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院士风采     
《硅谷》2014,(1):F0002-F0002
正吴阶平1917.01.22~2011.03.02医学家、江苏常州人,1937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42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名誉校长、泌尿外科教授,"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研究使一些无法挽救的肾结核患者得到回复,在国内外医疗实践中得到证实,对输精管结扎开创用手术灌注远段精道的技术,使手术即时产生避孕效果。肾上腺髓质增生的研究在医学上确立了一种新的疾病,收到国际上的重视和承认。肾切除后留存肾代价性增长的研究,纠正了对肾切除长期存在的一种不全面的认识。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2.
院士风采     
黄其励蒸汽工程专家。1941年1月25日出生,辽宁省营口市人。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8年南京工学院研究生毕业,1987年获日本北海道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东北电网有限公司名誉总工程师。主持实施的重大项目90余项。对引进600 MW火电机组的1814 t/h褐煤锅炉  相似文献   

3.
院士风采     
《硅谷》2013,(7):F0002-F0002
汪德熙1913.09.27~2006.08.08核化学化工专家。江苏灌云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教授,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及研究生部名誉主任。早期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50年代研制不饱和聚酯玻璃钢。60年代后从事核化学与核工业的研究,提出解决核燃料后处理萃取流程乳化问题的论点,并组织热试予以证实,使新  相似文献   

4.
院士风采     
《硅谷》2014,(5)
正郑作新1906.11.18~鸟类学家,福建福州人。1926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1927年和1930年先后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和科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鸟类学会名誉理事长,世界雉类协会会长。对中国鸟类进行系统的考察和研究,曾发现中国鸟类16个新亚种,撰写  相似文献   

5.
院士风采     
《硅谷》2014,(21):F0002-F0002
汪德熙 1913.09.27~2006.08.08 核化学化工专家。江苏灌云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教授,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及研究生部名誉主任。早期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50年代研制不饱和聚酯玻璃钢。  相似文献   

6.
郑作新     
《硅谷》2014,(5):F0002-F0002
鸟类学家。福建福州人。1926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1927年和1930年先后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和科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鸟类学会名誉理事长,世界雉类协会会长。对中国鸟类进行系统的考察和研究,曾发现中国鸟类16个新亚种,撰写了一千多万字的论文和专著;  相似文献   

7.
马世骏     
《硅谷》2014,(17)
正1915.12.05~1991.05.30生态学家。山东兖州人。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生物系。1948年在美国犹他大学研究院获科学硕士学位。1950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获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研究东亚飞蝗生理生态学、粘虫越冬迁飞规律、害虫种群动态及综合防治理论,提出"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种群变境成长"以及系统防治等新观点,制订了预测方法,丰富了昆虫种群生态学、生态地理学及害  相似文献   

8.
严东升     
《硅谷》2015,(2):2
<正>1918.02.10~2007.11.15材料科学家。浙江杭州人。1939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当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并获美国陶瓷学会"杰出终身会员"称号。曾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亚洲各国科学院联合会主席。曾对包头含氟铁矿深入研究氟化物对耐火材料的侵蚀机理,提出选材建议。结合航空航天及其他新技术的需要,进行了各类耐高温、抗氧化新型涂层以及抗烧蚀复合材料的研究,在多方面获得应用。对高温氧化物、  相似文献   

9.
院士风采     
《硅谷》2014,(23)
正王世真 1916.03.07~核医学家。原籍福建福州,生于日本千叶。192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8年和1949年在美国依阿华大学分别获化学硕士、博士学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56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同位素应用训练班。在中国创建了同位素标记物合成、液闪测量、放免分析、医用活化分析、稳定核素医学应用、放免显像等技术;系统地进行了甲状腺激素的示踪  相似文献   

10.
徐叙瑢 男,1922年4月23日出生,山东临沂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51年赴苏联列别杰夫物理研究所研读,1955年获苏联副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副院长、长春物理研究所所长;1996年调入北京交通大学,现任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  相似文献   

11.
院士风采     
《硅谷》2015,(4):2
<正>汪德熙1913.09.27~2006.08.08核化学化工专家。江苏灌云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教授,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及研究生部名誉主任。早期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50年代研制不饱和聚酯玻璃钢。60年代后从事核化学与核工业的研究,提出解决核燃料后处理萃取流程乳化问题的论点,并组织热试予以证实,使新流程在工业上采用。在发展核武器方面,他领导化学线在原子弹引爆中子源的研制、钋-210及其它放射源的研  相似文献   

12.
院士风釆     
《硅谷》2014,(18)
正郭慕孙1920.05.09~2012.11.20化学工程学家。广东潮州人。1943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早年发现液-固和气-固两种截然不同的流态化现象,分别命名为"散式"和"聚式"流态化,现已定为工程化学术语。后将散式流态化理想化,提出了描述流体和颗粒两相流最简单的"广义流态化理论",可适用于颗粒  相似文献   

13.
王世真     
《硅谷》2013,(18):F0002-F0002
核医学家.原籍福建福州,生于日本千叶。192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8年和1949年在美国依阿华大学分别获化学硕士、博士学位。中圜协和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56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同位素应用训练班。在中国创建了同位素标记物合成、液闪测量、放免分析、医用活化分析、稳定核素医学应用、放免显像等技术;系统地进行了甲状腺激素的示踪研究,对中国核医学的研究与应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膜科学与技术》2005,25(5):101
时钧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著名的化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12年12月13日生于江苏省常熟县.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旋以清华公费留学美国.1936年获缅因大学造纸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入麻省理工学院专攻化学工程.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于1938年毅然离美辗转返回祖国,历任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及中央工专等校化工系教授、系主任.解放后历任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南京化工学院(大学)及南京工业大学教授、系主任和名誉系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5.
金会庆先生简历金会庆,男,1956年11月出生子上海市,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研究员。教育1982年7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93年4月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工作简历1990...  相似文献   

16.
院士风采     
《中国工程科学》2010,12(8):F0002-F0002
<正>汪应洛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专家。1930年5月21日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55年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的学科带头人。在国内率先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1995年2月25日凌晨2时15分,清华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真空学会名誉理事孟昭英先生溘然长逝,享年89岁。孟昭英先生是国内外知名的物理学家和无线电电子学家,我国无线电电子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教育界著名人士。他对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技术人材和一批科学家。他的逝世是我国科技界、教育界的巨大损失。孟昭英先生于1906年12月24日,河北乐亭县人。192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并获金钥匙奖,留校做助教研究生,在P.Anderson和谢玉铭两位教授指导下,于1931年完成题为“…  相似文献   

18.
院士风采     
《硅谷》2014,(17):F0002-F0002
生态学家。山东兖州人。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生物系。1948年在美国犹他大学研究院获科学硕士学位。1950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获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研究东亚飞蝗生理生态学、粘虫越冬迁飞规律、害虫种群动态及综合防治理论,提出“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种群变境成长”以及系统防治等新观点,制订了预测方法,丰富了昆虫种群生态学、生态地理学及害虫综合防治的理论,并在植保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设想,“经济生态学”原则等一系列新观点,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师昌绪,物理冶金学家、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于1952年获美国欧特丹大学冶金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名誉所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主席、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理  相似文献   

20.
郭慕孙 院士     
郭慕孙,男,汉族,原籍广东潮州,1920年5月出生于湖北汉阳,中共党员,第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43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登大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数据库(CODATA)中国国家代表、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所长、美国碳氢研究公司化学工程师。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化学工程师。现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化学工程科学”(英国牛津出版)驻中国编辑、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郭嘉孙长期从事流态化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