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文献调研手段对18个国外蒸汽泡沫驱油田区块的现场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研究了蒸汽温度、蒸汽干度、起泡剂类型、起泡剂质量分数、注入时机和起泡剂注入方式对蒸汽泡沫驱增产效果的影响。蒸汽泡沫驱广泛用于提高蒸汽驱或蒸汽吞吐的蒸汽波及效率,进而提高热采的采收率。蒸汽泡沫驱在美国、加拿大、委内瑞拉的众多油田都进行了成功的先导试验及工业化应用。结合蒸汽泡沫驱矿场实施效果,对蒸汽泡沫驱各个影响因素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为实施蒸汽泡沫驱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海上B油田为高孔高渗油藏,采用大井距水平井网开发,井距范围625~917 m,目前综合含水达到78.8%.为了封堵优势渗流通道,改善B油田水平井水驱开发效果,开展了水平井氮气泡沫调驱研究.利用CMG软件对B油田氮气泡沫调驱注采参数进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段塞注入方式、注入量20400 m3、氮气注入速度1500 m...  相似文献   

3.
红河油田为超低渗裂缝性油藏,为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开展了泡沫辅助空气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根据该油田105井区的地质油藏条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对泡沫辅助空气驱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进行经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泡沫辅助空气驱最佳参数为:注入方式为空气、起泡液交替注入;空气、起泡液的注入速度均为15 m3/d;起泡液浓度为2 500 mg/L;段塞周期为30 d;气液比为3∶1。经济评价表明,采用泡沫辅助空气驱方案,其产出投入比在2∶1以上。该井区采用泡沫辅助空气驱技术可较好地改善注水开发效果,达到降水增油和提高原油采收率目的。  相似文献   

4.
红河105井区是镇泾低渗透油田主力含油区块,但储层裂缝发育,目前存在水驱开发效果差、产能下降快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红河105井区的开发效果,在储层特征和原油渗流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优化了空气泡沫驱注入方式以及注入速度、气液比、注入周期等参数,并对空气泡沫驱开发指标进行了预测。由模拟研究可知,采用优化的空气泡沫驱开发方案增油效果明显,有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该研究对同类油藏注空气泡沫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抑制低渗油田注空气过程中气窜的发生,提高注气效果,对筛选出的复合防窜泡沫体系PMFC-2的抑制气窜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MFC-2在含油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发泡性能,泡沫流体在低渗油田的注入速度以及注入方式是影响泡沫窜流的主要因素;脉动式注入方式和提高注速是改善窜流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采用水气交替注入方式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24.7%,采用脉动式注入方式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30%。  相似文献   

6.
《石油化工应用》2016,(9):34-40
目前渤海海上稠油边底水油田经过长期注水开发,指进现象严重,窜流通道导致注入水低效循环的现状,油田的主要矛盾及对策:由于地层非均质性、油水黏度差异导致主力层注水水窜,波及体积小,油藏采出程度低,注水调驱(扩大水驱波及体积)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秦皇岛32-6油田的油藏研究,结合氮气泡沫调驱筛选原则,通过针对性的研究,建立了适合秦皇岛32-6油田氮气泡沫调驱的氮气泡沫体系,同时应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结果,结合秦皇岛32-6油田油藏地质特点,进行氮气泡沫调驱工艺方案研究与优化,开展了氮气泡沫控水技术的室内研究和矿场先导试验。结果表明:氮气泡沫控水技术能够有效封堵稠油边底水油田开发中后期疏松砂岩形成的大孔道,改变液流方向,提高注入水利用率,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达到稳油控水的目的,能够显著改善水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渤海油田储层非均质、原油黏度大,强注强采引起注入水层内绕流和层间窜流,水驱开发效果较差.采用室内实验和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氮气泡沫调驱工艺技术,根据泡沫半衰期、阻力系数和采收率等指标优选出氮气泡沫体系并确定了注入方案,水驱阶段采收率分别为27.7%,26.8%和28.3%,相比水驱泡沫连续注入、2个段塞注入、3个段塞注入分别提高19.7%,23.5%和31.7%;泡沫采取小段塞分段注入效果更好.矿场应用表明:泡沫连续注入井组平均含水率下降5%,累计增油量1.86×104 m3,有效期12个月;而泡沫分段塞间隔注入井组平均含水率下降7.6%,累计增油量3.58×104 m3,有效期19个月.泡沫分段塞间隔注入好于连续注入,可有效解决气窜和吸液剖面反转问题,为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多元泡沫复合体系由聚合物、碱、表活剂、天然气组成.喇嘛甸油田聚合物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有50%左右的剩余储量.为进一步提高聚驱后采收率,在喇嘛甸油田开展了聚驱后泡沫复合驱现场试验.在试验中,通过对表活剂种类及浓度的筛选、碱浓度的筛选、聚合物体系对性能的影响以及水质对泡沫体系性能的影响等研究,初步确定了泡沫体系配方.通过室内岩心驱油实验,研究了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气液比、注入速度、注入方式等对泡沫体系聚驱后驱油效果的影响,为矿场试验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9.
空气泡沫驱油技术是低渗透油田三次采油的重要手段,在改善平面和剖面驱油效果、控水稳油及提高采收率方面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该技术利用注入空气和泡沫液对地层进行封堵和调剖,需要及时了解注入空气和泡沫液的有效性。通过动态监测技术可以进行动态分析,但由于混相注入等非常规特点,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手段。以长庆油田空气泡沫驱试验区块为例...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井楼油田楼资27井区油藏特点,开展了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对发泡剂类型和使用浓度进行了优选,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优选出了最佳气液比、注入体积、注入方式、发泡方式等工艺参数;在4个井组开展了6轮次的氮气泡沫调驱现场试验,措施后蒸汽注入压力上升,对应油井见到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