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人工补给地下水源工程的效益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人工补给地下水源工程-地下水回灌工程的效益特点,阐述了其效益的内容,提出了以采补平衡计算为基础的地下水回灌工程的效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民黄河》2017,(11):95-98
洛阳盆地是一个较大型断陷盆地,是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资源丰富,是当地主要的供水水源,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岩溶裂隙水,盆地区地热水资源比较丰富。根据洛阳盆地内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的测试结果,对盆地内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形成年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洛阳盆地岩溶地下水主要接受周边山地区基岩山区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其地下水形成年龄在几万年以内;盆地内松散岩类浅层孔隙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其形成年龄为几十年;盆地区地热水主要接受周边基岩山区地下水的径流补给,其形成年龄为几千年到几万年。  相似文献   

3.
济南市有效利用城市雨水回灌岩溶地下水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雨水补给地下水已成为城市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文中以济南市为例探讨了雨水回灌岩溶地下水的途径.济南市具有较好的岩溶水赋存条件,通过人工回灌工程,采用点面结合的回灌方式,利用雨水补给地下水,将城区岩溶水直接补给区的水循环尽可能地恢复到一定的自然状态,最终达到供水保泉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5,(12):81-83
在研究滑县—内黄—清丰—濮阳—南乐地下水降落漏斗分布范围内水文地质特征和调蓄空间的基础上,探讨利用黄河及其支流等地表水源,通过天然河道、人工渠道、回灌渗井等回灌调蓄补给当地地下水的可行性。通过分析认为,漏斗区地表岩性渗透性强,垂直变水平管井施工技术成熟,因此,利用黄河水回灌调蓄漏斗区地下水经济合理、技术可行。通过调蓄可以缓解区内水资源紧缺的形势,控制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加深、扩大,改善生态环境,有效防止地面沉降、土地沙化、地裂缝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市政工程建设以及地下水开采影响,地面沉降已成为上海面临的主要地质灾害,而地下水人工回灌是控制地面沉降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上海由于受市政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地下水回灌工作面临较大困难。因此,除了应加强地下水专用回灌井建设以外,还应当积极开展对城市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后用于人工回灌的研究,既能解决地下水回灌问题,又能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减轻水环境污染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人工回灌对济南泉水系统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符河人工回灌试验确定了河道渗漏水能力、渗漏水区域、地下水影响程度与范围,验证了济南泉域水文地质模型。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近期回灌方案为利用卧虎山水库进行放水补源,年补水量为4000万m^3;远期方案结合引黄、南水北调客水补源,补水量可达7000万m^3。同时,试验也证明了玉符河人工回灌对济南泉水系统修复的作用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一般性的沙坑回灌补给地下水模型进行了概化,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值模型,采用GMS软件对沙坑回灌补给地下水的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沙坑回灌补给地下水的累计渗漏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渗漏速率在渗漏初期大于渗漏后期,经过一定时间后趋于稳定;单个沙坑回灌补给引起地下水明显上升的范围较小,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8.
巴基斯坦塔尔地区某燃煤电站冷却水计划回灌至煤层下部承压含水层,为了确保回灌的可行性,开展了一系列的抽水、注水试验。根据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计算了含水层的导水系数和渗透系数;根据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的s~lgt曲线形态以及三段降深稳定流抽水试验结果判断出煤层下部含水层为稳定分布的承压含水层;采用补给影响半径的概念,基于三段降深稳定流抽水试验结果,计算了合理的回灌井距;结合短周期回灌试验和设计要求确定了单井回灌量;通过对比稳定流抽水试验数据和短周期回灌试验数据,分析了回灌阻力,并确定了回灌阻力曲线;将长期回灌试验曲线划分为回灌阻力阶段和阻塞效应阶段,分析了阻塞效应。通过试验观测数据以及试验曲线的一阶导数,认为阻塞效应并不明显。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回灌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再生水回灌必要性及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短缺及水污染制约经济发展,影响了公众的健康。另一方面,北京市再生水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合理安全利用再生水资源,是北京市重要的水资源战略举措。再生水通过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增加供水资源、节省高质量的水资源、保护环境和具有经济方面的优越性。但是,将再生水补给地下水,这样的工程会遇到技术条件和卫生要求的双重挑战,所有的问题都必须在项目开展前仔细做好评估。笔者重点分析了北京市再生水回灌地下水的必要性及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国黄泛平原井灌地区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大面积地下水漏斗问题,选择山东省临清市项目区,利用土壤水动力学、水力学和地下水动力学等相关理论,实施了地下水回灌工程对技术方案和参数进行设计,计算其回灌效果。通过计算结果可知,该回灌工程在7 d的引水过程中,增加了52 310.82 m~3的地下水补给量,占地下水补给总量的60.7%。野外回灌系统流速监测和示踪试验表明,该工程设计方案可行。在原沟渠渗入补给的基础上,该种明沟—暗管—竖井回灌补源工程增加了地下水补给量,对地下水漏斗恢复和旱涝碱综合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湛江市的地下水超采状况,提出地下水回灌的必要性,并对地下水回灌方案进行分析,建议采用含水层存储与恢复技术(ASR)进行湛江市地下水人工回灌。分析表明,通过ASR将湛江市的汛期降水、地表弃水通过人工补给储存在含水层中,并在水资源紧张的季节抽取使用,既可以增加枯水季节的水资源保证程度,也可以防止湛江市的地下水降落漏斗的不断扩大,以及地面沉降问题的不断恶化,并且抬高地下水位达到有效阻止海水入侵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坎儿井地下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坎儿井是在用的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也是我国重要的水利遗产,目前面临消亡的危险。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当地水环境演变趋势分析,重点分析了机电井对坎儿井出水量的影响;通过吐鲁番盆地山前冲积扇蓄洪入渗地下水技术论证,提出蓄洪入渗补给地下水的鱼鳞坑或拦洪坝技术方案,并进行了入渗效果分析;通过坎儿井破坏机理与加固技术研究,提出自旋式锚杆挂土工格栅喷(抹)混凝土的加固方案,修建了一处示范工程;最后对坎儿井地下水涵养技术进行研究,对非灌溉期和灌溉期农闲水量进行了预测,提出农用机电井和设置反滤回灌井回灌农闲水的两种技术方案,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回灌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敦煌盆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应用FEFLOW软件建立月牙泉地区浅层地下水三维不稳定流数值模型,重点分析人工回灌场(A场、C场)对月牙泉地区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探讨影响月牙泉湖水位动态的主要因素,预测最佳人工回灌方式。结果表明:区内水位的抬升和波动主要由渠系渗漏和C场注水引起;人工回灌并未宏观改变模拟区原有地下水渗流场补径排条件,只是局部促进或阻碍地下水径流;A场以回灌量2500m3/d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4.
孔隙结构对地下水回灌颗粒堵塞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人工回灌是增加地下水补给量的有效手段,颗粒堵塞是影响地下水回灌效率的主要因素,介质孔隙结构是颗粒堵塞发生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为了研究孔隙结构如何对地下水回灌颗粒堵塞产生影响,基于地下水回灌工程实际,设计并搭建了一维砂柱物理模型,通过玻璃珠介质和石英砂介质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介质孔隙结构对地下水回灌颗粒堵塞的影响。定量表达并分析了孔隙结构对颗粒运动过程和颗粒堵塞发生发展的影响。对试验现象进行了定量描述和理论推导,分析总结了地下水回灌试验过程中的颗粒运动规律及颗粒堵塞机理。研究表明,地下水回灌过程中介质孔隙结构越不规则,颗粒堵塞发展越快、发展程度越高、影响范围越大。本研究为地下水人工回灌等提供了一定介质孔隙结构对颗粒堵塞影响方面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凌海市大小凌河扇地下水人工回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善长  秦龙 《吉林水利》2005,(10):23-25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水文、水文地质及多年地下水动态观测等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地下水人工回灌的各种条件,对地下水人工回灌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砂槽渗透试验对地下水人工回灌过程进行模拟,连续测算回灌水样的浊度、溶解氧、铁离子浓度等指标,以及回灌过程中不同时刻砂槽的渗透系数。结果表明:人工回灌过程中含水介质的堵塞包括物理堵塞、生物堵塞和化学堵塞,其中悬浮物颗粒的吸附造成含水介质孔隙度减小所引起的物理堵塞是主要堵塞类型;含水介质的渗透系数在回灌初期降幅较大,随着回灌时间的延长而趋于稳定;距离回灌井越近的地方,含水介质的渗透系数降幅越大,堵塞越严重。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石川河地下水位的有效回升进而维持采补平衡,需在该区实施地下水人工补给工程,并确定合理的 补给位置及有效的补给方式。选取地下水埋深、坡度、含水层厚度、含水层渗透系数、与环境敏感区距离和给水 度 6 个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对人工补给地下水地点适宜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分析典型 人工补给潜力区的地层结构,探索可行的地下水人工补给方式。结果表明:适宜进行人工补给的高潜力和较高潜 力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及东南部,面积达 48.01?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 32.0%。建议:在石川河河道中上 游高潜力和较高潜力区域的北部修建地表入渗池或渗坑;在河道中上游高潜力和较高潜力区域南部和河道中下 游的较高潜力区域布设反滤回灌井群;可沿石川河河道中上游高潜力与较高潜力区域之间布置一条长约 4.5?km 的渗渠,利用河道进行入渗补给。研究结果可为地下水库的修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深基坑降水往往伴有地面不均匀沉降等环境问题,人工回灌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多场耦合作用理论,建立水—土耦合模型,应用Processing Modflow软件数值模拟了不同回灌井布置方案下基坑周围地面沉降及其变化。结果表明:设置回灌井后,基坑周边地面的沉降量明显减小,且回灌处相对远离基坑的地面沉降减小十分显著;在一定范围内,相对远离基坑处的回灌效果优于相对近基坑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市引莱茵河地表水.利用天然风积沙丘人工补给地下水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南水北调水源特征和北京地下水回灌条件.探讨了借鉴荷兰经验在北京开展人工补给地下水的可行性。荷兰地下水人工补给既成功阻止了海水入侵,在增加地下水储存量的同时.又提高了供水品质。由于地下水多年超采的累积,北京已形成了巨大的地下水库库容,利用南水北调水源.通过人工湿地、沟渠等组成的人工补给系统和利用现有的地下水源地水井组成的抽水系统.既可降低南水北调水源由于长距离、长时间引水可能出现的水质风险,又能让“客水”与“本地水”充分融合,保障饮用水口感和降低因水源变化可能出现的水质风险,同时增加地下水战略储备。提高供水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0.
文中以潮白河冲洪积扇为研究对象,基于GMS与GOCAD软件平台,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及地下水库补给与消耗的动态模拟展示模型,形象地模拟及展示了研究区地下水库地质结构特征及地下水库人工调蓄动态演变过程,为地下水库工程前期论证和建设提供了设计依据。结果表明,北京市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部地区现分布有众多水源地,可利用其水文地质条件建设地下水库。在水源地调整开采,人工地下水回灌条件下,潮白河地下水库出现了大面积的地下水位上升,实施调蓄对地下水资源的恢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