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崔天剑 《包装工程》2005,26(6):212-213
产品造型的设计是随着需要的层次变化而变化的.技术的发展,使得产品造型在实用和审美的需要上,不断得以满足,并形成象征意义的需要.通过阐述现代产品造型的意义就是造型符号的象征意义,提出现代产品的造型设计,就是要充分全面地运用联想,使象征意义清晰并且深刻.  相似文献   

2.
天津戏曲文化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窦金花  张磊  张芳燕 《包装工程》2012,33(12):148-150,154
分析了天津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以京剧为例,研究了天津戏曲文化在现代产品中的应用,剖析了京剧人物的角色特征、脸谱文化与服饰设计特色,总结了京剧人物的造型元素与形态特征,论述了将京剧文化要素运用到现代产品创新设计中的重要性,结合实践案例,提出了如何将京剧传统文化中的造型特征与象征性符号运用到产品创新设计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汉代服装元素的优盘造型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汉代服装为设计元素,以优盘造型为设计对象,阐述了汉代服装的基本形式、色彩和图案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运用形态借鉴、形态分割的设计方法,将汉代冕服、仕官服装、后妃服装、仕族女子和男子服装、庶民服装、仆婢服装的元素和汉代服装的分割形体具体应用于现代优盘造型的设计中,旨在使现代产品凸显民族特色,使中国传统特色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产品意象造型设计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其发展现状、热点和趋势等问题。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产品意象造型设计的体系结构和应用过程。结果产品意象造型设计应用过程主要包括产品意象挖掘定位、产品造型要素分析、意象造型设计等方面,其中意象造型设计可从单目标意象、多维意象、意象形态仿生、意象形态融合等角度展开。结论产品意象造型设计是现代工业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应用产品种类广泛,核心建模思想和方法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其中准确挖掘产品意象,深层次解析产品要素、多维意象与智能化设计等,将是未来应用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5.
杜杰  韩怡萱  雷英卓 《包装工程》2023,44(14):179-187
目的 探索神木石峁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通过挖掘、解读和提取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并将其打散重组成为新的器具造型,然后运用至文创产品中,促使市场中的文创产品设计思路达到多元化的局面。方法 基于形状文法推演规则,根据石峁陶器,玉器造型特点及石峁石雕纹样特征,与现代茶具造型进行交叉融合,结合具有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展开设计。以茶壶、茶杯、公道杯、茶盘为石峁茶具组合,开展形态设计推演。结果 获得极具石峁造型风格且符合现代审美的石峁茶具文创产品设计。结论 通过实践验证案例方法的切实性与有效性,为石峁造型和纹样进行创新设计,并转换成现代产品,融入现代生活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为保护石峁遗址文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陈威  董石羽  向泽锐 《包装工程》2018,39(22):157-163
目的 研究现代有轨电车造型谱系化设计的流程及方法。方法 以产品造型谱系化设计为出发点,对国内外现代有轨电车造型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形状文法的现代有轨电车造型谱系化的设计方法,并结合中车唐山公司现代有轨电车造型设计的实例展开研究。首先,从造型线、几何形状、形状组合关系3个方面分析车辆造型;其次,运用设计形态分析法和形状文法提取典型特征、推演新形状;最后,将新形状应用到现代有轨电车的造型设计中,并对方案的继承性进行验证。结论 该方法能够保证在典型特征衍生的同时,兼顾车辆外观造型设计的创新,为现代有轨电车造型谱系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论产品形态仿生设计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李芬  蔡建平  李理 《包装工程》2007,28(11):145-147,150
论述了形态仿生设计的原理,结合产品实例,分析了产品造型中仿生设计的特点及创新性,指出形态仿生设计作为现代产品造型设计的重要设计方法之一,必将成为未来产品造型设计的一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崔俊杰  乔楠 《硅谷》2010,(17):105-105,89
现代产品设计要求突出产品的个性与特点,以达到在市场上能够被易于识别而吸引众多消费者的目的。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准确传达设计概念与意图,使设计师能够依据"要求"进行设计,是现代产品设计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方向。以产品的"设计主题"和"造型特征"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表现,提出"主题特征"约束的产品造型设计。  相似文献   

9.
苏建宁  李晓晓  王鹏  李雄  邱凯 《包装工程》2019,40(18):28-34
目的 探究机械装备造型设计过程中品牌风格有效延续的路径和方法,旨在为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品牌风格的演进提供新思路。方法 首先,解析品牌风格与流行趋势,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提炼感性意象与造型特征;然后,采用形态分析解构目标产品,明确主要造型要素,通过眼动实验客观分析其视觉关注度,进而在品牌风格与流行趋势的意象约束下,运用形状文法推演产品造型要素,生成设计方案;最后,利用语意差分法对方案进行评价。结果 以红山恒应力试验机为例,验证得到的设计方案满足品牌风格与意象定位的要求。结论 以品牌发展的视角,构建了面向品牌风格的机械装备造型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延续品牌风格,并获得符合现代工业装备审美标准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案,为相关行业的产品造型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陕西社火脸谱传统造型因子提取与设计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有机融合,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以陕西社火脸谱传统造型为基础,提出一种适用于现代设计的传统文化造型元素的演化方法,并在具体设计实例中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在研究陕西社火脸谱史料及实物资料的基础上,对社会脸谱的谱式、色彩、纹饰进行整体特征分析;基于典型样本,提取出显性的谱式因子、色彩因子和纹饰因子,隐性的情感因子和历史文化因子。结果 依据产品的物理性要求和文化性要求,利用形状文法对关键性元素推演,设计出具有陕西社火脸谱韵味的十二生肖主题茶饮。结论 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有机融合是设计本土化的必然要求,具有文化性和人文情怀的产品,不仅提高了产品的价值内涵,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现代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时旺弟 《包装工程》2022,43(2):290-297, 305
目的基于传统新会葵编类产品的材料、结构方式、编织技法、形态与色彩特征的分析,进行新会葵编类现代家居用品创新设计研究。方法结合新会葵编的透光性和天然肌理美感等材料优势、葵编类产品成型方式、葵编特有编织技法,遵循家居用品设计的功能属性、情趣属性与文化属性,运用现代家居产品设计风格流行的元素拼接、几何造型、塑造意境的手法,进行葵编花器、葵编灯具与葵编屏风3款家居用品的设计实践。结论得出了将新会葵编应用于家居用品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及设计策略。兼具传统手工艺美感及现代设计风格的家居产品设计,符合当代消费者对家居用品的功能诉求与审美体验的双重需求,是今后家居用品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今工业设计的发展,机床产品的外观造型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企业以及客户的重视.该文以某企业一款激光数控打孔机的外观创新设计为案例,从形态构成、色彩搭配以及装饰工艺等现代工业设计视角出发,探讨了如何使国产数控设备更加能体现现代技术美学、展现人性化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青铜爵的造型文脉到现代酒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江  封冰 《包装工程》2013,34(14):65-67,91
以爵的造型语言为启示,从青铜爵的造型来源入手,分析了关于爵使用功能的不同看法,并从历史和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青铜爵用途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青铜爵的造型和纹饰的发展变化入手,以产品设计的视角分析其造型特征,追溯其社会属性,为现代酒具的设计提供了造型的来源。最后以青铜爵为原型,提取其造型特点,从而对现代酒具进行探索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陶瓷产品人性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聪寐  王鑫 《包装工程》2018,39(8):228-231
目的针对当前社会中消费者的多重需求,探究陶瓷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方式。方法从当下陶瓷产品的现实处境入手,结合其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性化特征,从造型、装饰、功能3个方面具体论述如何将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与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有效对接,如何将各种设计元素解构重构并与多种表现手法有机结合,从而创造性的构建出陶瓷产品的造型与装饰,进而实现产品形式与功能的人性化设计,并对陶瓷产品人性化设计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结论人性化设计使陶瓷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人们的消费需求,从而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扩大市场占有率。人性化设计给予了陶瓷产品蓬勃的生命力,拥有人性化的造型、装饰和功能,是陶瓷产品实现人性化设计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民间艺术吉祥图案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许世虎  张婧 《包装工程》2013,34(14):57-60
以民间艺术的吉祥造物主题为启示,分析了能够诠释民间艺术造物主题的吉祥图案题材及其寓意,并结合现代工业产品阐述了吉祥图案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方法与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丁又乔 《包装工程》2022,43(12):348-354
目的 探索中国传统漏窗元素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形式。方法 从漏窗装饰性纹样、个性化功能、多样化造型以及文化意境4个方面,分析讨论传统漏窗元素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的方式。结果 得出传统漏窗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意义。结论 装饰性纹样的应用使产品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起到用纹样装饰产品的作用;个性化功能的应用使产品具有独特的使用方式,起到用功能打造产品的作用;多样化造型的应用使产品具有多彩的外观,起到用造型塑造产品的作用;漏窗文化意境的应用使产品具有特别的情感表达,起到用意境烘托产品的作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漏窗元素意蕴丰富,文化价值极高,将这类传统元素与现代产品设计相融合是产品设计发展的新思路,既可以促进产品的创新,又起到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虚拟设计在包装机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孟宪文  李连进 《包装工程》2007,28(3):100-102
虚拟设计采用基于设计制造的仿真来优化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为产品设计制造过程的优化提供集成的建模和仿真环境.在阐述包装机械行业所存在的问题和将来发展方向的同时,论述虚拟设计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维造型设计、虚拟装配、虚拟运动仿真、分析优化等方面.探索虚拟设计技术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前景,使虚拟设计技术更好地为新产品的开发服务,以提高产品性能,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费用.  相似文献   

18.
手工皮艺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董斌  刘存 《包装工程》2017,38(4):153-156
目的通过对现代手工艺皮具的创新设计方法的研究,分析创新设计,寻求提升传统皮具的艺术价值的方法。方法以传统的机器产业化皮具到现代的手工皮艺产品衍生发展为启示,分析了手工皮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方式,论述了现今手工艺产品形式上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对其进行创新性设计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结论在手工制作的前提下,以现代审美趣味为引导,通过对功能、形式及创新为设计原则,主张在传承中有创新,在审美情趣中融入实用功能。  相似文献   

19.
Aiming at the design of cultural product modeling,design elements related to product modeling were subdivided into five aspects, including function, behavior, culture, emotion and structure method.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concept prototype system was built to design culture creative products by combining case-based design technology, genetic algorithm and shape grammar knowledge. The system was built to guide designers to design some cultural products.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of design element oriented on product modeling was proposed, and the matching operations on the user demand was made. The design method model of cultural products modeling was presented, which combined with the knowledge of product gene tree crossover operation and shape grammar, and a crossing and recombinant of design elements between modern products and cultural artifacts was made. Through the in-depth study of product modeling design elements, and integrating case-based reasoning, genetic algorithm and the shape grammar knowledge into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concept prototype system, it was proved that the system was able to aid the designers to make some creative designs. An example of the design on small speakers was use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An effective design method on cultural product design is provi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