成各相自身的性质和含量,而且受到相互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悬浮液的声衰减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吸收衰减、散射衰减和扩散衰减.前两类衰减取决于媒质的特性,而后一类衰减则由声源特性而引起.影响超声波测量含沙量准确度的主要因素有:含沙浓度和粒径级配;浑水中气泡等杂质;温度变化等.采用超声衰减法测量含沙量,并利用超声波双频测量含沙平均粒径修正含沙量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7.
Cavitation–silt erosion in sand suspensions has elicited research attention. However, erosion characteristics in various conditions of liquids remain unknown due to their complex mechanisms. Thus, the effects of sand size,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of sand suspensions on cavitation–silt erosion and viscosity we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findings proved the existence of critical sand size. The silt–cavitation erosio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and concentration when the sand was smaller than the critical size, and it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ment of the sand size and temperature.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iscosity and the sand size,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was determined. Moreover, the cavitation–silt erosion mechanisms were obta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viscosity and impingement erosion analysis standpoi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